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小菜场上的家3:从城市角度探讨建筑设计共识

光明城 光明城

作者:光明城
原文链接

“从解决今天的问题开始,以探索未来中国城市建筑演进为基本话题,引导学生将眼光从纯建筑范围放宽到城市及他与其背后的社会组织之间关系范围的思考,便是此次建筑设计课题的主要目的。”

 

《小菜场上的家》系列书籍记录了同济大学实验班学生的研究课题,以及指导老师们的教学推进、调整,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具有前沿教学实验色彩的课程如何一步步发展和积累新的经验,不断达成更高的目标。

 

640.webp (25).jpg 

图片来源于《小菜场上的家3》

“小菜场上的家3”的课题除需要从“城市微更新”的角度思考之外,加强了设计概念与整个设计过程之间关联度的关注。在教学上强调从关键词,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形态开始。教学讨论建立在一个可以言表的共识之上,而不是仅仅建立在自我诠释系统中才成立的形态意识之上。

下文节选本书序言部分,王骏阳通过自下而上观察城市进程并讨论建筑设计,重新审视建筑学中的“日常”,深追“日常”在建筑学教学甚至建筑实践中的意义。

小菜场上的家第3辑《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小菜场上的家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级实验班2014年建筑设计作业集》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出版,微店现已上架,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扫描文末二维码进入光明城微店进行选购。

640.webp (26).jpg 

日常——建筑学的一个“零度”议题(节选)

王骏阳

 

本序将“日常”称为建筑学的一个“零度”议题,这首先得益于罗兰·巴特的“零度”概念。需要看到的是,即使在巴特那里,绝对意义上的“零度”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无法把加缪的“白色写作”以及巴特后来更为青睐的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作品视为毫无意义的写作。同样,“日常”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意义”——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坂本一成那里,尽管“日常”的“即物性”被视为“意义零度”的物43) ,但是他对“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关注又使彻底的“零度”成为不可能。因此,与其把本文所谓的“零度”视为一种意义为零的绝对状态,不如将其视为一种过程,一种对建筑学的定义由“高”走向“低”、由“热”走向“冷”、由“非凡”走向“平凡”的过程。另一方面,正如本文已经反复强调的,这一过程并不会给建筑学带来“轻松”和“悠闲”,如果这个所谓的“轻松”和“悠闲”意味着学科上的随心所欲和专业上的易如反掌的话。毋宁说,与佩夫斯纳把脚踏车棚称为“建物”而非“建筑”或者艾森曼“批判建筑学”高定义的“内在性”和“概念性”不同,一个最为“日常”的内容也可以成为最为“艰难”的设计和建筑学问题,正如凝聚了王方戟几乎全部建筑学基本思考的上海嘉定远香湖公厕所显示的那样(44)

 

王方戟:上海嘉定远香湖公厕

 

就本序已经讨论的案例来说,“日常”议题在当代中国建筑学界的提出无疑还意味着对过去数十年异常剧烈的大规模城市改造进程的一种回应和反思。作为一种“零度”议题,它要求关注更多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城市进程,要求给局部的和渐进的城市发展留下空间和可能。在这样的意义上,这个“零度”议题与玛格丽特·克劳福特Margaret Crawford)提出的“日常都市主义”Everyday Urbanism)不无共同之处(尽管克劳福特的阐述是在美国社会的语境中而言的)。诚如克劳福特所言:“日常都市主义的激进radical)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渐进方法(an accretional method),它使变化积少成多,而非总是依靠由州政府和大规模决策下的集体过程(a community process that is mandated by the state and decision-makingon a large scale)45)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要在既有城市环境中做到这一点,作为“零度”议题的“日常”又是“反零度”的,它反对城市改造中推倒一切从“零”开始的“白纸策略”,反对“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图画”的思维习惯。

 

乍看起来,对于在中国过去数十年同样司空见惯的新城建设而言,这样的“反零度”议题似乎没有那么强烈和明显,因为新城建设除了场地的自然环境之外,往往并没有任何既定的城市环境需要考虑。然而可以争辩的是,即便在后面一种情况下,作为“反零度”的日常议题仍然有效,因为正如“拼贴城市”的精髓并非只是一个在既有城市文脉中进行“图形—背景”的形式操作,而是归根结底与具有传统意义的城市观念相关一样,“反零度”的日常议题也反对脱离以人为尺度的城市传统和生活需求来规划和设计城市,而这种脱离正是那些为了某种社会政治权力或者形式美学和观念需求进行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症结所在。当然,在今天的形势下,这里的问题还不可避免涉及资本的巨大力量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就此而言,“反零度”与“零度”又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说到底,正如冯果川曾经指出的,“日常生活的建筑学”其实就是一个“建筑还俗”的过程,它不仅意味着“从花哨造型和奇异外壳”的“还俗”,进入更平实的建筑语言,而且也是“从取悦权力和资本”的“还俗”,让建筑更好地为人的日常生活服务46)。应该看到,冯果川提出的都是建筑学的“日常”议题通常会涉及的问题,在这方面,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无疑很多,而且肯定要比冯果川所说的更加复杂和微妙,不容简单化和公式化的认识和对待。

 

同样复杂和微妙的是20世纪以来似乎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学界的“中国建筑”的问题。从20世纪早期兴起的“民族风格”到当代建筑中的“本土建筑学”,所谓“中国建筑”或多或少都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它要么意味着某种既定的风格或者说“文法”和“语汇”,要么将自己与传统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某些特定观念(比如“园林”和“山水”)等同起来,并且试图通过这种联系定义一种“中国性”。即便说“民族风格”的观点在今天已经越来越不为中国建筑学界(尤其是年轻一代)所接受,但在观念层面界定“中国性”的趋势似乎仍然方兴未艾。在后一个方面,近年来中国建筑学中出现的“园林”热以及作为其成果之一的王欣的《如画观法》可以被视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后者以一种在我看来十分艾森曼的方式诠释中国园林,却冠之以“中国本土建筑学的诗性几何”之名47)。在这一点上,王澍“为了一种曾经被贬抑的世界的呈现”的说法也许更为恰当,然而另一方面,尽管《如画观法》使尽浑身解数的形式化操作方式与王澍在冯纪忠先生的何陋轩那里看到的“物质上的做作越少,越接近原始的基本技巧,越接近普通日常的事物,反而越有精神性与超验性”48)的诉求相去甚远,但是它仍然得到王澍的充分肯定(而不是批评),个中原因就在于它符合“本土建筑学”对“中国性”的追求。换言之,虽然中国建筑“固有式”的主张已经不再被认同,但是正如王澍通过回忆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序中发出的“中国建筑将亡”之悲愤49)所透露的,一种围绕“园林”和“山水画”而发生的形而上的、本质主义的、因而也是“热的”和“高定义”的“中国建筑”和“中国性”正是“本土建筑学”试图建立的。

640.webp (30).jpg 

王欣:拈石掇山——中国本土建筑学的诗性几何

 

与之不同的是一种低定义的、非本质主义的、非既定的中国建筑概念,即本序称之为“日常”的“零度”议题。毫无疑问,这一“零度”议题决不应该以狭隘的建筑学视野为基础,因而也绝不意味着对历史文化(包括20世纪之前的历史文化)的拒绝,但是也不会像“本土建筑学”那样试图赋予这种历史文化任何优先或者说独享的崇高地位,而且说到“历史”,它同样重视过去数十年的历史,以及在当下的“日常”中沉淀的历史。在后面这一方面,除了本文已经阐述的当代中国建筑“老、中、青三代”在建筑实践、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几个主要案例之外,我愿意在这里特别提及张永和从20世纪90年代的“席殊书屋”到当下正在设计的“无印良品自行车公寓”对“自行车”这个曾经贯穿1949年后中国人日常生活记忆以及今后在可持续生活方式背景下复兴可能的建筑表达,我更愿意将它视为一个“当代性”和“日常性”进入“中国性”的富有启发的案例,如果我们还有必要谈及“中国性”的话。

 

640.webp (31).jpg 

张永和:无印良品自行车公寓

 

因此,当代中国建筑对“日常”议题的关注不仅可以被视为对过去30多年来中国城市异常剧烈的大规模城市改造进程的反思和抵抗,或者对当今世界和中国范围内的建筑实践过于形式化的设计策略的质疑和批判,而且也应该成为一个在理论层面进行讨论的建筑学“零度”议题,一个摆脱了宏大的文化叙事和意识形态纠缠,也不再把佩夫斯纳关于“建筑”与“建物”之间的区别或者艾森曼“批判建筑学”高定义的“内在性”和“概念性”作为自身前提的更加平和包容的建筑学议题。

 

注:

43. 关于“格物”与坂本一成的访谈,未发表。

44. 参见:城市笔记人. 一个厕所,一段故事,一次对谈. 建筑师. 2013,4(总164期):104-111.

45. Rahul Mehotra(ed.). Everyday Urbanism: Michigan Debates on Urbanis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aubm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2005: 44.

46. 冯果川. 建筑还俗——走向日常生活的建筑学. 新建筑. 2014,6(总157期):10-15.

47. 王欣. 如画观法.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59.

48. 王澍. 小题大做. 城市 空间 设计,新观察(第七辑). 史建,主编:2-7 (6).

49. 同上,3。

 

(本序言最初发表于《建筑学报》2016年第10期及第11期)

 

640.webp (33).jpg 

《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小菜场上的家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级实验班2014年建筑设计作业集》

 

王方戟 张斌 庄慎 水雁飞

 

640.webp (32).jpg 

《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小菜场上的家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级实验班2014年建筑设计作业集》

ISBN:9787560868042

单价:42.00,微店特惠8折:33.60元

著者:王方戟 张斌 庄慎 水雁飞

装帧:软精装

开本:24

页数:240


本书是对2014年秋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级实验班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活动,以及围绕这个活动所进行的教学讨论的梳理和总结。该课程的任务是“菜场及住宅综合体设计”,基地选择在由城市主干道、河道及一个加油站为合起来的非常不规则的场地,希望学生对前后景观及公共性都差异很大的场地进行理解,并以自己的建筑设计进行反应。

内页展示


感谢  光明城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LuminousCity

qrcode.bmp

0条评论
光明城 光明城

作者:光明城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