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如何高效阅读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这类“图文分离”的书籍?

网易云建筑 网易云建筑

作者:爱读书的
原文链接

640.webp (36).jpg


大家应该对这本书不陌生吧?

不知道你们是否真正看懂了。

 

你们是怎么使用这本书的?

去图书馆偶尔借阅一次当参考书使用?

还是大一时被老师推荐购买,

现在还躺在宿舍里落灰?

 

不管是哪种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本书

也许你会有兴趣重新翻开它。

  

NO1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建筑空间组合论》可以说是建筑学启蒙读物,内容详尽,思路清晰,浅显易懂。

书中的知识看似简单,然而设计中所用的方法都还在这本书的范围内,每一时期读一次都会理解更深一层次,是值得反复研读的。

 

小编当年上学时,因为当时很不喜欢这本书图文混排的样式,并未好好研读。直到读的书多了,才体会到这样编排的精妙之处,下面听小编慢慢道来。

 

NO2  彭老采取图文分离的目的是什么?

 

1.严谨的叙述逻辑

 

作者在第三版补缀中提到:当今,是多元化的时代,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着一种被普遍认同的设计手法。再说缀上了一章,再缀下去岂不成了串糖葫芦,这样的书还有什么严谨的结构可言!

 

由此可知彭老对于叙述结构要求极为严谨,支线过长会影响主线,越是高深的学问,需要延伸的越多,到头来不知所云。

 

2.有助于快速阅读

 

1)减少插图能集中读者的注意力,从而保障读者对于文字内容的全面理解。不排除有些读者嫌看纯文本麻烦,转而去关注插图,反而遗漏了信息。

 

2)适用于知识体系范围及深浅不同的读者,每位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快速阅读某些段落。

 

NO3  “滚动式前进”高效阅读这类书籍

 

1.分段通读图文部分

 

如果是在小节标题上备注了参考插图,那就把这一节读完,再去对照插图。如果是在段落标题上备注的,那读完就这一段。

 

第一遍读的过程中,尽量去理解文字内容,忘记插图的存在,过分依赖插图,反而拉低了效率。

2.按照分段对照插图消化

 

这本书的插图都是整页的,而且给出了标题,很容易辨识。

 

360se_picture.webp (2).jpg

彭老的插图排版非常清晰,每张图都具有代表性,同时给出了清晰的注释,能有效帮助理解。

 

360se_picture.webp (3).jpg

3.翻回再读文字部分,标记重点

 

这时候仍采用通读的方式,在读的过程中不要打开插图,而是去回忆插图中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知晓自己掌握的程度,脱离了插图的理解才是真的理解。

 

标记重点的目的是为了稍后做读书笔记。

 

4.个别词语及时查询

 

这一步一定不要在第一遍通读时做,因为会影响阅读速度。如果第一遍你就发现某本书不了解的内容过多,那目前这本书就不宜作为你的读物。查询的结果,可以用铅笔或贴纸备注在书上,方便完全掌握之后移除。

 

5.知识索引式读书笔记

 

人的记忆只是过了20分钟,能记住的可能就只剩58.2%,最初的遗忘速度非常快,即便稳定下来也只有20%左右。花这么大的精力去读懂一本书,最后一步功亏一篑就太不值当了,所以读书笔记一定不能省,建议每一章结束补充一次内容。

 

360se_picture.webp (4).jpg

读书笔记的结构:“标题【页码】+摘录内容+插图页码+点评/感悟+案例”

 

◆ 页面是用于快速定位的,当笔记中的内容无法满足时,可能需要查看前后文。

 

◆ 随着专业能力的提升,理解可能发生变化,当发生冲突时,摘录的原文可起到参考作用。

 

◆ 固化读书笔记使用场景

不要以为读书笔记放那儿,需要时再查看就可以了。随着记忆的衰减,时候可能到你连某个知识点自己是否看过,在哪本书上看过都已经忘了。

 

当一件事情固化下来,养成习惯,就无关意志力问题了,就像每天早起会主动去刷牙一样。

 

建议每天都抽出哪怕一刻钟阅览读书笔记,如果不是每天的行为,很难养成习惯。

一本读书笔记一周左右可以看完,一年看两遍足以。

 

◆ “输出”来强化“输入”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也做了不少读书笔记,但感觉作用不大。知识是死的,如何将读书笔记上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的知识很难。

 

你可以去做个尝试,在一些问答平台去回答问题,可能最初你能回答的不多,质量也一般,但请坚持下去。在回答过程中,自然而然提升了你的知识整合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当能力提升到一定水平,还可以尝试整理成文章,当然也可以给小编投稿哦。

 

NO4  举个栗子


“标题【页码】+摘录内容+插图页码+点评/感悟+案例”

 

标题: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35页】

 

一、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图64]

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可以引起人的美感,他们特别推崇圆、球等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具有抽象的一致性;圆周上的任意点距圆心等长;圆周长永远是直径的π倍······。在论及正方形和立方体时认为是完全整齐一律的形体——所有的边等长;无论哪一个面都有同样大小的面积和同等的角度,特别是由于它是直角形,这角度不能象钝角或锐角那样,可以随便改变其大小。近代建筑巨匠勒·柯布西耶也强调"原始的体形是美的体形,因为它能使我们清晰地辨认。”所谓原始的体形就是指圆、球、正方形、立方体以及正三角形等。所谓容易辨认,就是指这些几何状本身简单、明确、肯定,各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

以上美学观点可以从古今中外的许多建筑实例中得到证实。古代杰出的建筑如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圣彼得大教堂,我国的天坛,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吉·马哈尔陵等,均因采用上述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构图而达到了高度完整、统一的境地。近现代建筑突破古典建筑形式的束缚,虽然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构图形式,但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也不排斥运用圆、正方形、正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构图来谋求统一和完整性。如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美国馆、美国驻雅典大使馆,以及许多大型体育馆建筑,或者出于功能、技术的要求,或者出于形式的考虑,都每每借圆或正方形的构图而获得了完整统一性。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们把全文摘录出来。)

 

摘录:或出于功能、技术的要求,或出于形式的考虑,都每每借圆或正方形的构图而获得了完整统一性(读到此处时,小编先花时间想了想,这些简单的图形如何体现统一性?可以通过图形组合、轴对称排布,那么还有其他的吗?带着这个疑问小编找到了插图)

 

插图64【187页】

(看了彭老的配图,小编得出了以下的点评)

 

感悟:由于这些简单几何图形具有某些特性,如半径一致、多轴对称、内角一致等,从而可以用来体现统一性。具体应用时可以采取多种图案组合、序列渐变、扭曲变形等形式。

 

案例:

1.序列渐变:墨西哥某教堂

360se_picture.webp.jpg 

2. 扭曲变形:法国巴黎工业展

360se_picture.webp (1).jpg 

3. 多图组合+空间重叠+旋转:阿布扎比“卢浮宫”穹顶

360se_picture.webp (2).jpg 

(近期小编增加的。随着阅历增长,案例会调整,见解也会加深)

 

360se_picture.webp (3).jpg 

当思维枯竭的时候,

看看这些笔记,

也能起到提示作用,

奇淫巧技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


欢迎下载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PDF版,共计402页,124M

链接:http://pan.baidu.com/s/1c2htLk 密码:qqc9



学院」长期接收作品#过程记录#投稿

(设计作品、竞赛、模型等)

投稿邮箱:

tougao@archcollege.com

投稿入选有丰厚的代金券奖励,详询赶图



彭老的这本书是哪个老师推荐给你的?你看完了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感谢 网易云建筑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qrcode.bmp

21条评论
puzzle
puzzle 2020-03-21 12:34:15 回复 0

强烈要求重新排版

X。
X。 2019-01-10 10:15:29 回复 0

有资源的老师,麻烦在发一次。链接失效了

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2018-11-23 13:40:12 回复 0

链接欸失效了

苹果配一切
苹果配一切 2018-10-17 09:12:44 回复 0

链接失效了

€Michael°¢
€Michael°¢ 2018-03-25 18:27:38 回复 0

如听仙乐耳暂明

不佞
不佞 2018-01-15 00:42:27 回复 0

链接失效了

「重夕」
「重夕」 2017-11-19 15:05:28 回复 0

略看了一遍之后目前还在积灰

微生 2017-11-14 23:25:00 回复 0

在对描图感兴趣的时候又拿起这本书抄录了一遍,这才有所领悟

lynn 2017-11-14 21:08:27 回复 0

多少年没翻过这本书了,找出来再看看。。。

RE-DESIGN
RE-DESIGN 2017-11-14 17:13:17 回复 0

回复 ●●●●●●●●: 庞胜耀?

●●●●●●●●
●●●●●●●● 2017-11-14 13:26:43 回复

每年读两次组合论,每次都有新发现

●●●●●●●●
●●●●●●●● 2017-11-14 13:26:43 回复 0

每年读两次组合论,每次都有新发现

Seiho
Seiho 2017-11-14 09:41:39 回复 0

回复 張Tian1: 哈哈 直接

Seiho
張Tian1 2017-11-13 21:17:39 回复

我都是撕成两半对照插图读的....

張Tian1
張Tian1 2017-11-13 21:17:39 回复 0

我都是撕成两半对照插图读的....

李建院
李建院 2017-11-13 21:05:56 回复 0

考研推荐的,边读边做笔记的确如此

建成天下
建成天下 2017-11-13 18:55:13 回复 0

我也买了一本,昨天大概看了第一章,讲真,有点枯燥

wujiliangxin 2017-11-13 11:57:40 回复 0

很早就买的一本书,但是学习都是简单的过了一遍,又或许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学习,今天得一此种学习方法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看来是需重新认真的学习一遍,学习需一生,方法为关键啊。

右质
右质 2017-11-12 17:39:51 回复 0

谢谢分享

胡马来沓
胡马来沓 2017-11-12 13:42:44 回复 0

我用思维导图做的这本书的笔记,推荐大家也试试

姜明远
姜明远 2017-11-12 01:54:10 回复 0

正在看,然后看到了小编的文章,谢谢。

crow
crow 2017-11-11 13:44:36 回复 0

根本就没看这本书…

壹方空间
壹方空间 2017-11-11 11:50:38 回复 0

这本书是太原一所设计院建筑师边工推荐给我的,说很经典适合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入门经典,因为我是学室内的,但很喜欢建筑

网易云建筑 网易云建筑

作者:爱读书的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