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2018经验谈 遵照内心活着,然后成为传奇:哈佛女孩张熹佳

2018.05.21 |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20180315-offer榜-02-02.p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专业,它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内涵。我认为它在当下世界尤其中国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也预示着无限的可能性,而这种潜在角色完全取决于景观师对所从事行业的自我认知和定位,取决于我们认为自己可以做怎样的事,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关注日常小确幸的匠师,还可以选择做一个身担社会责任、描绘生态愿景的组织者和协调人,而这些都是同等重要、同样有意义的。


360809184262080200.jpg

我很认同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话——“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


微信截图_20180524105248.png


张熹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五年制本科

GPA 3.78/4.0  TOEFL 101  GRE 306

OFFER(截止发稿前):

哈佛大学GSD  MLA1AP

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  MLA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  MLA2

弗吉尼亚大学UVA  MLA2.5 

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  MLA2

华盛顿大学UW  MLA2



其实大学入学时是奔着建筑专业的,但可惜高考失利,学院制度也不让转专业,所以无缘建筑,但也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让我发现也许景观才更适合我,虽然没有建筑那么炫酷的空间感受,但相比之下,我认为景观是一门更诗意也更有活力的学科,需要处理的要素更多,与城市,自然,时间,空间,人的行为活动等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塑造出的空间也更有生命力,更贴近生活。


喜欢那些没有刻意的人工设计痕迹,而又充满力量、直指人心的设计作品。比如园艺大师Piet Oudolf的植景作品就有这种特质,他作为自然主义美学的倡导者,曾说过:“或许我们不必费尽心思地装饰自然,不必刻意逃避花的凋零、树的枯萎,因为最本真的自然变化就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这个观点使我对自然之质和自然之美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使我从原先那种习得的对自然的偏见之中跳脱出来,这种新的理解对我在后来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可能算是个心思比较细的人,也比较感性,考虑方案自然更多的从感性出发去构思(这其实一定程度上=缺乏逻辑性),在设计中,我想呈现的更多是自己对场地的心意,在我看来好的设计首先是能足够打动自己的,这是打动别人的基础,也是我作品集最真诚的出发点。


而作品集的主线其实是所有项目完成后归纳总结的——interpreting locality with landscape language,四个项目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对locality的一种诠释,分别为culture(场地的文化),incident(场地发生的事件),conflict(场地存在的矛盾),poetry(场地的诗意解读)。


1descending into peacefulness


这是一个竞赛题目,由桑迪胡克永久纪念委员会发起,为纪念在2012年12月14日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中逝去的26人,以及表彰那些在惨案发生后为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提供帮助的人们,并为那些深爱着逝者的人们提供关怀与帮助。需要提及的是因为是实际项目的竞赛,所以委员会给了很多现有限定因素和条件,比如:当地居民共同为即将落成的纪念园捐赠了26个刻有受害人名字的石凳,委员会希望设计中尽量考虑此因素;此外竞赛提及惨案发生后形成的暂时性纪念碑堆积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人们为受难孩子们捐赠的礼物,包括鲜花,毛绒玩具,小天使等,但因为数量庞大已将捐赠品燃烧成灰烬保存,并称其为“圣土”,希望设计者予以考虑。

1-1.jpg

from Xijia Zhang

微信截图_20180524105443.png

from Xijia Zhang

以结合场地原有地形及独有的要素,我设计出了随原有地形沉降的景观序列,并尝试将其作为生命之路的一种暗喻在平面中展开。用已有的26个石凳暗指26个逝去的生命,刻有名字的凳子随序列依次排开,最终沉入水面,归于平静。在这里我想营造的是一种温馨,宁静,充满希望的场景——让人联想到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前行,游戏的日常场面,而非事件本身带给人们的沉重气息。

 

同时对于“圣土”的处理,我受Monk Garden项目的启发,将其加工为特制的铺装,象征人们的祝福伴随着孩子们(凳子们)一同前行。

 


1-3.jpg

from Xijia Zhang

微信截图_20180524110604.png

from Xijia Zhang

在设计中我有着重处理随序列变化植物的搭配及选择,主要选择低矮的草本及灌木,烘托场地温馨的气氛,其次植物色相的变化,高低变化都随序列的改变而呈现不同的景象。


2projective delta


滨水后工业的studio,场地在上海闵行区的废旧染料厂,场地的问题主要是土壤的污染和大量废旧的建构筑物,处理方法主要是对地形的cut and fill,将废旧工厂转型,置入更多城市活动空间。设计中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概念,活动空间的处理都参考了stoss的滨水公园。

2-1.jpg

from Xijia Zhang

新的尝试是通过对鄱阳湖冲积扇的形态分析推导出我的平面,通过对不同等级河流各要素的分析及总结,推出我的平面结构及道路系统。

微信截图_20180524110657.png

from Xijia Zhang

2-3.jpg

from Xijia Zhang

2-4.jpg

from Xijia Zhang

2-5.jpg

from Xijia Zhang



17年3月参加RAC,5月开始间断性的线上课程,第一个项目一直拖到9月(可以说是很丢人了),刚开始画图一直停留在自我纠结的图面表达上,1周磨一张平面,1周磨两个剖面,但还是感谢郝培晨老师对我没放弃,催我画图,纠正我做设计的错误思路。

9月开始去上海参加老季线下的studio,接触到很多不同背景的小伙伴,也在相处中看到了大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各自的闪光点,这期间开始质疑自己的工作模式和设计思维,进而升级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怀疑和否定。当时我甚至在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学景观,自己到底要不要出国学景观,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自我的纠结中慢慢的萌生了想要GAP的念头,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做着作品集,gre也撂在一边不想考(导致最后没时间也没心情去考试)。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11月中,当周老师打电话来问我到底要不要gap时我也是犹豫的给不出答案。但还是感谢我的家人、身边的朋友和老师,在我最崩溃最犹豫的时候给我勇气,让我重振旗鼓的决定在最后一个月再拼一把。我12月4号才再一次坐回rac的教室,当时作品集的进度可以说只有30%,为了督促自己的进度也为了不错过自己曾经的梦校,我还是选择15号投出了第一版ucb的作品集,所以当我后来收到ucb的offer时,心里满满的感动,坚信自己当时的选择没有错。



很小就给自己有人生规划是国内上大学,出国读研,算是按部就班走到这一步吧,之后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虽然现在的自己还给不出明确的答案,但我觉得这也很好,选择还很多,路还很长。


感谢家人一直支持我的决定。感谢本科五年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程指导以及给予我的赏识和鼓励;感谢遇到了rac,遇到一直给我理逻辑的老季;超负责超细心,半夜12点还愿意讲课的培晨老师,感谢周老师和身边的小伙伴们最终把我从GAP边缘劝回来,也感谢在我身边一起奋斗、帮助和鼓励过我的小伙伴们。



0条评论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