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向水生长—凯佩尔湾游艇码头俱乐部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翻译:建筑学院-阮如安
校对:建筑学院-赵亚超

原文链接

凯佩尔湾游艇码头

这座在凯佩尔湾新建的游艇码头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建造于西江沿岸。该项目5万平方米的总体规划中包括一个与西江直通的游艇码头、一座服务大楼、高端住宅别墅和配套的基础设施,比如CIQP大楼、桥梁、道路和四周的外部堤坝。凯佩尔湾游艇码头是全中国范围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私人的移民港。

俱乐部会所

本次游艇码头俱乐部会所的设计模仿了游艇或豪华游轮的空间体验感。一方面,它创造出一个可以让人们远离忙碌的日常生活,享受宁静而放松的静谧氛围。另一方面,建筑内部设置有刺激好玩的各种活动空间,并为使用者创造了进行各种逃生和探险类游戏的场所。

会所的空间和建筑理念建立在为该房屋的核心位置创立一个强烈的身份特征上。这一点通过在面向河流的入口处设立形象特征实现的。从大桥上的主入口到进入会所内的这一段旅程中可以看到河水和船只,形成一道带有悬念感的弧线。

设计中采用了一种具有对比性的视觉冲击手法和海路相接的船舶设计理念。随着你不断地靠近俱乐部,陆地一侧具有雕塑感的景观设计便逐渐放大并呈现于眼前。从水面一侧看去,建筑独特而开放的立面造型仿佛在欢迎着远道而来的每一位海员,其倒影映再水面上反射出闪闪的光芒。

建筑的形状(以及周围的景观)是根据通往会所的主要进入路线进行设计的,并在路途中结合了一系列让人目不暇接的优美视觉对景。从室外到室内的过渡区域平缓而流畅,这部分空间以有机扇叶的形状向外辐射,远离“茎部”(也就是桥)的主要基础设施节点。扇叶状的最终设计造型形成了朝向水面的大面宽,最大化地利用了开阔的水景视野,同时流畅地引导不同的用户群体到他们想要去的不同目的地。

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是根据环绕俱乐部的已有景观进行视野优化后来设计和组织的:西河沿岸部分拥有高地可观河景,同时其视线上的连通将人与神湾柔和的景观联系起来。建筑巧妙地将不同景观纳入设计供人们愉悦眼球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侵犯某些专有用户或居民的隐私。

漏斗式空间

巨大而开敞式的漏斗空间从上到下贯穿贯穿整座建筑物,该空间内设置有楼梯在不同楼层之间形成竖向的连接,能让人们自由的上下和穿梭。漏斗空间将该建筑从传统意义上的水边阻隔物转化成滨水流线型空间,在建筑的不同体量之间形成无缝过渡。它们形成了一种具有渗透性的空间介质,人们可以从会所的一侧步行到另一侧而不干扰建筑物内的其他功能使用,并以此作为内部空间组织的得力助手。

漏斗空间能使整个建筑物的视野朝向附近的游艇和水域。对这些如画的风景进行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为建筑物内的每一处空间带来游艇或看向基地内东北侧的缓坡地景的全景视野。通过这种方式,漏斗空间为建筑物创造了强烈的内外交融关系。在较暖和的季节里,漏斗空间可以通过自然的横向通风为室内空间源源不断地带去凉爽的微风。

伯克尔对这个项目作了如下说明:“微风通过一定的引导穿过建筑物能够有效地为室内空间降温,这个设计手法在项目中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穿梭在漏洞空间内部的风能让你亲身感受到气流在室内围绕着你旋转。”


自然光通过大天窗和东西两侧的窗口照入室内,形成一种舒适惬意的氛围,并不断在墙面和地面上“画”出光与影的趣味性变化。在这些空间里,木镶板材料的使用参考了附近停泊的豪华游艇设计,其中舱板在许多情况下都被视为更柔和的材料,与硬碳纤维制成的船体形成对比。

桥体设计

入口桥梁提供了通往会所和滨水区域的主要通道。场地内部的人行流线和车行流线分开设置,将重点放在步行体验上。步行空间设置在车行路线的下方,可以净化景观视线的同时还能有效阻隔机动车带来的尾气和噪音。桥梁与几个休息平台或停留区相结合,并将堤坝上方的桥梁栏杆改造成座椅区,车行道的栏杆改成遮阳棚。

立面设计

俱乐部的立面设计提取了当代快艇和游艇中会使用到的颜色、材质和技艺等元素,以青铜色铝板组成。这种青铜色调经常会被应用于滨水建筑中,用于突出其几何形体的柔和度和流动性。

该建筑在滨水一侧由玻璃幕墙组成立面并以玻璃肋作为结构支撑。这一侧立面上设置有数个阳台,为使用者提供观景平台的同时也能为下方空间提供遮阳。屋顶和阳台的底部均以镜面为饰面,可以反射出水面的粼粼波光。

室内设计

作为一个为船舶方面生活方式提供空间的活动枢纽,该游艇码头内为社交、商务、休闲和保健等方面提供了各种便利设施,俱乐部内还设置有众多的餐厅、会员区、水疗中心、健身房、KTV和客房等。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UNStudio

项目区位:中国,广东,中山

建筑面积:30151.0平方米

项目时间:2018年

项目摄影:Tom Roe

1条评论
zmy的魔法 2021-09-06 14:53:27 回复 1

好复杂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翻译:建筑学院-阮如安
校对:建筑学院-赵亚超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