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弹丸之地的新加坡,为何成为全世界效仿的对象?

新微设计 新微设计

原文链接

在今年好莱坞的票房黑马《疯狂的亚洲富豪》里,我们看到的是富丽堂皇的新加坡。

现实生活中,新加坡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走在中央商业区(CBD),我们被摩天大楼包围着:

看着这样高大上的新加坡,我们很难相信,50多年前,它是这样的:


那时,新加坡的人口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GDP不到目前的百分之一,而且几乎没有基础建设。

短短50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新加坡的巨变成功引起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注意,他们专门为此拍了一部纪录片:《新加坡:明日之都》

什么?一个面积只有伦敦都会区一半的小岛,居然会被称为“明日之都”?还要世界各地都跟新加坡学习?

“见多识广”的《国家地理》,当然要逻辑严密地论证一下,新加坡凭什么是“明日之都”。

人口密度全球第二,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国家地理》“盯”上了新加坡的两个重要部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和市区重建局。

建屋发展局负责新加坡居住新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现在,新加坡常住人口约570万,有超过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建的房子里——组屋(HDB)。

为了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建屋发展局正在寻找高科技的创新方案,引领HDB进入智慧组屋新时代。不只为新加坡国民提供足够生活空间,也要改善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品质。

新加坡引入了大量“超级垂直城市”建筑设计,组屋顶层是公园,可以种菜,地铁从楼中穿过,购物中心、学校和医疗机构分散在组屋的不同层。这为许多面临同样人口密度过高问题的大都市,提供了借鉴价值。

至于市区重建局,则要负责确认新加坡所有土地的未来需求,毕竟与考虑建什么相比,在新加坡这样的土地稀缺的国家,“在哪里建?”“还有没有地方建?”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事实上,新加坡以40年为周期进行城市规划的,不是10年,也不是20年,而是40年的长远发展计划!这对于土地资源有限的新加坡很重要,因为只有足够长远的规划,才能确保留下足够的土地,供后代使用并达成发展需求。

没有土地,就创造土地

《国家地理》揭秘了市区重建局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填海造陆。从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已经通过填海造陆,国土面积整整扩大了四分之一,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填海造陆比例最高的国家。

今日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建筑,通通都是从海里填出来的!

比如,新加坡的地标建筑——金沙酒店和金沙购物中心:

大家平时都爱逛的白沙浮商业城(Bugis Junction)中的“白沙浮”,就是福建人和潮州人对Bugis的叫法,传说是因为这里曾经在海边退潮时,常有白沙滩出现。但现在海和沙滩早已不知所踪,Bugis也被叫做武吉士了~

不光是中心地带和商业区,蝉联最佳机场30年的樟宜机场,靠的是1981年新加坡填出近200万平方米的土地,才能建造。

政府将5个小岛通过填海造陆连接起来,形成了裕廊化工岛:

拒绝“平庸的”CBD

新加坡填海造陆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便是新加坡滨海湾CBD。这一耗费了十多年建设的庞大工程,在纪录片中,被称为了“值得全球其他城市学习的典范”。

 不可置信的是,从图一变成图二,新加坡只用了十几年。

传统意义上的CBD,大部分区域都是用来办公的,使用的时间只有每周五天,朝九晚五。但是,新加坡不需要第二个纽约华尔街,也不需要第二个香港中环。

所以,十几年前,在填了海,开发滨海湾这片空地时,新加坡就有预见性地拒绝建一个“平庸的CBD”。

市区重建局在规划时有意地加入互补性用途,将其打造成综合用途区域。每周七天,一天24小时都可以在这个区域活动。

除了大量的写字楼,这里还有金沙酒店和购物中心、滨海湾花园、摩天轮、科学艺术博物馆......一站式体验购物、逛吃、观光。

“被掏空”的地下

为了让全天候的滨海湾模型能够成功运作,基础建设就变得异常关键。在土地稀少的新加坡,基建必须走入地下。

滨海湾的地下区域,进行了精准的分层设施规划。接近地表的有水电管线、人行道和商业空间。

更深处有公路、地铁等交通设施。

挖得比较深的地方,达到了地下80米,相当于地上20层的楼高!这些藏在地下的系统,主要是用来满足新加坡未来五十年的需求。

“黑科技”改善环境品质

新加坡在市区环境规划上也是未来感十足,政府使用了精密的电脑模型,以协助建筑规划师改善市区的环境品质。

在综合系统建模技术的帮助下,规划师可以模拟各种情境,筛选出最具成本效益的市镇规划方案。

举个栗子,新加坡位于热带,为保障市区的风可以流动,建屋发展局就把街区、组屋、公共空间、公园等放到电脑模型里,来完成较为合理的建设规划。

智慧停车场、家用能源管理系统等项目都在逐步推进,社区里装置的感应器会把监测到的温度、湿度、噪音等信息直接传达给政府相关部门,方便制订应对措施。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新加坡生活的我们,每天都会用到这些高科技,享受精准城市规划带来的便利,把一切都当做理所当然。

只有当“外人”《国家地理》把一切搬到台面上来说,我们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新加坡真的是一座“明日之城”。

《新加坡:明日之都》

[视频片段]

4条评论
ripper31 2018-12-07 13:10:00 回复 2

回复 San丶ber: 然而,没有一个愿意花钱 23333

ripper31
San丶ber 2018-12-07 08:36:56 回复

遇到过几个甲方,热衷于新加坡的垂直绿化高层

千灯烬
千灯烬 2018-12-20 16:06:52 回复 0

设想的多么美好也抵不过甲方一句话:没钱。

Jay zh
Jay zh 2018-12-07 10:54:16 回复 0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不是伦敦,纽约,香港?

San丶ber
San丶ber 2018-12-07 08:36:56 回复 0

遇到过几个甲方,热衷于新加坡的垂直绿化高层

新微设计 新微设计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