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玻璃这么脆,要怎么维持建筑的强度?

iStructure iStructure

作者:曲哲
原文链接

不要误以为我要开始研究玻璃结构了,绝对没那个意思。只是难得去一个不太常去的城市出差,临行前一天突然起意,去看看那儿有意思的建筑吧。

首先想到的是晓书馆,它所在的建筑是前男神安藤忠雄的作品。虽然在日本看安神的作品看到审美疲劳,但还真没在国内看过他的作品。然而一查地图,太远了,没时间去。。。然后想起来几年前曾擦肩而过的Apple Westlake,也不错呀,是前前前男神Norman Foster的作品,聊胜于无吧。然而上网一查,兴趣浓度立即提升一百倍。不是因为正立面的11块大玻璃是从德国运来的,每块价值60万美金,苹果有钱爱zuo跟我没关系;而是因为居然有人说那个正立面的玻璃幕是承重构件,甚至把它称为玻璃结构!玻璃结构!!!

因吹丝停!

我对玻璃结构有这么大的反应是有原因的。对我在地震工程学术研究方面有深远影响的Master Yoda,哦不,Professor Wada除了给我植入了『You must study hard』的观念之外,还植入了一个更专业一点儿的观念:

Glass is the last material you want to use in a structure.

为什么呢?因为它脆。给学生们讲脆性材料,举例子,第一是粉笔,第二就是玻璃。这下来了个玻璃结构,毁三观了。

脆又怎么样?杭州那旮沓又没什么地震,不要满脑子都是延性呀抗震呀好不好?职业病好讨厌的。

不过这次我还真没把抗震放在心上。对于结构而言,脆了为什么不好?从挤奶工的小板凳说起。传言,小奶凳都是三条腿的,以至于Milking chair在英文中已经成为三腿凳的代称。为什么是三条腿呢?因为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假设挤奶的小姐姐体重600N,大概120斤吧,是不是有点儿胖了?Milk maid好像普遍都胖。当她坐在三腿凳上时,尽管地面坑坑洼洼不平整,三条腿总会同时着地,这样每条腿承受的重量大约是 600N / 3 = 200N。

如果凳子有四条腿呢?每条腿承受的重量是 600N / 4 = 150N 吗?或者因为地面不平,只有三条腿同时着地,所以仍然是 600N / 3 = 200N ?

或许都不是。四腿凳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容易晃来晃去,同时着地的经常只有两条腿,这时每条腿承受的重量是 600N / 2 = 300N,反而比三条腿的时候受力更大!假设每条腿的承载力正好是200N,并且是用玻璃做的,那么着地的两条腿无法承重小姐姐的重量,会发生破坏,力又由剩下的两条腿承担,但是它们同样无法承受600N的小姐姐,于是小姐姐要摔屁股墩儿了。

但是如果凳子腿儿能发生较大的变形而不丧失承载力,四条腿之间会发生内力重分配:先着地的两条腿各承受200N的力并发生变形(缩短),直到剩下的两条腿也着地并开始受力,于是形成两条腿各承受200N的力,另外两条腿各承受100N的力的局面,凳子没有被坐塌。

根据塑性分析理论的下限定理:

对于一个结构,任意假设一种内力分布,只要它与外力作用相平衡,并且各处的内力均不超过各个构件的承载力,则与之平衡的外力总是小于等于实际承载力。

在小奶凳的例子里,虽然我们根据理想平整地面所得到的内力分布(下图左)跟实际的内力分布(下图右)很不一样,但因为前者符合下限定理的条件,所以它对应的外力(600N)总是小于等于实际的承载力(对于本例,实际承载力是800N)。

换句话说,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使结构的承载力对边界条件不再那么敏感性。然而玻璃很脆,它对边界条件太敏感了。

“玻璃结构”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在此之前,德国的Geralt Siebert教授承包了我关于玻璃结构的所有知识。

去年冬天,Siebert教授带着他强大的老婆Barbara Siebert来日本玩儿,顺便给我们做了个报告,题目是“Glass as Structural Element”。我总结就是两招:一夹二垫。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以为玻璃结构一定要用钢化玻璃?其实钢不钢化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夹胶!先简单科普一下玻璃的种类。

最普通的就是浮法玻璃(Float glass)。它的强度其实也还好,但非常脆,看似光洁平整的表面其实布满微裂缝。在外力作用下微裂缝悄无声息地扩展,直到有一天突然破裂,玻璃就碎了。是不是挺像地震的?孕育地震的岩层也像玻璃一样是脆性材料。

对玻璃进行热处理可以使玻璃表面具有一定的初始压应力,从而减缓表面微裂缝的扩展,于是提高了玻璃的强度。根据加热后冷却速度的不同,以及与之相伴的表面压应力的大小不同,热处理的玻璃分为钢化玻璃(thermal-tempered glass, ESG)和半钢化玻璃(heat strengthened glass, TVG)两类。别问我为什么是ESG而不是TTG,或者为什么是TVG而不是HSG。那是德语,我不懂。

钢化玻璃的强度远高于浮法玻璃,半钢化玻璃介于二者之间。钢化和半钢化玻璃破碎的形态大不一样。刚化玻璃因为表面初始压应力较大,一旦自平衡的应力状态被破坏,就立马碎成小渣渣。半钢化玻璃则跟浮法玻璃类似,会碎成尖锐的大玻璃块,很吓人。

但有了夹层玻璃,这些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夹层玻璃跟所谓的中空玻璃可不是一回事儿哟。它指的是多片玻璃通过胶层粘合成一整片。其中的单片玻璃层可以是普通的浮法玻璃,也可以是半钢化或者钢化玻璃。胶层也可以有多种选择。

由于胶层的存在,玻璃即使破碎,也不会立即四分五裂,而是仍保留在原位且具有一定的剩余承载力。用于结构构件的玻璃,一定是夹层玻璃。Apple Westlake也不例外。下图是它的正立面幕墙玻璃肋的截面。

“层合”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Laminated rubber bearing解决了橡胶支座隔震的问题;Cross-laminated timber成了主流的结构木材;Laminated glass又解决了结构玻璃安全性的问题。一招鲜,吃遍天。


钢化只让玻璃变得更脆,夹胶其实也没有解决玻璃变形能力过小的问题。对此,Sieber教授的忠告是:

永远不要让玻璃直接与钢材接触!

总之所有的连接处,都有垫片。具体怎么垫,就五花八门了。下图是在福神的网站上找到的Apple Westlake正立面顶部檐口大样。你们感受下。反正我看不懂。

(Source: www.fosterandpartners.com)

不论是夹层玻璃还是各种垫块,实际上并没有增加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垫块当然有助于减小玻璃边缘的应力集中,也可以使结构发生更大的变形,但那也不过是弹性变形能力。仍然不能适用下限定理。

那么,怎么让玻璃结构战胜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呢?

目前我能想到的办法:要么只做静定结构;要么使用很高很高很高的安全系数。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求拯救

最后说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费了半天劲儿一直在说玻璃结构玻璃结构玻璃结构,但可能它跟Apple Westlake没什么关系,因为它根本算不上一座玻璃结构——价值660万美金的玻璃面板并不承重。当然啦,那片幕墙还是要承受自身的重量以及风荷载的,但是据目测,它不承重其他竖向荷载。

从结构的剖面图上看,销售大厅顶部的屋面采用了和夹层楼面同样的做法——钢结构悬臂出挑。屋面的跨度只比夹层楼面多了2米多。能悬挑出12米的,不在乎再多挑出两三米。

不过别灰心。通体透明的玻璃结构还是很吸引人的。看看同样的Foster设计的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Apple Zorlu Center的玻璃盒子,不要放弃梦想。

(Source: www.fosterandpartners.com)


感谢 iStructure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iStructure2017

qrcode.bmp

1条评论
高健彭one-one
高健彭one-one 2018-07-17 16:49:14 回复 1

苹果是和玻璃和钢杠上了

iStructure iStructure

作者:曲哲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