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改造 / 城市青年人的生活家园 —广州天河创想公社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原文链接

 人们常用“云山珠水”来特指广州,这“云山”指的就是白云山。白云山风景区在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据说每到秋季,常有白云冉冉升起,使山上一个侧面变成白云漫漫的一片,犹如面纱笼罩,因而得名。白云山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区最高峰。白云山也是羊城新八景之一。

0-Landscaping_bridges_suturing_between_the_former_warehouses.jpg

 项目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山东侧的安静的甘园路里,紧邻广州大道,现状为两幢建于不同年代的多层仓库。A幢厂房应为建于80年代的4层印刷品仓库,总建筑面积9980㎡,总高度约17米;B幢厂房为今年新建的5层仓库,总建筑面积12000㎡,总高度约18米。两幢建筑合共约21980㎡。设计任务是将该两幢空置厂房更新为以出租公寓和孵化办公基地为主的综合生活工作园区。

20-Starting_poiont_of_the_Continuous_climbing_walkway.jpg

这两个多层仓库没有过多的历史故事或空间特色。为了激活这个尽端且封闭的工业遗存地,建筑师试验了一个大胆的“山景移植”的,在两幢建筑长边之间仅8.5米宽的”峡谷“当中植入空中的地景连接,以重塑这个后工业场址,将其转变为一种新的城乡结合状态。这种新的“城乡一体”状态将成为新型城市青年人才的孵化器和生活家园。

18-Apartment_entrance.jpg

我们设想从白云山上移植的7个地景片段将这两个废弃的仓库楼连接起来,构筑出一个总建筑面积为23,000平方米的新社区。整个社区可容纳约800名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

01-Green_Canyon_created_out_of_the_abandoned_site.jpg

新的青年公社通过悬置空中的地景廊桥的介入,并在连接原有建筑与廊桥相接的部分异化成上下联通的步道,使得从地面到达屋面花园和屋顶公共设施连续的运动攀登成为可能。地景廊桥在社区的日常时段同时作为户外休憩和交流平台而存在,同时为廊桥两端的居住和创业空间提供自然和景观。

02-Green_Canyon_created_out_of_the_abandoned_site.jpg

我们在这个的改造策略无疑是具实验性的。我们一改通常对于这类改造的士绅化作法,转而重新关联现状场地与它所在的土地、传统和风景传说,进而重构场地极其周遭的城市学、风景学和空间关系学。

03-Landscaping_bridges_suturing_between_the_former_warehouses.jpg

我们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分类:都市、景观、建筑和器物装置的分类,整合了一种新的在地空间诗学。这种诗学维持和强化了场地的时间和空间叠合,将工具和技术转化为一种想象和怀念。

05-Floating_landscaping_bridges.jpg

我们期望这种面向未来的思乡为我们城市的二次都市化提供了全新的空间操作范式,而无需象前一波城市化给我们所展示的刷新和完全重写。通过微创手术般的精准介入,在同质化城市中植入异质编码而实现异化和新型都市生态的空间殖民。而这种生态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同时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因此我们所建构的是一种全生态(自然和人,甚至所有在场和不在场的物和时间)新社区空间。


图纸

site_plan.jpg

基地平面图

ground_floor_plan.jpg

一层平面图

second_floor_plan.jpg

二层平面图

third_floor_plan.jpg

三层平面图

fourth_floor_plan.jpg

四层平面图

fifth_floor_plan.jpg

五层平面图

roof_plan.jpg

屋顶平面图

1-1_section.jpg

剖面图1-1

2-2_section.jpg

剖面图2-2

3-3_section.jpg

剖面图3-3

Axonometric.jpg

轴测图

Implanted_in_bridges_system_running_through_from_the_entrance_to_the_roof.jpg

植入从地面到屋顶的廊桥系统

“Transplantation_of_mountain-scape”_concept.jpg

山景移植概念


项目信息

建筑师: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地址:甘园路51-52号, 天河区, 广州, 广东, 中国

主持建筑师:何健翔、蒋滢

项目建筑师:董京宇

设计团队:黄城强、陈晓霖、王玥、张婉怡、彭伟森、张涛、林礼聪、范圳、邓敏聪

委托方:广州万科

结构顾问:罗启尧

标识设计:another design

建筑面积:210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7

摄影师:张超, 夏至

2条评论
将作少府
将作少府 2018-09-12 00:36:38 回复 0

这还要不要采光了啊

朗姆甜酒
朗姆甜酒 2018-09-07 19:00:23 回复 0

既然山景移植这一概念对于方案有这么重要的意义,其实有体现其思考深度的介绍部分会让这一项目更有意义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