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层林叠浪,长亭卧波:北京滋生小院 / 介介工作室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介介工作室
校对:星期八小镇

原文链接

《层林叠浪,长亭卧波》是画,也是房子。小院名为滋生,位于北京老城区。业主是北京滋生文化。

1565160977440846.jpg

▲ 平面视觉设计

引子-由场地引出的画面联想

2018年春,我们遇见了这处被大棚盖住的“院落”,占地约200平米左右。场地所在的院落,需穿过一条杂乱的胡同,由北向的院门进入。其西,东,南三面均为楼房。整个场地宛若处于一处峡凹,只有北边的空间视线较为开阔。我试图从这里去寻找和周边老城区的关系。

▲ 场地周边情况

▲ 小院主入口与胡同关系

我爬上南面的小白楼,站在8米高的房屋楼顶,看着北面或有序或杂乱的北京传统四合院屋顶连续延绵至德胜门,如水浪滔滔北去,奔腾不息。屋顶之上因近些年的占地加建,生长着无数形态各异的附属建筑,姿态极其丰富。他们和屋顶,庭院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或嵌入,或悬挂,或倚靠,或缠绕。形成了特有的北京大杂院的组织乱象,这也是大多数北京四合院的现状。

这些周边有趣的关系是我思考设计的开始:以屋顶拟浪,建一组长在浪上的房子······

描述一幅画面

“一片澎湃而层叠无尽的水浪中,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浪里密林丛生,松石蜿蜒。浪上长亭入,浮阁卧,游舟画舫遍布。在这浪里摘窗品茶,听浪声抚琴,乘虚舟垂钓。是夜,林间浪里,明灯升起,融入无边墨色里,浪无穷尽。”这便是我所想的那一幅《层林叠浪,长亭卧波》,也是我想要建造的画面。

f1 层林叠浪,长亭卧波-概念水彩画-明冠宇.jpg

▲ 层林叠浪,长亭卧波-概念水彩画

建造一个画面

从画面出发,我将整个建筑的转化过程分成“五个进驻”。最开始的两层“进驻”:如绘画,构图的开始是建构大形 — “浪”的呈现。第一层“进驻”是屋浪,层层叠叠,从形态上形成了浪的大姿态。第二层“进驻”是地浪,再次强化了浪的概念,也形成了建筑的台地基础。

g1_屋顶形态的叠浪-C邱日培.jpg

▲ 屋顶形态的叠浪

接下来的两层“进驻”是长亭,它形成了画面的大调子。长亭便是房子本身。长亭第一次进驻是位于曲面波浪之下的长在 “浪”里主体建筑,这是建筑墙化的过程。第二次是漂浮在“浪”上的平屋顶亭子,这类房子有个归类的名称“浮阁”。各个长亭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形成了建筑的主要布局也构成了画面的大框架。

▲ 地形浪上的长亭

▲ 屋顶浪上的长亭

最后是“层林”的进驻,是画面刻画,完善的过程。主要由门扇和植物构成。门扇拟林,植物为林。竖向的门扇或实或虚,格栅密布,与鲜活的松竹交相错落,构成浪里的层林。

▲ 地形的“浪”的肌理与“层林”的松林

▲ “层林”里的门扇

几次“进驻”的过程完成了画面到建造的转化。最终再通过功能的梳理,形成了公共和私密的两个区域:公共区域为提供给茶客品茗的东园,私密区为提供给住宿茶客和主人使用的西园。

▲ 叠浪之下的庭院空间

▲ 东园庭院鸟瞰

东西园之间通过门扇的开合变化,宜静宜动,于方寸之地构成丰富的庭院空间。

入口廊桥的门扇,打开后形成框景,将水池南边的松石景观引入画框。庭院地形浪上的山石,比拟了水落石出的画面意境,形成叠石景观。西园和东园之间的实板门扇打开,东西园连成一体,层层嵌套,获得庭院空间的最大化。

l1_入口廊桥-C邱日培.jpg

▲ 入口廊桥

画意到空间

绘画是一种最直接的形式,赋予功能,由物及物的表达完成了基本的建造。而画面里,拟形词汇“浪”和“亭”是气韵生动的核心所在。建筑是一种物质空间实现的行为,意向,结构,材料,节点环环相扣。从画面到建筑,即是从物象到物质的转化过程。

叠浪

浪,曲面弧线,层叠起伏,势状绵延。形态上浪有浪尖和浪尾,浪尖高点,浪尾低点。

建一个“浪”的屋顶

屋顶拟浪,从形态和瓦片做法上去模拟。在设计里,用曲线屋顶比拟出“浪”的姿态。屋顶的曲线控制来自于北京四合院屋架举折形成的弧形曲线。再赋以其“叠”的动作,造出屋顶叠浪的气势与情绪,从而形成高低绵延的屋顶形式。

o1_由东向西看屋顶曲线-C邱日培.jpg

▲ 由东向西看屋顶曲线

屋顶材料以石板为瓦,互相叠压铺设,形成线条肌理,从材料做法上也尽可能的去拟浪的形态。

p1_屋顶石瓦铺设细节-C邱日培.jpg

▲ 屋顶石瓦铺设细节

卷一个“浪”的地形

地形的浪,平地而起,浪卷残云。形态上,从东向西,起于东边的水池,最后结束在西边院墙之下。起点的水池,是有真正水浪的地方,凹型的弧面,在水池边缘形成浪尖,自然的转向了东边庭院。这个浪尖在形态上也很好的形成了水池和东边庭院的边界。这是转换最微妙的地方。

Q1_水池俯瞰-C邱日培.jpg

▲ 水池俯瞰

长亭

亭,在滋生是两种建筑类型的概称。一为长在“浪”里的曲面屋顶的主体建筑:水廊,屉厅,松院,水院,沄室等。二为漂浮在“浪”上的平屋顶亭子:拾松坞,小活泼地,撷椿舫,梯云舫,海棠涧等。

长在“浪”里的厅室
其一:水廊
水廊位于院子最东边,是一处架空在水池之上的建筑。水廊的西立面设支摘窗。支摘窗使空间获得灵活,摘下形成通透的亭廊空间,坐浪观浪,晚风习习。

▲ 水廊

▲ 水廊支摘窗外景

水廊的南,北,西三个立面均为玻璃维护,玻璃墙与院墙之间均留有空地,种竹环绕,使整个廊子三面都包裹在竹荫之中,一年四季,翠色环绕。

t1_水廊往北看,北侧和东侧,南侧为竹林-C邱日培.jpg

▲ 水廊往北看,北侧和东侧,南侧为竹林

水廊地面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所有水浪的质感都真实存在玻璃之下,恍若行于水面之上。坐于此处,红鱼脚下悠游,鸳飞鱼跃的想象变成现实。

其二:屉厅
屉厅是东园最核心的主体建筑,因其内部设有一个可抽出的盒子至庭院里,故名屉厅。当盒子抽出去时与大厅空间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大的活动空间。这也是我在建筑实践里对建筑灵活性的探讨。

▲ 屉厅

▲ 西边为屉厅,东边为水廊,由入口廊桥连接

▲ 水廊看屉厅盒子抽出GIF动图

▲ 屉厅盒子抽出内景GIF动图

▲ 屉厅东立面盒子抽出分析图

▲ 屉厅抽出平面对比图

其三:沄室
沄室是西园一处在二层的茶室,为主人平时私人所用。需踏着山石,沿南边墙梯拾阶而上,入内开窗便是扑面而来的松林绿枝和波浪沄沄。

W1_沄室窗外景观-C邱日培.jpg

▲ 沄室窗外景观

其四:松院
松院客房是西园的主体建筑之一,因其私有的庭院海棠窗内种了棵歪脖的松树,故名松院。其西北角的独立庭院铺地延续了“拟浪”铺地的做法,是浪的延续。

▲ 轴测图-松院客房

▲ 西园庭院看松院客房

▲ 松院客房由西往东看场景

其五:水院 
水院客房位于松院客房的西边。其南边为一处浅水池庭院。庭院西墙悬挂楼梯,通向客房的二楼茶室梯云舫。客房南面采用透光的三组格栅门扇围合,和西园庭院相交的东边界面则采用三组实木板门扇,虚实相映。当东墙门扇打开时,视线可透过西园穿透至到水廊处。

▲ 轴测图-水院客房

▲ 水院客房庭院

浮在“浪”上的亭阁

其一:小活泼地
取自诗歌“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小活泼地是一处两层的亭子,一层为卫生间,二层为观景台。悬于南墙之畔,跨墙而建,一半在浮于水面之上,一半跨于院墙外侧,为东边最高的建筑。置于其内,可观松石在畔,泉水激石。

其二:拾松坞
拾松坞为水浪之上停船之地。也从南墙之畔悬挂出来,一弯半人高的松树长于此坞之下。于松树之上拾阶而上,踏松弯腰入坞,透过亭子的玻璃地面,遍观亭下水浪落下之后的礁石和绿松。

▲ 拾松坞

▲ 雨后的拾松坞,礁石浮出,松枝繁翠

其三:海棠涧
海棠涧位于西北角的庭院之上,是松院客房的茶室。茶室悬于庭院一隅,如驾于山涧之上。其正对东墙上,开一海棠窗洞,一脉松枝从洞中探出,是为海棠涧。

▲ 海棠涧

▲ 松院庭院里的海棠漏窗

▲ 松院庭院西看海棠涧

其四:撷椿舫
撷椿舫位于屉厅屋顶水浪之上,因院外东南角有棵香椿,便以此对景,旋转了45度。在巨浪中,撷椿于室。

▲ 撷椿舫

▲ 撷椿舫局部场景

其五:梯云舫
梯云舫位于最西边的屋顶之上,是水院客房的茶室。也是浪群里最高的建筑所在,坐于此舫,以绳为梯,云中取月,观浪卷浪舒。

ZY1 A平面图-03二层平面.jpg

▲ 二层平面图

结语

空间抽象一直是建筑设计的永恒命题。我在大量尝试通过抽象去寻找空间意向的过程中,结合对绘画空间的理解,发现其实对于设计而言: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它们不过是寻找具有某种氛围空间属性的方法而已,而设计本身则需通过对场地的基本判断,得出其空间特有的氛围属性。

滋生小院从《层林叠浪,长亭卧波》的画面概念到落地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画面反复的在指导着建筑的落地,从形式到材料到做法。建造本身也在尽可能的去还原画面本身所描述的场景氛围,使其变成画面现实。

这个从画面到建筑的实践,是一次基于拟物的画意空间营建,亦是对如何构建如画空间的一次新尝试。

项目图纸

10_A平面图-01总平面.jpg

▲ 总平面图

22_A平面图-02一层平面.jpg

▲ 一层平面图

38_B剖透视图-01.jpg

▲ 剖透视图

30_B剖透视图-02.jpg

▲ 剖透视图

13_B剖透视图-03.jpg

▲ 剖透视图

18_B剖透视图-04.jpg

▲ 剖透视图

项目信息

设计方:介介工作室

地址:德胜门内大街61号,西城区,北京市,中国

类别:居住建筑

建筑设计:明冠宇

建筑面积:14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邱日培

室内设计:明冠宇,亓明

方案讨论:万露,王磊

平面视觉设计:明冠宇,石韦

施工方:陈峰利团队

业主:北京滋生文化有限公司


15条评论
CXY
CXY 2019-08-10 19:46:39 回复 3

太能吹了

A   RUI     
A RUI  2021-12-14 20:54:05 回复 0

坡屋顶石板瓦水都倒流了,完全纯装饰,垃圾

芥子马上画完了
芥子马上画完了 2020-08-19 14:31:56 回复 0

很美

丛
2020-05-22 14:22:34 回复 0

很用心了~~~很赞 喜欢

折笛
折笛 2019-11-10 08:56:48 回复 0

我也觉得像是日本庭院………感觉和桂离宫有点像

奇怪的她
奇怪的她 2019-08-17 01:46:48 回复 0

日本感觉

希尔瓦娜斯
希尔瓦娜斯 2019-08-15 16:04:48 回复 0

强行跟长亭卧波联系起来 那幅画跟这句诗本身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LaoW
LaoW 2019-08-13 14:05:34 回复 0

牛批呀

惜恩
惜恩 2019-08-12 21:15:31 回复 0

回复 白珉: No.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感觉,所有造园的技术都运用到了里面

白珉
白珉 2019-08-12 16:25:06 回复

与其说这是在北京做的旧城改造项目,我更相信这是在日本本土的项目,北京城的感觉太少了

白珉
白珉 2019-08-12 16:25:06 回复 0

与其说这是在北京做的旧城改造项目,我更相信这是在日本本土的项目,北京城的感觉太少了

敖间
敖间 2019-08-12 15:02:18 回复 0

140多平米 玩的这么秀

山藏设
山藏设 2019-08-11 16:02:32 回复 0

休块结构不错

陈sj
陈sj 2019-08-11 11:20:54 回复 0

在诗与生活寻找平衡

★★☆☆☆
★★☆☆☆ 2019-08-10 18:14:47 回复 0

脑洞真大,喜欢

Gq
Gq 2019-08-10 11:52:11 回复 0

爱了爱丽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介介工作室
校对:星期八小镇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