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我做的毕设还达不到人家二年级的水平!?”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二年级课程设计展

绿变变 绿变变

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原文链接



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都说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隔壁大学好像也是这样,反正看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二年级的课程作业,小编只能感叹,不愧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二年级的图纸和设计深度估计都能堪比许多高校的毕业展了,具体的课程设计图纸和详细介绍老师点评看下文(多图多字预警)


评图现场

“建成环境再造——基于空间与秩序的设计训练”是清华大学建筑学本科教育中第四个建筑设计训练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课程时长16周,分上下两部分。课程负责人为王毅、程晓喜老师;指导教师有庄惟敏、朱文一、王丽方、 刘念雄、 程晓青、夏晓国、邹欢、 饶戎、 王辉、 朱宁、 胡林、 刘海龙老师;博士生宋修教担任课程助教。


课程于2019年6月14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馆门厅进行最终评图。评图共分为三个大组进行,参与评图的评委除了各指导教师外,还有刘晓光、张兵、盖世杰三位嘉宾。

第一组评图现场

第二组评图现场

第三组评图现场


课题解析


本教学单元要求对“建成环境”进行改造整治,通过加建或改建使环境品质得以改善和提升,强调对建成环境的空间和形体的再塑造,强调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手段。本设计地段为清华大学校园内照澜园社区4块相邻地块,同学自选其中之一进行设计,鼓励自行合作,对4个地块进行整体总图设计。本设计功能定位为“学术小镇”,同学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可对现状设施的使用功能进行适当调整和增减。如果对4个地块进行整体设计,总体上要满足4类功能需求(餐吧类、演艺类、书画类和会议类)。如果只对1个地块进行设计,仅满足其中的1-2类即可。

 

优秀作业1


设计组成员:汪祎、安芃霏、罗月、王晨曦

指导教师:庄惟敏、胡林


设计者陈述:

我们的方案名为MICRO TOWN,意为“充满生活气息的微缩城镇”。在前期地段调研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辅以文献研究,探寻微缩城镇的特征与属性。在整体规划层面,小镇分为四个区域:轴线(轴)、街巷(巷)、广场(坝)以及新林院(园)。不同于传统任务书按地段分区的方式,我们按照整体规划的四个区域/元素展开设计,完成了一次深入合作。


轴:从清华校园历史文脉的延续出发,通过轴线与二校门建立视觉联系。轴线进入小镇后逐步汇入小镇内的中心广场,以新林院及周边的自然景观环境作为收尾。巷:街巷肌理的形成以周边地段为环境基础,地段北侧为灰砖小合院,建筑体量小巧而具有照澜院特有的生活氛围。因此我们在原本散乱的平房基址上营造了一片街巷空间。在此建筑密集,巷子交叠,让人甚至迷失,然而迷失同时也是沉浸其中,我们希望这样的场所虽是新建,但从空间和氛围上能保留并延续照澜院原本的烟火气息。坝:广场是所有道路和人流汇入的焦点,是整个小镇的客厅与集散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嬉笑怒骂的阳光、星空和屋顶。体量较大的澜园剥开表皮向广场开敞,底层架空将广场空间延伸至建筑内部。园:新林院以绿化景观为主,保留旧建筑,针灸式介入景观。草坡自然起伏,提供了充满意境的漫步休憩空间。矮墙和草地模糊了旧建筑的边界,将过去与现在相连。


整个方案中,街巷和广场形成虚实相生、收放互补的空间关系。轴与巷,坝与园,四个区域/元素互相渗透,为小镇的脉络画上细节和表情,共同营造出小镇的生活氛围。


老师评语:

基于详细的地段调研,以问题为导向,为照澜院学术小镇提出了一个理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从周边的历史肌理与环境出发,将校园“红区”的轴线秩序与传统的街巷肌理并置,与自然景观环境形成有趣的“冲撞”,应和了清华校园特有的“浪漫”气质。方案在多元空间体验之间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建筑之间体量与语汇和谐,而有各具特点,整体氛围活跃。


方案基于案例分析、实例调研,对各种类型街巷、广场尺度及空间感受进行了深入分析,空间整体张弛有度、有序而多样。澜园西侧广场与新林院的自然景观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轴线如何收尾的问题,同时在澜园与新林院之间形成了较好的体量与尺度过渡。


不足之处:对于轴线延续的空间处理,稍显生硬,两侧建筑界面的设计对空间尺度、氛围感受的分析还不够。中心广场的设计,与南侧自然景观、两侧建筑的结合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推敲。



优秀作业2


设计组成员:劉淳尹、郭一川、董良龙、陈迅

指导老师:程晓喜


设计者陈述:

我们设计的概念原型是“丘陵”。它对应一个游走的空间,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让人能够在其中漫步或发呆;同时又通过空间节点的设置和对景让各个场所具有复杂性和辨识度。这样的概念符合我们对于学术小镇的想象——一个自由漫步的场所,一个为清华快节奏生活降速的地带。


但是,照澜院原有地段交通以东西向为主,本身交通条件僵化。因此,我们对地段交通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规划,将四个区域当做一个整体,提取二校门与新林院轴线,采用斜向道路划分,再设置大型下沉广场、小广场、等各种尺度的区域,并保留旧建筑,在此基础上规划新建筑。


值的一提的是坡屋顶与斜向划分这两样特色。坡屋顶呼应了新林院的旧建筑,并使西侧的建筑群与新林院老建筑的尺度相和谐。斜向划分则丰富了地段的对景,并实现“游走”的概念,每转一个弯便是新的场景,可以在夏日傍晚挽着彼此的手在小径漫步,发现转角处的二手书店与小餐馆,也可以待在咖啡厅看着小院的人们,抑或在广场上浪费好看的天空。这便是我们想营造的学术小镇


老师评语:

四人搭配出了不错的成果。整个设计不仅具有整体性,又内涵丰富性与差异性,“线性的街道”与”面的广场”搭配的很和谐,尺度感掌握的很好。斜向划分与坡屋顶为这个设计题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东北侧建筑群的斜向切分形成的灰空间过度了建筑与广场;西侧建筑群屋顶和新林院老建筑呼应,但又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尺度较大的澜园通过斜向划分连接了南北场地,形成视觉焦点;南侧新林院的处理则较为放松,在大动作的斜向划分与拆掉旧建筑的状况下,这样的放松凸显了对于旧建筑的尊重,分寸拿捏的很好。


不足之处,邮局的处理目前不够到位,可以有更進一步的切分。轴线目前有点单调,边界有点生硬。南侧铺地过于碎片化。




优秀作业3


设计组成员:熊哲剑、岳楷键、黄凯强

指导老师:刘海龙、朱宁


设计者陈述:

通过对原有地段的分析,我们认为场地存在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功能都集中于超市和食堂中间的狭长区域,各种人流在此集中,而其他区域则被后勤、停车等占据。因此需要重新梳理空间秩序。通过对人群来向的分析,决定以三个广场来重构秩序,广场结合周边建筑功能分别发挥人流集散、文化交流、生活休闲的功能。


北侧广场及建筑(岳楷键):北侧广场主要应对大礼堂-二校门轴线,并承担会议类功能。原邮局建筑一层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同北侧广场一起服务游客与居民,并将原有圆弧标志强化为混凝土圆拱,创造室内拱顶之下的丰富空间。新建多功能厅处理为三重檐叠落,既形成视觉焦点又联系两侧建筑。中部广场周围界面变化丰富,促成多种行为活动产生。广场四周立面使用了相同材料和贯通水平线条,保证立面的统一性。在内部空间设计上,试图创造开放流动的空间,营造自由讨论的积极的氛围,激发学生创造力。


中部广场及建筑(黄凯强):这部分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围合”和“联通”。东北部的建筑更多体现水平延伸性,方向和整体地段南北方向一致。通过屋顶下部流动空间的打通,来应对来自北侧广场和西北方向人群进入场地内部的需要,同时创造屋顶花园,提供更多更有趣味的休息空间。中部建筑为东西走向,建筑在一层打通多个通廊,分隔并联通中部与南部广场,使两处广场渗透交流。中间广场为便于组织人流,在西北和东南入口设置绿化,广场四周的剧场、书店、社团活动中心等都朝向广场渗透,开展各类活动。


南部广场及建筑(熊哲剑):对于整个南区,我希望能够释放原本闭塞的空间的活力,同时将活跃点外扩,给这片生活性较强的区域注入艺术气息。首先,通过创造偏心的椭圆形下沉广场,使食堂作为统领性的综合体处在一角,与四周较小体量的建筑对话。关于广场,让多钟行为行为可以发生,并采用多层环形流线系统,通过坡道和室外台阶连接和穿插,将各层连接起来,使艺术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澜园食堂则分为广场、平台、廊桥、花园四个主题进行改造。


老师评语:

优点:改造后三个广场串联,空间秩序整理得很好。同时广场之间有形式与发生行为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建筑之间较为协调,整体性较强。

不足:室外空间形式较单一,广场尺度相近,缺少街巷这一重要的空间类型,导致室外空间体验不够丰富。各个广场之间连接简单,空间没能相互渗透交融。



优秀作业4


设计组成员:虞晨阳、陈仪馨、梁曼辰、曾昊

指导老师:王丽方


设计者陈述:

我们设计的学术小镇名叫“打野”。意在创造一个和两点一线、循规蹈矩的大学生活相对的、充满活力和新奇的社区环境。


方案从规划的层面来看,最突出的是一主一次的斜向道路、被分割出的明确地块以及被包围在中间的大草地。道路是对纵横分明的清华路网的回应,而缓和起伏、开放自由地草地则是清华大学那些整洁却庄严的草地的反相。


具体到单体建筑设计,我们考虑比较多的则是两点:对原有建筑的保留改造;特定功能的全新阐释和实现。例如地段北边的会议中心设计:老邮局以一个独立、完整的形态介入新的建筑体量中,保留了一定的层级和尊严;而会议中心中的会议空间则被重新阐释为一个开放融通的“大梯田”,上下形成两个空间,一反会议空间封闭、独立的面貌;而饮食空间被组织成了小吃街,和原来超市剩下的“残垣断壁”组织成能够随时走停的流动整体,一个屋顶滑板场不仅让上层空间的景观有所组织、下层空间有丰富的光影和空间体验,也让场地多了一个活力点;演艺中心则在保留柱网和核心交通筒的基础上将原有的建筑体量用三个三维扭转的曲面进行分隔,让内部功能和外部形式都不含混,同时形成了不一样的空间趣味。演艺行为也通过场地和立面被重新定义组织;书画中心在将原有的小别墅充分保留的情况下和草地充分结合,形成了精致优雅的景观条件,而向地下拓展的空间则流动贯通、巧妙的采光让地下空间同样明亮怡人……


整个小镇既丰富又干脆明确,从形式和功能两个方面、规划和单体两个层次充分表现了我们“打野”的主题。


老师评语:

四人小组设计的学术小镇:规划风格大胆创新,果断明确。干脆利落的主次道路分隔出的地块各自具有特质和潜力;中心的大草地优美适宜,尺度大方,起到了很好的组织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主题。


单体设计深入完整,充满新意:会议中心层次分明、形式干脆;饮食中心则对比明显、形式创新大胆;演艺中心曲面分隔创新有趣味,和地段交接巧妙;书画中心和地形结合充分、优美得当,小而精致。几个建筑单体体量有区分,各有风格特点也不妥协。


表达完整统一,模型图纸风格明确,让人惊喜。


不足之处:某些空间的合理性推敲不够深入,还缺少专门的规范的调整;单体建筑之间对比之余缺少一些对话,统一性略有不足。




优秀作业5


设计组成员:刘馨忆、赵丛丛、赵小荷

指导老师:王辉

 

设计者陈述:

“叙构”的概念从“看与被看的舞台”出发,我们希望在这个地段的规划里,能够体现出两个特质,其一,即一个被看的主轴与一些观看的单元,这个主轴同时也能够观看序列排布的各个单元,形成一种对望的关系,其二,主轴也是一条叙事路线,起着承接每一个不同功能区块,构成完整叙事的作用。于是在我们的规划里,将餐饮空间,书画空间以及演艺空间分别布置在一条具有表现力的主轴两侧,就仿佛观众席与舞台。


刘馨忆:观演主轴“寻陌”以及演艺空间的概念来源于在漫游中寻找平凡生活语境外的n种可能性,折带形的寻陌蜿蜒穿过整个地段,同时在檐顶下布置了一些功能空间,这些功能体块或许是体验空间,让人体验一些兴趣类的工作,或许是表演空间,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读到对于生活不同的阐述。演艺空间保留了澜园食堂的原始框架,然后将较大的体量分为了大小两个部分,寻陌延伸的坡道穿行其间,同时以斜切形体的方式进一步消解两部分体量。新林院处理比较放松,考虑到这三个建筑的纪念性和庄重感,寻陌的形态有所退让,同时将它们作为被看的雕塑处理,周围架设框架,如同取景,寻陌下的表演平台与其对望。


赵丛丛:在餐饮空间的设计中,运用了两个主要概念:生活情景的塑造和天光元素的引用。通过在建筑中置入不同的功能空间创造丰富的场景,并在建筑实体中加入光带和光盒子完成天光的引入,创造光与生活交汇的n种方式。餐饮中心通高的光盒子是一个带有表演性质的开放厨房,增强了食客和厨师之间的互动性,顶上的天光给烹饪者带来了庄重和仪式感。在书吧中布置了一个连续的书架游廊,顶光投下洒在书架上,带来一种静谧而神圣的场景记忆。


赵小荷:在书画空间“戏剧N次方”的概念下,我们保留旧建筑新华书店的通高楼梯,其余全部重建。随后在玻璃体回字形平台间穿插不同体块多合体,碰撞多种间隙,以实现体块原子的N种可能。建筑对观众席进行拟合,同时本身也成为叙构可观的舞台——立面表皮如同舞台幕布,呈现内部的不同演绎。

 

老师点评:

在合作过程中,每个人的设计的特质和个性都很明确,也将自己的概念很强烈的表现出来了,展现出了对设计的热情。三人各具特性的建筑合在一起也没有突兀感,整体的配合和协调性很好,形式感同样也很强,很有表现力。图面表达方面很大胆,敢于尝试表现性很强的图面塑造方式和强烈的色彩,艺术性较强,模型制作的材料使用和细节处理也很新奇惊艳。


需要提升的,一是对于整个场所的设计考虑存在一些过度设计的倾向。二是每一个单独的地段设计是很完整和谐的,但放在清华校园的大背景下可能有一些不协调。



优秀作业6

 

设计组成员:张钰淳、易昕仪、唐睿尚、沈民智

指导老师:王毅

 

设计者陈述

原来的照澜院,仿佛不属于学校,带着其独特的烟火世俗气息。这里有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景观基础,但却存在空间匀质单一、新林院过于割裂等问题。失去了“事件”的照澜院建筑群,日日有人经过,却少有人停留。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尝试探讨的问题是“聚散”,即群体性与个体性。人是矛盾的,我们同时拥有个性和社会性。身处现代社会我们时常感觉到的“热闹的孤独”,往往是当代社会独特环境下自我认知失调所带来的身份焦虑。


而用建筑语言去转译人的“聚散”,便是空间的“离”与“合”。首先,我们 做了一个以圆为母题以连接沟通为主的巨构平台,它具有上方“连接”和下方“分隔”的互为图底的双重含义,也将地段划分为一个中心圆广场和六个分别的院落。但之后,我们又开始分解和再度细化这样的巨构,回到亲近人的“小镇”尺度。在这样的分解中,“聚”与“散”亦在互相渗透。


多重体系是这个方案的另一个特点。除了平台自身的系统外,设计中还有六个半圆院落与一个圆形院落组成的院落系统、各个建筑物组成的以方为主的建筑物系统,以及交织穿插其间的水系。多系统之间相互碰撞或融合,制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在曲线平台的灰空间中望着沙院发呆,或是爬上阶梯去吵闹的小菜场买点菜,在澜园看一场摇滚天团的演唱会,或者坐在新林院的小盒子里看天……这些有趣又丰富的空间像一个个事件发生器,将新的生活活力注入地段。

 

老师评语:

方案的工作量和完成度值得肯定,整个规划方案思路比较清晰,前期设计进展也很快。这个小组的特点是四位同学之间配合得比较好,在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设计中,各个地段处理平台、院落与建筑的相互交接做到了浑然一体。最终的成果来看内外空间十分丰富,也能看见许多细节上的宜人的小处理。南侧新林院以尊重老建筑为主,将主要功能设置在地下并通过水系强调原建筑;中央起主要聚集作用的圆形水广场与扇形舞台十分有表现力,形成视觉焦点;北侧邮局通过曲线坡道化解轴线与高差,同时解决了停车问题的做法也比较巧妙。


不足之处是,这个方案将公共活动引上二层的曲线平台,但垂直交通目前还有些不够便利。此外,地段内各个建筑物的表达欲望都很强,然而缺乏一定的统领或者协调,建议通过澜园或者高塔起到这种统领作用,做到有收有放。方案在后期的深化也比前期偏慢,最终的现场讲述表达也还有进步的空间。



优秀作业7


设计组成员:杨昕璇、沈艺芃、洪千惠

指导老师:王毅


设计者陈述

这个方案诞生在一个夜晚头脑过热的畅想中,由对于校园中缺少半室外空间和模糊空间而目的性过于明确的“控诉”出发,在不到一小时就被一幅幅片段化的图景胡乱填充完整:在延伸进入大楼地下层的大草坡上打滚、在拥挤的街巷中穿梭迷失,甚至我们还可以有一片顺应真实地形的水域,满足在北京日渐枯萎的某南方孩子。如果让我们将照澜院改造为一片学术小镇,那这片区域一定不要是像下课时黑压压人群骑车冲下六教大坡的气势汹汹整齐划一,而可以是模糊、充满可能性、亲近人的地带,重新调动感官,让人们在挤压与寻找中重新认识生活中可能被忽略的一些细节与快乐。


于是这个名叫“溶解”的方案因为一开始想法的琐碎不理性,开始了16周漫长的整合与落实。我们选择打破照澜院原有封闭的东西向路网,由贯穿南北的水系以及环绕水系的步道作为主要组织方式。在这条主要的环湖动线串联起主要的建筑而逐渐消隐于由新林院向北延伸的绿地,也依照原有地形进行了一系列高差处理,又点缀广场、坡道、台阶等一系列不同的节点,用光线,视野、高度,界面变化等手法着重营造氛围的变化,渴望给人带来持续变化的感受。而在有意制造混乱的同时,我们也依据轴线、模数及原有柱网控制建筑的消解与错动,保持其一定的逻辑性。


“溶解”不仅仅是建筑体量的消解平衡,而是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使用者的交融,也是人对生活与复杂世界的沉浸与贴合。


老师评语

引入水系的举措有效激活了整个场地,环水的人流动线组织清晰,一系列亲水景观的处理也较为精彩。在建筑与水的关系的部分处理上稍显不足,伸向水面的建筑面积与水面的比例有待调整。


优秀作业8


设计组成员:罗苑艺、王语涵

指导教师:夏晓国

 

设计者陈述:

我们的方案从清华校园的历史文脉出发,尽力创造一个既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生活需求又能够与校园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学术小镇。我们前期完成了充分的调研,在设计的每一步都有依可循。


我们对二校门原有的轴线进行了融合与转化。通过邮局的设计吸收与接纳二校门的轴线,并将行人引导到大礼堂轴线这一更加宏大的轴线上。并与新林院的轴线相结合,以此形成了场地自身的两条轴线。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对东西方广场的分析与调研,我们采用了广场串联街道的方式来组织交通,以便实现广场更高的可达率与利用率。我们采用了两个不同高差的交错广场作为整个场地的中心来处理新林院轴线与大礼堂轴线相交的问题。其中一个广场也是整个场地的最高点,能在广场上有完整的视线。同时,它也阻断了轴线转折的可视性,让人在亲自走到交错广场时眼前一亮。在场地的最南侧,我们通过一个下沉广场来对新林院轴线进行收尾,将轴线融入到天地之间。


所有的建筑都是通过围绕中心广场、挤压路径的方式分布,最终形成街巷-广场的外向空间和建筑-庭院的内向空间。此外,我们调研了周边建筑的风格与立面材质,并将其转化与应用到我们的设计当中,力求使新建筑在变化当中又能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场地中的每个建筑各有特色,却又相互融洽,通过二层的廊道将大部分的建筑相连,并在建筑附近设有多个交通盒,以此满足人们的垂直交通需求。


在这样的小镇里,广场的虚和建筑的实相对应,轴线的延伸带来路径的引导性,红白的材质搭配很好地融入了清华的大背景。我们确信这就是清华大学内学术小镇应有的模样。

 

教师评语:

两人从清华的历史文脉和环境提取元素,使得整个方案与清华融合得很好。多个广场各具风格,将街道串联起来,形成点-线-面之间的交汇。整个规划松紧得当,东西两侧的处理较为规整,用折线来代替斜向元素,在南侧新林院放松处理,呈现出更多的散布和斜向道路。轴线的处理合理有新意,邮局对二校门轴线的吸纳与转折,不同于以往轴线贯穿的处理方式,引进大礼堂的轴线,使二校门轴线转折更具说服力。各个建筑相互考虑,形成建筑之间的对话,使整个方案更加和谐。整个方案亲近人体尺度,给人惬意之感。


不足之处:中间的建筑界面有些破碎;单个广场和单体建筑的设计还不够深入;地下的空间流通性还不够合理。



优秀作业9


设计组成员:陈彦文、廖琦、雅鹿

指导教师:夏晓国

 

设计者陈述

在整体规划层面,我们研究使用者和场地之间相处关系,将使用者与照澜园作为本次改造的思考对象,进而引出“索取”和“回报”作为核心的设计理念。通过对照澜园的观察,我们发现现有使用者对照澜园正处于单方向的索取甚至剥削的状态,对场地尽可能多地建构了应付使用者功能活动所需的建筑,经年累月,这种不健康的关系构成了现今我们所能看见的照澜园。


因此,我们为双方构建了一个二者得以相互回报、索取、并且无限循环的新环系统,使人与自然能形成互惠共生的健康关系。首先作为使用者必须归还场地应有的尊重,通过加入新网格过渡,增建小体量建筑;同时降低主要活动的标高层,增建地下系统,尽可能多的将场地归还给大地。对于新老建筑群的联系,主要以新林院古建筑的院落组合方式作为脉络,将其延续至新建的小体量建筑院落当中;院落和院落之间围合成较大的活动广场,形成场地之中一收一放的组合节奏。整体建筑群再通过连廊进行联系,加强群组与群组之间的相连性。自然元素在整个设计中总是以同等交融的关系出现及存在,由整体到局部对设计进行系统式的绿化,意在将建筑包围树的现状,改造成换树来包围建筑的理想环境。此外还通过对景观等规划和选择,达到室内、室外、绿化之间转换的和谐。


同时,我们更对周边场地完成了局部的改造,如为了引入北部教学区的活跃性,设置了一条始于东北部第四教学楼和第五教学楼的空中廊道;为了解决二校门前的交通堵塞问题,对校河周边地区加建亲水平台;将高一、高二楼穿入空中廊道、改造成为学术小镇的配套功能。

 

教师评语:

整体规划由核心理念到设计成果的表达一脉相连,尤其模型制作充分地表达了理念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实将会是人类永恒思考并且关注的课题,而建筑作为人类与自然亲近最直接的存在媒介,学生通过设计来阐述了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并为现状存在的问题作出应对。将场地“化整为零”设计理念,虽是现阶段学习中较难完成的,但同学仍然完整并很好地表达了他们的理念。


设计中所使用的散点式小体量建筑虽已被大面积的地下系统进行较好的统合,但仍需再考虑北方建筑保暖等问题。另外,成果中还对场地周边环境的探索和改造,也为整体规划设计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完善,使改造计划中的场地能与现成环境更为紧密融洽地结合起来。总体上说,整个设计过程从构思立意阶段到最终成果的表达都表现出一种很放松的姿态,多样化的图纸表达方式也体现出同学的平面表达能力。



优秀作业10


设计组成员:李沐晗、董灵双

指导教师:刘念雄

 

设计者陈述

对于这个学术小镇,我们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将其归类成两种可能的空间模式,一种是像后海一条街一样喧闹有活力的休闲空间,另一种是像情人坡北院一样宁静安逸的学习空间。根据空间氛围,我们将他们抽象成线性空间的主干道和周围的围合空间,并有机组合,形成了现在的空间结构。我们根据功能的要求给围合空间赋予了不同的氛围。


交通流线上,将主干道打造成立体的交通系统,根据学生习惯,将自行车道引入并置于主干道一层。之后利用各个围合空间的连接,创造了一条漫游性的步行系统与主干道交织,注重空间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后八周我们分别选取了学术交流空间和演艺中心进行深化设计,我们想对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空间和演艺空间进行重新诠释,利用不同的策略打破传统模式的封闭性,增强空间的开放性和代入感。


传统的学习空间通常是比较封闭的,缺乏多种形式的行为。所以,如何增加超市和邮局的开放性使得这片场地成为灵活空间是重点考虑。超市部分新增设L型空间通过边界凹凸来增加室内外的沟通,邮局部分利用一个交通和停留的边庭来形成一个内外的过渡空间。围合庭院用一条步行栈道对南北建筑进行沟通,利用矮墙,格栅密柱等弱分隔将庭院分成不同的可沟通空间。以此使这片场地形成一个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


而传统的演艺空间重视内部黑暗氛围和向心性的营造,以此来激发人们的仪式感,强化艺术感染力。但这同时也产生了外部消极性。本设计尝试在保留冥思空间氛围的同时,利用过渡,视线延伸等手法获得多层次的开放性。首先利用一套双层墙结构,结合垂直交通,形成了具有暗示性的过渡空间。在一层设置小型实验剧场,配合水面舞台和灰空间廊道,形成了水和建筑互相浸入的呼应关系。在二层,设置了可开启式的剧场空间,与穹顶空间融合。隔音教师教室和琴房也围绕核心空间布置,强调其向心性。剩余部分为具有,咖啡,放映等的综合性空间,增加空间功能多样性。


后期深化的时候虽然手法不同,但均以打破封闭作为重要切入点,注重开放与交流性。而这恰是规划层面两种空间模式的交织所带来的契机。学术小镇既不能是封闭的高阁,也不能是闲散的游乐场,我们希望利用模式之间的碰撞为学术小镇引入惊喜,偶然性和活力。

 

老师点评

整体方案给人感觉是从单体与组团的功能出发而形成的,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整体建筑的处理也比较完整。虽然单体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整体也很协调,不会突兀。演艺中心中间空间的声学会存在问题。临街东侧立面长度上比较均,还可以再考虑。


程老师:几个空间关系架构比较清晰。图纸表达也比较清楚,建筑细节处理也比较到位。不过在前期规划中可能有局部的小东西做的有些多,显得有些太紧了。


还有一个可能的建议是,也许主干道在北面的那一截可以不架起,然后围合广场的部分架起,让这部分也像L型一样给人统一围合感。


南北肌理差异处理挺好的,不过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把北面气势比较强的区域肌理放到南面会有什么问题?


一个小的建议是围合广场处主干道的界面问题。



优秀作业11


设计组成员:李珂、高乐桐

指导老师:刘念雄

 

设计者陈述:    

照澜院再造方案地段分为A、B、C三个部分,在保留既有建筑中超市的西侧部分、邮局主体以及澜园框架的基础上,以新林院方向格网与南正方向格网叠加,形成整体方案的形态构成的框架,加入一组贯穿整个场地的架空廊道,联系各个建筑。


场地调研方面,照澜院需要加强南北向交通和视线沟通,作为学术小镇,希望拥有更具有集会性和功能性的室外公共空间,在提高空间丰富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提供自由的交通流线。


形态构成方面,将既有建筑邮局和超市西侧保留部分通过廊道和内院连成一体,与既有建筑澜园食堂改造形成的新建筑形成西北、东南相互对应的“锚固点”,对漂浮的红色廊道进行固定。场地的廊架系统均以8m×8m和4m×4m为基础模数构建,该模数源自澜园食堂原有框架结构的尺寸。场地绿地系统的形态构成采用曲线形与块状散点化构图,意在与框架和轴线的严谨体系形成对比,展现丰富性。


改造后的澜园食堂功能上集中了学术小镇所需要各种“小教室”——社团活动室、会议室等。在原有交通体系基础上,以新叠加格网为基础,植入一个开放的玻璃盒子公共空间,一方面减小了澜园食堂的体量感,减少了对北侧室外环境的影响,首层架空,北侧立面增加采光面,增加了建筑的整体通透性;另一方面,丰富了建筑的立面的动感效果,以格网为基础的空间形式,与周围建筑相互融合。


于澜园食堂北侧的商业街是场地中最具活力和商业氛围的场所,双层立体街道,提高“街巷”感和日常生活的“烟火气”,点状建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功能。


既有邮局与超市形式散乱,将邮局和超市合并和空间一体化改造,形成一个围合、私密的内院。


邮局改造将底层大部分架空,沿着新增格网系统安排报告厅,采用大面积幕墙增加通透感,减少体量感,为了保留既有建筑的记忆痕迹,邮局二、三层,部分拆除非承重墙,植入新墙体,共同构建新的分隔,强调似门非门的空间感和陌生感,满足展览空间的连续性和多边性。邮局南侧增设边庭空间,由四层红色、磨砂格栅分隔,空间丰富、楼梯交错穿行其间,邮局南墙拆除部分窗户的窗下墙,作为连接内部展览空间和边庭的通道,组织成丰富而连续的参观流线,以统一红色铺装,衔接内外,导引人流。


超市部分改造为西餐厅、书吧,体现流通空间与通透性,立面大量采用玻璃元素,蜿蜒流动在室内和内院之间的连续曲线桌椅,消解室内外的界限感,贯通上下层书吧的大书架将天光引入室内,赋予流通空间轻盈的质感。新建部分采用8m×8m模数柱网,与整个场地的建筑群相互呼应,超市二层部分着力营造一种体量上的“漂浮感”。

 

老师点评

该方案工作量饱满,表达充分,时尚、活泼而富有趣味,有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潜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南北网格与新林院网格叠加问题,建筑风格与原有大学建筑风格的关系问题,公共空间的气候应对等问题,可以做进一步提升。



优秀作业12


小组成员:刘峰吕、张馥琳

指导老师:邹欢

 

设计者陈述

我们的设计是从地段现存问题出发的。


因为现存建筑物呈条状,造成照澜院商业区南北不通,因此我们引入了“水” 的概念,用一条水状的瓦片铺地贯通南北。另外,地段现状人车流线混乱,我们修改了道路,将西侧小树林包括进地段中,使街区外部形成通畅的车行道,将人的流线引入街区内部,也以“木”的引入增加了人的休憩空间。由于我们注意到,现存街区的西北角和东南角高起,其余建筑低矮,同时街区南北都布置着小尺度的房屋,为了延续街区的肌理,也为了区分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我们加入了“城”的概念,将地段进行围合,而在“城”中沿“水”布置小尺度房屋,形成临水排布的小镇的感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外部空间的设计。由于人的自由行走、游憩和体验是我们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我们设计了不同尺度的丰富公共空间——道路上,从通往安静书咖的石子小路,到城墙与小屋之间宽窄不同的小巷,再到用水元素串联而成的主街;绿化上,从街边树下的咖啡座,到像素化、分布着娱乐设施的屋顶花园,再到巨大的树木遍布的绿色台阶。人们随处可以停留、交谈或倚靠。


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给多种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人们可以坐在绿地台阶边缘或草地上,可以围绕着广场东北角的水池互动,或在广场上支起太阳伞,举办周末集市与二手市场。入夜之后,水状铺地转换为地灯,人们仍可在街区中散步。


具体的建筑形态上,“城”保留了清华传统的红砖与拱元素,使得其融合于校园红区之中,内部小房子西侧采用较为严整的院落布局,东侧则自由灵活,空间充满变化。同时我们在澜园食堂的改造上设置了整座城的制高点——钟塔。人们顺着澜园原有楼梯拾阶而上,可以登上钟楼环视四周景致。


建筑功能上,我们保留了街区的绝大多数原有功能,并增加了新的业态——儿童兴趣班,钟书阁、影像店、数码产品店、书咖、冰淇淋店、DIY绘画馆……商业店铺多安排在一层临街,店面可出租,使得街区有不断更新业态的可能。


整体而言,我们试图营造一个尊重周边环境、尊重街区肌理又富有生活气息的社区,希望学生、工作人员、居民、老人和儿童等不同人群都可以在此发现惊喜,享受生活的乐趣。

 

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很有轻松感的设计,你们两人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了。地面水流铺地和广场上的圆形水池在南北轴线之外又形成了一条斜的轴线,让空间灵活了起来。广场做得挺不错的,古典的柱廊形成了美观的界面,塔楼也是增强了古典的意味,看来古典的手法的确有长久的价值。


需要改进的是澜园改造的塔楼可以更靠近“城”内,现在塔楼与城内还是显得有一点疏离。东北角新建筑的形态也应该再琢磨一下,是不是可以不要长方形凸出来那块呢?



优秀作业13

 

设计组成员:王梓安、奚子琛

指导教师:程晓青

 

设计者陈述

面对这一个设计题目时,我们一直在思考,契合于校园环境的建筑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路易斯·康曾经说过一句话,“学校是从两个人在一棵树下对谈开始的。”学校和树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不仅在于树木撑起一片简单的庇护,更在于树下空间的纯净与静谧。


事实上,许多教育者都从树下开始传道、授业、解惑,而当今最富盛名的学府也多是绿树成荫、景色旖旎的。可以说,教育是从树下开始的。树也成为了这个设计的切入点。

同时,场地上有不少既有的树木,包括国槐、油松、刺柏等。在设计前期,我们对场地上现有的树木种类与位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希望可以在最大限度保留既有植被的同时,通过新建筑的介入,塑造一处舒适亲切,绿意盎然的学术中心。

在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如何选择人工与天然环境是一个不变的话题,而在技术日趋成熟的今日,建筑需求渐渐地从物质性转向精神性,希望能够在适合的建筑中获得精神慰藉。因此,我们引入了“片层”的概念,希望以水平性、延展性的空间以多层次的结合自然环境。基于原本场地树木环境的实际情况,建筑的介入为原有自然环境与新生建筑环境搭起一座交互的桥梁。一方面,自然从地面上被抬升到了建筑物之上,在垂直维度上获得了新的意义,使得建筑物内的使用者能够在很便利的条件下进入自然空间。另一方面,片层将建筑物单层的横向空间释放,为使用者带来突破建筑垂直束缚的崭新自然体验。在这里,自然是立体的,在多个维度上与建筑相互渗透。在连续的花园中,我们期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风景。

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之中,“树”的概念被贯彻下来。我们希望结合场地里现有的树木,植入新的建筑体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原有植被与新的构筑共同成为标志空间的要素。呼应的语言与连续的自然,将新老建筑与街道社区连接起来,成为统一的整体。“片层”的通透性成为开放教学空间的优势所在,而绿地树阴也仿佛延伸到建筑内部之中。北部临近学校教学区域,主要为学生活动,保留旧有树木形成的入口庭院与内部的院落相接。东北侧的报告厅通过垂直的叠落与水平的退台,将花园带到每一个教室旁边。旧有的服务楼通过改造成为社团的活动场地,连续的花园将体验者带到二十余米高的空中平台,看云卷云舒。西侧在入口之处建立联通地上与地下的静思亭,阳光从中庭中洗下,营造宁静的氛围。

学习中心成为连接庭院与广场的节点。面向广场放大的公共空间欢迎人流进入,错层的变化与连续的屋顶花园将绿意延伸到每一层。学习中心下层试图塑造开放的探讨交流空间,自由的界面带来全景的视角,也模糊内外的边界,将草地延伸进来。通透性与开放性定义与旧有的建筑形成充分的对比,在定义其当代属性的同时,水平线条的平稳延伸与树木的生长性也形成了有趣的组合。

场地中部的人流为文化的活力提供了可能。在展厅中,二维的线性语言在空间中得到拓展,光从飘带的缝隙中洒下,随时变迁的室内空间充满趣味性。

原有的菜市场则通过改造成为新的演艺中心,上层的露台为观演者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通过将演艺中心进行模块化植入原有的菜市场中,创造了一侧的休闲空间,利用流线组织将演艺中心与其他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自然空间与内部空间相互穿插的“片层”效果。

南部环境幽静,尺度亲切,建筑的介入充分尊重既有别墅的体量与轴线的扭转,将胜因院别墅的尺度与语汇引入一旁的创意实验中心,形成有机的对话关系。创意实验中心的内部进行多样化的处理,形成模块化的基本形式,与大尺度的展示空间进行结合,外部形成多样的自然空间,将外部环境通过“片层”的手法引入内部空间。

我们希望以树作为出发点,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适度的介入,营造积极舒适的空间,让学术与自然相伴,与树相伴。

 

老师点评:

整体来看想做一个职业的设计,但仔细看有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平面,很多都没深化下去,有一些也不成立,门厅等空间都没有。此外,对于校园的学术建筑应该有怎样的形式,可以再思考。现在几个建筑,不像校园建筑。如果整体来看,设计像五个人做的,太多了。要搞清楚什么是锦上添花的,而什么对于立意是干扰的。



优秀作业14

 

设计组成员:赵祺、董欣儿、左玥、相龙、崔佳玉、董杰、李钧泓、刘翘楚、张雅沛、左斯创

指导教师:朱文一、饶戎(助教 冉展)

 

设计者陈述:

赵祺:基于学术小镇的整体规划,在对澜园食堂的改造过程中保持了其原有的比较方整的体量,与西侧下沉广场形成虚实的对比关系。保留了建筑的原有结构体系,通过中庭的设置对体量做减法,解决大进深建筑的采光通风问题,并通过各层中庭位置的错动避免阳光直射,所有公共活动空间的设置均围绕阳光中庭展开。正对地下层入口的大台阶将阳光和流动的空气引入地下层。一层设置咖啡厅书吧等可独立于剧场全时段对外开放的功能,使话剧中心的大体量与周围有所渗透。考虑到东侧道路较窄,故在东立面三、四层位置设置室外露台,削减建筑对道路的压迫感。


老师评价认为,在前八周复杂秩序的基础上加入了每个人想要表达的点,融入了更加生动的使用情景。但模型制作上的小失误对最终效果呈现有一些影响。


董欣儿:本设计着重表现了三条轴线,我主要设计地段西侧一系列南北纵向排开的“食物种植体验区”,这组建筑考虑将西边主要道路的人流横向引入场地,并且建筑组织自身形成一条清晰的竖构逻辑,主要以二层坡道体现,该坡道串联室内外的错层交通节点,与屋顶阶梯平台相连(设置天光),通过高差处理从室内隐约可见穿行趋势,在尾声以深入水中的甬道形式延续这种趋势。


东侧与架子的叉形空地处理手法是,将其分为三段式,从人视点出发,以错落的店面墙体营造的小尺度绿化商业街道开端,进入到一个循环沟通架子(种植区)与烹饪楼(开放式厨房)的巨型坡道,营造庭院的氛围,是餐饮美食的核心所在,最后放开进入一个空地(美食广场),可以隐约感受到于视线平齐的开阔水面,往南再走一点,水缓缓跌落,人沿台阶走上登临水面。


从模型制作的结果来看,我负责的西侧地段与东侧两栋建筑体量相差巨大,有种不太和谐的感觉。评图老师给的意见是这组建筑还需做的更加细碎,更加打消体量感,与水面曲折的小亭子需要更加融合。以及个人也感觉开头没有设计好,将邮局拆除一半,层高降低一半,过于强硬了。图面没能很充分地将构想的一些小空间表达出来有点遗憾,比如在地下酒吧的水岸侧,原先设想的“地下森林”等暗示水面的场景没有表达出来。


左玥:我主要设计地段南侧照澜院食堂以及小别墅及水面区域的改造,这片区域的主要功能定位是功能是作为戏曲研究中心,承担着剧院文化活动功能。


其次,该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浸入式体验,将整个场地转化为多重意义的舞台,人观戏,同时也入戏。


为了增强场地空间的积极性,形成了一条艺术环路。在室内,环绕中心的剧场,在周围形成了环路,在这条环路上,有从展览与临时表演功能结合的展览空间,到休闲餐饮与临时小表演相结合的休闲空间,将人群日常参观和休闲功能与舞台表演融合,使人能更为身临其境。在室外,回应廊架的衔接,在二楼形成一个斜向的空中舞台。同时也将舞台延伸到别墅区域,借助周围绿色的环境氛围,进行氛围烘托。


评图时老师对于剧院以及后面景观带的评价是,北侧从剧院中伸出舞台处理不错,照应了贯穿的廊架,但是在剧院后面呼应的景观部分,只是从水面做了延伸步道和水上庭上亭台,从延展与暗示的力度上有些偏弱,可以再强化一些。


相龙:出于保护新林院地段原有旧建筑的目的,根据前八周的规划,地段建筑主体位于地下,地上部分呼应北边三个地段以及新林院地段原有旧建筑秩序,后来将地上部分取消,新林院地段作为绿化与地段西边胜因院绿地融为一体,地下部分以前八周规划中的下沉广场为主要入口,作为小镇的收尾。


地下部分避开旧建筑,位于地段西北角,北边的轴网呼应北边三个地段,南边的轴网为了呼应新林院地段原有旧建筑而偏转了一个角度,两个轴网之间布置了下沉庭院以及开放式的报告厅等公共,辅助空间。


因为建筑位于地下,没有立面,所以后八周将精力放在室内部分。室内为清水混凝土与红砖,木材,黑色金属的搭配,暴露结构,为清水混凝土,红砖与水磨石地面等作为与地段原有旧建筑的呼应。因为将任务书设定为古希腊雕塑研究中心,所以在展厅设置了柱廊。建筑一,二层宽阔的走廊以及开放的空间也成为临时展览最好的场地。


老师评价认为,方案在之前复杂的秩序与形式中融入了与之契合的充沛生动的生活场景。就新林院地段认为在建筑表现上不够大胆,“高级灰”并不能充分表达设计。


崔佳玉:我负责将邮局和超市改造为服务于校内爱好者并向社区开放的摄影艺术研究中心。方案整体上延伸了二校门轴线并形成广场的转折。主要设计概念基于空间的交叠,形式上方盒子的堆叠、穿插与功能上既有独立又有渗透相互交织的要求相一致。以一条开放的环路流线作为组织盒子的基础,以空间对光的要求为主导决定其构成与通透性。内部公共空间企图以灵活纤细的网架结合光影变化营造线性交错的空间氛围,并为融合展览提供灵活可变的装置。延伸到街道的的通透玻璃盒子(临时展厅)在夜晚化为照亮街道的灯箱,点亮小镇活力。


老师评价认为,方案在之前复杂的形式与秩序系统中融入了与之契合的“生活”,营造出的生活化场景让建筑更具生动鲜活的“内容”,邮局部分改造与二校门的呼应关系处理得好;不足在于将轴线延伸到场地后却被建筑体量堵住戛然而止,应当把这部分体量设计得更加通透。


董杰:方案核心概念为历史河流,冲刷现有地段完成更新。取河流高山流水意象,设想经过高山(服务楼),流过峡谷(草坡和广场),面向山峦(澜园改造),到达平原(新林院)为两面的分割和开放寻找平衡点。我设计澜园,新林院,西面林地。将长体量插入原澜园,考虑地面与步道人群感受。其次用咖啡厅软化与地面关系。新林院独取一座与澜园对话,其余结合景观形成软入口。西侧林地顺应南北与地段呼应。重点设计的澜园餐厅旨在与城市对话,在两方面——类型的可读性和功能的相对开放性。完整体量有明显设计意图,而旨在服务于城市景观的设计使得体量虽然方正但是依然可以通过与步道,学术沙龙,室外展厅,北侧草坡,东西入口,西侧林地发生交流而与城市对话。功能上结合分析设置定格动画展厅和国际交流活动室,衍生的合作工坊作为建筑与不同人群互动场所。


李钧泓:设计延续了前八周“三条轴线”的概念,以电音工作室为主题进行学术功能的改造。建筑形体为南北两个长方形体量通过环廊联通。北侧体量以原服务楼为基础,调整层高,所有层有共同的主题:学术研究,但每层有各自的分主题,并在廊道中加入休闲研讨功能,活化学术氛围。南侧主体建筑有向下半层的错层,目的是增强建筑前后的层次感、增加与广场的互动。南北对应层通过错落的廊道连接,借助错层形成螺旋形流线。中央形成作为电音舞台的核心空间,根据使用人群可结合廊道布置进行功能的微调,如学生——排练,居民——展览。


老师认为设计与前八周规划的廊架之间的联系表现得不足,在廊道的布置上还需斟酌。对于整个场地规划来说,若要强化东西两侧松紧度的差异,可以压缩广场,进一步增大体量。


刘翘楚:从目标人群活动时空转化特性以及场地历史规划出发,诞生了整体规划方案“交叠”的概念。在该文学研究中心区域的设计中,功能上整个建筑空间从下至上由公共变为私密,层层叠加,在各层之间通过连廊、中庭、通高、高差、跃层等多种形式将包含学习、交流、研究、展示、饮食在内的多元功能有机组合起来。这种空间形式也寓意着多种思想与文化不分高低,在这里交融,在除功能层面的垂直叠加之外,也实现了对于交叠社会性内涵的阐释。设置在建筑群三个转角的垂直交通间配备以外侧成八字形回环链接的廊道,在追求空间多变、层化、叠合的同时保证了各个功能区的易达性和使用方便性。


老师评价认为,方案在之前复杂的秩序与形式中融入了与之契合的生活层面的设计,营造了充沛生动的场景氛围;但在建筑表现上可以更为大胆,采用更为激烈夺目的表达方式展现设计意图。


张雅沛:设计的出发点在于,以摇滚乐爱好者的行为为线索,将照澜院地段北部区域改造为演艺为主的活动中心。地段上设置了两个主要的演出场所,而更多面向公众开放使用的区域呈现出相互连接与观望的状态,为偶然经过地段的路人提供了解摇滚艺术的契机。


老师对此设计的评价为“难以看出摇滚乐的张狂气质”,并且建筑和步道之间的交接关系值得商榷,尤其是剧场直接切去一角的手法过于简单粗暴。步道的形状源于前八周对河流与人的思考,后八周下意识地用建筑去适应步道,而未能让二者发生更有趣的关系。


因为对无来由或过分琐碎的细节感到困惑,所以最终成果表现出眼高手低的细部缺乏状态。建筑体量的庞大也多少消解了原本推敲空间对比方案的热情和乐趣,这实际上也是控制力不足的表现。


左斯创:设计重心偏向地段北侧,由新林院轴线与两条垂直的次轴线控制,将地段分为北侧群组、中西侧单体、东侧大广场和南侧绿化四个部分。建筑均以功能箱体的方式进行组合,再从高差、吹拔等角度入手创造公共空间。个人设计的单体作为视觉艺术中心使用,是与下沉广场接洽的二层建筑,分为画室、工坊、工作室、展厅等部分,根据不同的功能属性、采光要求和到达可能进行内装修、立面设计和动线规划。


评图时老师的意见是:单体建筑内部的处置和最终图面表达能够达到设计深度,但整体规划没有做到应当有的细致程度。外部的广场、道路等公共空间没有表现出来,场地缺乏逻辑支持的规划。个人感觉比起单体设计确实没能在整体规划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在之后的设计中要尽量避免这种偏差。


供稿:宋修教

摄影:宋修教

编辑:许宁婧

扫码关注




或者扫一扫关注我也行



2条评论
Un.
Un. 2019-07-08 00:17:03 回复 0

实名羡慕了,我就是个柠檬鲸

。
2019-07-06 11:30:26 回复 0

人家这出图水平,真的可以

绿变变 绿变变

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