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特朗普早年和安迪·沃霍爾有過接觸。1981年,特朗普和他當時的妻子伊凡娜(Ivana)想在特朗普大廈掛幾幅沃霍爾的作品。沃霍爾特意製作了一個系列8幅以特朗普大廈為主題的絲網作品,其色調為黑色、灰色和銀色。但是特朗普並未買下這些作品。“特朗普非常失望,覺得顏色不夠協調。”波普藝術大師在日記中遺憾地表示:“我覺得他的眼光有點兒廉價,我感覺。”安迪·沃霍爾為特朗普大廈所作創作,而今收藏于匹茲堡的安迪·沃霍爾博物館1997年在《紐約客》上有一篇Mark Singer撰寫的文章提到特朗普曾希望在曼哈頓上西區的房產開發地塊樹起一尊比自由女神雕像更高的哥倫布雕像。“光是澆鑄它的銅就值4千萬美元。”特朗普曾經如此評價這件雕像,由此看來,相比於作品本身,他更關注的是它的成本,以及,它可能為其房地產項目帶來的收益。儘管,這尊雕像安置在曼哈頓的計畫後來不了了之。特朗普與藝術領域最緊密的聯繫也許是通過建築,在全世界,以特朗普命名的大廈約有20座,其中約半數位於紐約,其餘分佈於芝加哥、拉斯維加斯、火奴魯魯、溫哥華、多倫多,乃至土耳其、亞塞拜然、菲律賓、韓國等地。此外,還有大量特朗普高爾夫球場坐落於世界各地。 特朗普曾經邀請普利茨克建築獎獲得者菲力浦·詹森設計建造了紐約中央公園西路1號的特朗普國際酒店大廈(Trump International Hotel and Tower)。除此以外,他選擇的建築師大多數都不是什麼明星建築師,可見他在開發房地產項目時候冷靜務實,一點都不迷信建築師。在特朗普競選期間,他將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特朗普大廈(Trump Tower)作為競選總部。這棟大廈建造於1983年,據悉,當時在拆除原有建築Bonwit Teller百貨公司的時候,特朗普承諾,會將舊樓的裝飾藝術浮雕拆下來送至大都會博物館。但是在施工現場,工人粗暴地破壞了浮雕。特朗普後來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這些浮雕“沒有藝術價值”。紐約第五大道的特朗普大廈在特朗普大廈建成之時,有建築評論人認為其“前衛豪華”、“自命不凡”,但也有不少人對其中庭設計表示了稱許,一位評論者說,這是紐約市最近建成的“最愉快的室內公共空間”。2001年,特朗普世界大廈(Trump World Tower)在紐約建成,評論人赫伯特·慕尚(Herbert Muschamp)在《紐約時報》撰文稱特朗普的大廈至少不乏味,他稱特朗普為“紐約市房地產開發商之中唯一的美容狂”,“侵略性,加之欲望、暴力和性,就是特朗普世界大廈給人的感受,不可否認,這是紐約很長時間以來最原始的一棟高樓。”這座位於聯合國總部對面的大樓還擁有另一位欣賞者,那就是後來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建築和設計部門首席策展人特倫斯·萊利(Terence Riley),萊利稱其為自己最喜歡的新建築。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在電視領域,他曾擔任“學徒”和“名人學徒”的主持人和製作人,特朗普大廈的會議室正是他每次說出“你被炒了!”的地方。特朗普和他的公司在過去幾年中以慈善標準向林肯藝術中心提供了少量捐贈,大部分是低於1萬美元的禮品。除此之外,他和他的基金會不是紐約任何一家知名博物館的贊助者。大都會博物館稱他只是偶爾出席一些宴會活動。多年以來,特朗普經常出現在百老匯開幕演出現場,他自稱很喜歡音樂劇,光是《貝隆夫人》(Evita)就看過6遍之多。他對戲劇有一番特別的熱情,在20多歲的時候,曾經擔任相關劇碼的製作,但並不是特別成功。(這部名為“Paris Is Out!”的劇碼演出了112場,收穫的好評寥寥無幾。)他在競選期間的強硬態度——例如聲稱要“設立誹謗法”讓記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受到起訴”,甚至因為“週六夜現場”中有諷刺他的內容而威脅要將其停播——使美國輿論界對於未來的言論自由感到憂心忡忡。然而,人們也發現,任何表述只要不是針對特朗普本人的,他也並不會關心在意。特朗普夫婦出席2012年大都會博物館的晚宴特朗普對於美國的公共基金贊助藝術專案及藝術教育的態度似乎並不明確。他對於移民問題的強硬態度使得不少國際藝術家擔心自己的簽證問題。特朗普還曾提議減少慈善捐贈的稅收優惠,這一政策如果實行,其影響也許會大大超過削減公共贊助資金。今年早些時候,在回應《華盛頓郵報》提出的問題之時,特朗普就政府藝術基金發表了看法:“國會,代表公民,對支出的優先事項作出選擇。”他補充道,“包括文學和藝術在內的整體教育”是“塑造良好公民的關鍵”。儘管特朗普的當選受到了藝術界各方人士的廣泛指摘,部分文化經營界人士對於未來四年持謹慎樂觀態度。主要因為對於經濟波動的恐懼可能導致財富的轉移,而對於像畫廊這樣的地方是一個利好消息,它們已經從世界財富集中化中收益。不久前,網站“藝術市場監測”(Art Market Monitor)的出版人Marion Maneker寫道:“全球不穩定和顧慮情緒會加速金錢轉向替代性價值儲存。簡而言之,我們有理由相信,買家會更傾向於購買藝術和珠寶,而非傳統的金融工具,例如國債、股票。”他補充道:“全球經濟體中最富有的部分將繼續積累更多財富,而不是消耗或者進行生產性投資。那些金槍需要尋找到一個安全的避風港。”至於特朗普本人,他一定會覺得,與其花心思關注藝術作品,或者投資藝術,不如將錢花在自己更熟悉且擅長的房地產項目中。 现在来看,我们还是挺怀念那个一心好好做地产挣钱的”地产恶霸“特朗普的。 自从他当了美国总统以来,政治手腕不谈,在价值观上却不断挑战公众底线。 这次的新规更是肆意践踏建筑学伦理,让人愤慨。 政府对于联邦建筑有高大上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 但特朗普采用的方式是强制执行和拒绝沟通,这是不可理喻和不能接受的。
评论列表(6条)
好奇同样的事发生在国内
只能说川建国
特朗普:“没有人比我更懂建筑”。
美国的建筑设计师其实是多元化的。如果硬逼着现代,后现代,解构,未来主义建筑师去做古典建筑,这种复兴可能导致建筑行业有新的转型,但不一定不好的,在符合风格的条件下,依然可以保留设计理念,可以理解为只是换了层皮而已。
很欣賞文中那句“不具備美學價值”
这个 和一百年前ban bauhaus有点像啊
如果一座城市设立类似法律会是好的,她能塑造出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