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筑学子们种下一颗自然之心
本文转自公众号 | 居园工作室
授课对象:2016级建筑学(大二)
授课人数:14人
课时:36课时
教学目的:为建筑学子们种下一颗自然之心
指导教师:钱晓冬
助教:陈作铭 蔡捷
题引一
意境
题引二
载体
山水图窗
以内视外,固是一幅便面山水;
而以外视内,亦是一幅扇头人物。
——李渔《闲情偶寄》
坐客观山,则窗之外廓为画,画之内廓为山,山与画连,无分彼此。不特以舟外无穷之景色摄入舟中,舟上游人灯火,亦可入画,内外相望,趣味无穷。月门泊船,院有独峰,盘石而上,板桥流月;山居归休,笠翁息钓,凉亭浮白。尽日坐观,不忍阖牖。
小组成员:沈梦帆 潘妍 郭斯琦 白江宇
循山缘水
溪出山右,路循山左,乃舍溪登岭。
——徐霞客《闽游日记(后)》
经由墙里墙外的题引和一字墙的线性,臆想置身其中,穿行往复,似游于山水长卷。又视墙为线,载时于上,朝晖夕阴,万物连旅。孤亭小驻,旋见大痴;卧月流桥,白浪拍岸。既佩冠远游,遂循山缘水矣。
小组成员:杜楷文 朱怡琳 高晨
轻云出岫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山石携廊房以入云,又闻清溪鸣涧,禽鸟还归。心悦清风幽壑,寄情云仙之境。既去半壁,是以去隔,去障,去界也。茶寮倚石,南窗寄傲;板桥流谷,壶觞自酌;窈窕寻壑,崎岖经丘。涉山石云林以成趣,靡日不思矣。
小组成员:李佳 徐静 周宇青 殷梦瑶
无路蓬山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旦闻佳音在侧,既远蓬山,何路可攀。让一场本来美好的相遇成为错过。我们希望掇这样一座‘’无路蓬山‘’,扮演青鸟的角色,让览山者与墙里远远望见的佳人最终在墙外相遇。
我们结合L型墙的特性,将围合感很强的内部用一道虚墙来弱化体量,外部的墙面通过山石形成一重一轻体量的对比,来处理虚实关系;通过内部虚墙延伸出的体块撞墙而出,一道裂谷从外部渗透入墙内,来处理内外联系。墙里墙外,一场相逢就此展开。
小组成员:成玲萱 曹畅 孙浩
问题
理壁:空间概念的虚幻与空间尺度的真实
掇山:山水概念的真实与山水尺度的虚幻
空间语言
诗情画意
如画观法的意趣
如画活法的情趣
即使没有花木
它仍成为园林
预告
讲座对谈实录
图文/蔡捷
视频/陈作铭
欢迎关注这个有趣的地方-「居园工作室」
「学院」长期接收作品#过程记录#投稿
(设计作品、竞赛、模型等)
投稿邮箱:
tougao@archcollege.com
投稿入选有丰厚的代金券奖励,详询赶图娘
扩展阅读: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你们学校大二的课程设计是什么?
欢迎留言讨论。
-End-
「建筑学院」每日更新
每天早上10点公众号后台回复「福利」
遇见你的专属资料库
(福利每日更新,我们不见不散)
评论列表(3条)
给冬哥打call!
还以为是马岩松的山水城市
大二?还在出观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