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坑爹的建筑师教育

2018.12.11 | , , ,
不成熟研究 不成熟研究

作者:罗雨翔
原文链接

那些年,那些荒诞的事


作为一个重点讨论城市的公众号,不成熟研究没有给过建筑这个行业太多的关注与篇幅。

事实上,除了在首篇文章《建筑为什么不一定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中论证了建筑设计在社会构建中的局限性以外,本号的兴趣基本都是在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分析身边的空间问题。不少读者也并不是建筑圈内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建筑师在社会中的作用其实是越来越大的。

从一方面来说,建筑界的“大师”们,从古至今都在象征以及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建筑界的从业人员和学者一个个涉足甚至扎根于房地产、科技和城市规划领域时,以往那些自嘲只是“画图狗”的建筑师们,正通过现代社会这种行业之间的连系和反馈机制,建立新的影响力。

无论你是不是建筑师,要想了解当今城市社会的发展,就不能不对建筑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而要想透视一个行业的基本规则,最快的方法其实就是考察这个领域的教育模式和知识体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建筑师们所经历过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以及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和矛盾。

从建筑系毕业的我,认为这个学科,是有着某种非常“坑爹”的特质的。

 1 
 Studio是什么?可以吃么?

十年前,我来到美国接受本科建筑教育。在开学的第二天,新生们被带到一个大教室,每人分到了一张工作台。老师说,这就是工作坊(studio),是上设计课的地方。

虽说设计课是一门“课”,但其实它并没有很多传统意义上“上课”的成分。

当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听讲座、读书、写论文或考试的时候,建筑系的学生大多是在studio的工作台上画草图和做模型。建筑系的老师几乎不准备讲义,也从不考察学生所学的知识。他们教学的方式,是走到你的桌前,和你讨论你做出来的方案,然后告诉你这个设计中哪里对、哪里不对、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以及怎样的设计才是好设计。

这种教学方式,其实和几百(几千?)年前就有的“学徒”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在以前,当许多技艺无法被书本所典化(codified)时,大师们通过招收学徒,以“一对一”、“跟着做”的形式,传授这个行业的知识和技能——许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代建筑教学的本质亦是如此。

通过设计课上的交流,建筑系的老师不断地给学生传授书本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行业准则和学科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多少年来都没有真正改变过。

 2 

 经验即上帝 

学徒体系的核心,是对大师的经验的崇拜。

经验(experience):指体验或观察某一事后所获得的心得,并应用于后续作业。

与经验对应的,是抽象的理论和定理。建筑设计是实践导向,讲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是因为其知识体系无法像物理学一样被表述成一条条定律,建筑师们往往不能也不需要总结出所谓的“道理”和“真相”(universal truths)。

但如果有一个人在这个领域有多年经验,熟悉复杂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知道如何用特定的建筑语言达成特定的设计效果,那么他就可以告诉学生哪些设计好、哪些设计不好。尽管这个人可能无法很清楚地解释这其中的“为什么”,但对于刚入行的新人,“老师傅”是非常权威的,因为他有经验。

这就像,在一个村子里,老人可以根据天上云朵的形状来判断下一个月的耕作时间——老人并不懂得复杂的气象学和生物学,因此他不能解释其中的道理,但年轻人如果不听他的,就种不出庄稼。这就是经验在许多传统行业中的地位。

经验导向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建筑系老师对学生拥有绝对权威,尤其是在设计课上。

当我还在大学时,曾以为自己专业和其他领域的最大区别在于“动手”。后来我才意识到,建筑教育的特色,在于“学徒”体系中老师的真正作用。

做个对比:经济系的学生,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通过自己看书和钻研来掌握这个领域的现有知识的——经济系老师的教学职能,其实是在助学(facilitating)。

而在建筑系,尤其是在专业训练阶段(本科前三年或研究生前两年),学生是无法离开老师的指导的。哪怕你是全A生,哪怕你在studio评图时收到的总是好评,但若没有老师的这种正向反馈,你又怎么能知道自己做的设计是好还是坏呢?毕竟,建筑设计的评判没有现有教科书可依。

其实,在建筑设计领域,老师就是知识本身。

因为传统的建筑行业是实践导向,且复杂设计问题的探讨主要是建立在经验判断而不是现有的清晰准则上,所以在studio里,老师本身的经验就是权威,设计的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是一种“师傅”对“徒弟”的经验统治。

当老师在批评学生的设计时,因为建筑缺少公认的定律和准则,学生除了感到不爽或难过之外,很难与老师进行辩论。有时候,学生实在没办法了,便拿出某个大师的设计案例进行对比学习——但通过模仿大师来怼课上的老师,本质上仍是在经验主义下对行业权威的服从。 

 3 

 他说,建筑要“知识化” 

也不知道具体是从何时起,建筑学科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

现在,建筑系的学生,最讨厌别人说自己只是在学习盖房子而已。

在我们眼里,自己即将扮演的角色,远不仅仅是告诉施工方如何将梁架在柱子上那么简单。建筑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在人文、艺术、工程和科技上都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将这种态度,称为当今建筑的“知识化”(intellectualization)。

本科毕业之后,我在美国攻读建筑系的研究生,对于建筑的知识化有着非常直接的体会。空口无凭,来看看我们学校院长在2017年的年报中所说的话吧:

“Indeed, we aspire to be the world’s intellectual leader on the future of the city…” (译:我们学校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知识领袖。)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不再满足于建筑仅仅停留在实践的层面,希望这个学科能在知识领域上能有所造诣。这种思维已经很普遍了——在各大院校里,建筑讨论的主题越来越新颖,观点也越来越深奥。在许多的设计课上,老师并不再教学生房屋结构的设计和建筑立面的处理了;studio的课题如果不提到一点政治、科技或是哲学等,就很难再让大多数人有兴趣。

如果说传统的建筑教育是要告诉你如何造个好房子的话(且如前文所述,造好房子需要的是经验而不是学术定律),那么现在的建筑学人,正在探索前人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并决心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但正是这种新的方向,埋下了建筑教育“坑爹”的祸根。

 4 

 矛盾的核心 

同学,你学了这么多年建筑,有没有想过,为什么studio评图总是那么“搓”呢?

搓,指的是老师和学生在讨论方案的过程中,那种鸡同鸭讲的尴尬场面。

以下场景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哪怕它没有在你身上发生过,你也肯定在学术生涯中旁观了无数次:

当某人抛出观点A时,另一个人向着右前方一指,说:“这个嘛,你有没有想过观点B呢?” 然后,另一个人怕显得自己不够牛,进而抛出了和之前讨论毫无连系的观点C……

我曾以为,这种场景的荒谬之处,在于没有人真正地讨论了学生的方案(哎,图白画了)。但再多想一步,才明白,这种奇葩现象的核心,在于studio评图时,全场都是观点,却没有任何辩论。

观点是经验主义的咒语,辩论则是学术研究的基石。一场交流下来,观点满天飞,各方之间却鲜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性辩论,这,也许是现在设计教育的最大特点。

当各大院校的建筑系在尝试建立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老师和学生们由于习惯,仍在用经验主义的那一套来试图说服对方(“我认为……” “我觉得……”),并没有用学术方法来探索各议题。在这个过程中,建筑教育的“知识化”脱离了“学术化”。

学术化,指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搞清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其背后的道理(“因为……,所以……”),这是建设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以及推动这个学科的前进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传统的学徒体系下,往往是谁的经验多,谁就“更有道理”;而在现代教育体系的学术研究中,知识的“最终解释权”靠的是学术论证——一个理论与否有道理和学者的简历长度没有也不应该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美国的建筑院校里(哪怕是排名数一数二的学院),一些studio的老师并没有掌握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从学徒体系中被筛选出来的佼佼者,其知识的权威来自于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资历。

但当今学科的“传道受业解惑”已不能只凭资历。

如果建筑系想要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就必须让学生和老师能够用学术的方法和态度,来真真正正地辩论、分析和追求真理。尤其是在“后专业训练”阶段(post-professional education,通常在本科第三年以后和研究生第二年以后),传统的以studio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及将大师经验奉为圣旨的设计教学,已然不能满足建筑知识化的需求了。

说到底,studio的老师通过自己的经验(包括个人审美)总结出了知识和学术观点,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在面对学生时,有些老师采用的仍是师傅对徒弟的那套学徒制教学模式,而没有用学术的方法来共同探究知识的边界——这就像是一辆动力满满的客车脱离了轨道:脱轨列车仍能跑一阵子,但它越是加速前进,就越会给车上的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知识化”是当下学科的发展目标,而“经验主义”仍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便是当今建筑师所受教育的坑爹所在。

 最后 

 所以,我们可以怎么办?

这个问题太深奥,我就不负责回答了。不过根据前文的分(吐)析(槽),可以给出以下三个合理推断:

  • 只讲经验、不讲“道理”的老师很有可能是好老师——前提是他的studio一心只想教你设计出好房子。因为在以实践为核心的专业教育中,学徒制其实是合适的。

  • 若想找人带自己追求建筑(以及任何领域)的知识化,请考察对方是否掌握学术研究方法。一些资历深、名气大的建筑系老师,不一定也是严格意义上的学者。

  • 除了建筑之外,其他学徒体系痕迹重、经验主义盛行的学科,在知识化的要求下,都难免会显得病态。

我在个人的学生生涯中,其实遇到了不少想要探寻新的知识且抱着严谨学术心态的同学和老师。他们有些人在各自的院校中显得格格不入,有些人则担任着可以左右学科发展方向的领导者角色。看清但接受这种现实的荒诞,其实本身正是反抗的第一步。

文:罗雨翔

图:Syracus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你说这坑不坑?”

7条评论
Marfan syndrome
Marfan syndrome 2018-12-24 11:11:25 回复 0

我经常怼老师,因为我的方案一直都比他的好

阴威丶 2018-12-24 10:17:51 回复 0

无言以怼,不是怼不过,是不能怼

星
2018-12-17 15:44:08 回复 0

就不能做自己吗

2018-12-13 17:20:50 回复 0

所以这个专业是无法自学的吗 ˃̣̣̥᷄⌓˂̣̣̥᷅

混吃等死m
混吃等死m 2018-12-13 11:44:42 回复 0

辣鸡仁

混吃等死m
混吃等死m 2018-12-13 11:44:13 回复 0

回复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爸爸说的真好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2018-12-13 10:39:45 回复

…学徒的我竟然无言以对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2018-12-13 10:39:45 回复 0

…学徒的我竟然无言以对

不成熟研究 不成熟研究

作者:罗雨翔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