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1500万里程的建筑联想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作者:刘依明

本文来自刘依明的投稿,也欢迎大家踊跃给我们投稿media@archcollege.com

image.png

15 MILLION MERITS的建筑联想


(一)住

15 Million Merits (以下简称15MM) 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幻想,一个可能的、不太乐观的发展趋势。这个故事虽然主要涉及政治,传媒,和科技,但是所有的故事发生在一栋建筑内。建筑,为这个故事提供了最基础的物理环境,完成了阶级之间的空间隔离,以及设备的安置。

主人公Bing的一天起始于假公鸡叫醒。

  image.png

 这时我们会发现,男主四周环绕屏幕,没有窗户。屏幕类似于强化玻璃,有反光但不明显。从开头就用狭小的房间确定了故事的主基调,“控制”。这种控制,从一开始就在Bing的方将内体现出来。三面都是屏幕的时候,我们可以接受,年轻人甚至觉得会很酷(看到这,笔者脑中一大堆有关“观看”和“真实体验”的想法就喷涌而出了:当四面都是屏幕的时候,整个居住环境还会舒适吗?没有一面窗户是朝外的,就好像办公楼内的卫生间,四面都是墙,短期或许能适应,长期呢?就单独的房间来说,怎样确定大小,才能保证人的舒适度?让人舒适的房间的大小,有范围吗?)

故事在开头就体现了至少两个有意思的建筑课题:一,窗户(和外界视觉)的意义;二,模块化住宅的设计顾虑。

这首先让笔者联想到赛博朋克(Cyberpunk)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赛博朋克“黑天下雨”这样的末世绝望氛围,人们或者在破旧高楼里居住(想象一下香港底层居民的生存环境),或者在建筑巨构(Mega-Structure, 兴盛于英国的建筑电报学派Archigram, 指的是巨型结构支持下的建筑,往往是模块化住宅的原型,Plug-in City或者“插入城市”,相联系)里面。由于环境恶化,阶级统治加剧,整个城市处于挣扎和绝望的氛围里面;而且,在这种氛围里面,往往有暗流涌动,大多以反抗为主。笔者以为,这或许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描述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人民的房间是狭小无光,昏暗脏乱的。由于长期黑夜,窗户存在的原本意义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来自于3D广告或者商业标语的光,还有人们内心深处残存的、渴望与外界联系的心理(通过来自窗户外的、对自己的视觉体验,来弥补心里的孤寂)。

874025.jpg


blade-runner-wallpapers-29430-3441483.jpg

这还让笔者联想到MVRDV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合作创办的 “The Why Factory” (以下简称TWF)。TWF的两个项目,EgoCity (EC)和OnTheGo Adaptable Housing (OAH),刚好涉及了这两个主题。EC和OAH 都探讨了架空环境里,建筑的“为人服务”原则,即“根据人的需要来设计住宅”。

EgoCity是固定的人的基本需求下,最大化、尽可能公平的情况下,加入多余的功能(通俗解释,就是“要啥就给再给你加点呗”。 跳出建筑的理论怪圈外,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考虑是儿童都能做到的,只是没法做成游戏。儿童在绘画时候,比如给小猫画画房间,想到了小猫需要洗澡,就放一个洗手间;小猫需要放衣服,就在小猫的房间里加衣柜或者衣物间)。这是一个硕士项目。

image.png

 image.png

OnTheGo Adaptable Housing是科技发展的结晶。人们会进行各种活动,这是存活状态下的社会必然现象。然而这些活动并不是都需要很多空间的。那剩余的空间该如何呢?岂不是浪费了?OAH给出的答案是,让空间动起来。公寓楼成了会活动的空间,由人为的安排变成了主动的存在,并由先进AI管家来控制。当你需要洗澡的时候,你除了卫生间以外的空间都不需要;当你唱歌时候,你除了客厅或者练歌房以外的地方都不需要。那不需要的空间能用来做什么呢?可以给需要的人用啊。除此以外,这种居住条件下的房屋,可以在组成空间的模块里,放置需要的锅碗瓢盆等杂物,根据个人不同的需要来促使机械运动的转移。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中空间不足的问题。时间成了主导,空间的运动和时间相匹配,不同时间段会有不同的活动,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大小的空间。

22.PNG

image.png

25.PNG


26.PNG


28.PNG


28.PNG

24.PNG

27.PNG

然而,仅仅从宏观角度讲,不扣细节(出入口,水电管道还有结构等等),EC项目忽略了功能变化的特点。因为功能是随着人的需要而确定的,说到底还是人的需求变化。如果说住宅里面加入了一开始就建设好的、为了特殊功能而设计的房间,那后期,人的需求变化了,这个房间会如何处理呢?举例子讲,如果一个青年杂家艺术家住进去,过了二十年找不到工作换工作了,去当作家了,那样的话,预留出来的那部分“练习杂技”的房间该如何处理呢?

OAH相当于对EC项目科技化的处理,解决了因为时间问题而出现的可能的空间浪费,却忽略了人的心理感受,功能占据了过大的主导地位。房间大小是对人的心理有重要作用的,过小的房间让人感到压抑,过大的房间让人感到孤独。人对视觉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可操作空间即可。比如做饭计算需要6m2 即可,但是为了照顾孩子或者看客厅里的电视,那就要算上其他空间了。关键在于,一个或两个活动可能会同时进行,而且人们对窗外的世界的视觉联系也是必须的(要不然监狱那些专门为违反监狱纪律的囚犯准备的牢房怎么都没窗子呢)。更不要说往深处想,紧急出口怎么解决?加入你在洗澡,设定时间是20分钟,仅仅由3m2需要的地方,然而你突然接到电话说住在同一个城市的老人心脏病突发送往医院,你的20计时还没结束,你这个洗澡的空间会移动吗?会不会就锁住,在计时结束前不会变动了?假如需要马上去卧室怎么办?在举个例子,在厨房做饭,结果切到手指,手指切断了需要马上去医院,可是出口被其他的模块封住了,不到规定时间不能结束(做饭本来就是一件不可预见多久的事情),怎么办?万一电脑计算不过来,本来你可以被移动去的通道,被别人占用了该如何?

其实说白了,这两个项目都是想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可变性(Flexibility),但是笔者却觉得,出现的问题太多,反而不如柯布西耶设计的“梁柱板结构”(Domino)可变性强。而且,没有边界的空间变化是会出问题。人的生活一定会有边界。


(二)可持续

关于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 Architecture),格雷厄姆·法莫提出“去背景化”设计 (De-contexturalised Design),旨在强调,除了以考虑“地方环境条件”的设计手法之外,对于适用于任何设计背景的“科技和建造手法”的探讨。因为无论建筑师以科技派还是社科派,理论派还是实践派,都是需要科技的支撑的,科技和建筑手法处于一个中立的位置。而《1500万里程》这一集里的建筑,恰巧体现的就是一种“去背景化”的设计手法。

Black%20Mirror.jpg

在未来资源枯竭,能耗不减甚至反增的情况下,人们的义务和责任产生了变化。在未来,人的义务可能不是服兵役,责任可能不是遵守交通规则,而是生产能源。这样的自产自销的模式是环境恶化导致的。而建筑,为这样的“生产能源”模式提供了场所。

在这一集里面,人们每天早晨起来后就去蹬单车,作用不是减肥而是发电,生产能源。同时,他们积累的里程数(“米”为单位),成为了货币。这样的虚拟货币成了在这个世界,这个建筑里的流通货币和交易媒介。人们用“里程数”购买食物和饮料,3D人物形象,跳过广告,甚至牙膏这样的日程生活用品(即使是黄豆粒大小)。这一切活动,都在一栋建筑里进行。同时,由于外界生存条件不能使农作物生存,大多数食物都是从培养基里面培养出来的,比如水果和蔬菜(不知道动物怎么办,里面没讲)。

在这个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如果说加上其他的功能(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屋顶收集雨水;水泵带动发电;屋顶按照风力发电装置;海上浮动城市的话,还有淡水处理功能和海水净化等等),那么整个建筑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建筑,Self-feeding/ Self-sustaining Architecture。“自给自足建筑”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积极或者被动地节约资源和创造新能源,人在建筑里的参与也是建筑能达到“最大环保化”(Maximum Sustainablization)的必要条件。这是一个完整的、有关环保的闭环,是在未来环境恶化的条件下,最有可能的建筑存在形式。然而,就好像CJ Lim在《宜居基础设施》里面写到的一样,“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超出单一使用需求设计和规划,仍然是一个相对未探索的领域”。《1500里程》表达的建筑理想,也可以归类到“宜居基础设施”,大型的、综合的建筑“干预”,“去保护,去提供,去参与”,是柯布西耶所说的“可以居住的机器”。

0121h013.jpg

Daekwon Park 设计的垂直农场,对现有大楼的改造、补充

目前人们的尝试,从建筑角度,有“城市垂直农场”,有“被动房”,有“双立面”,还有大众熟悉的“绿色屋顶”等等;从人的角度,有“用刷牙杯”,有“用生活用水冲马桶”,有“橘子皮做织物”,还有有“咖啡末做杯子”等等。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完全的综合的环保建筑物。这个建筑物应该包含了建筑本身和人的参与,从而实现了“最大环保化”。而这种最大化,能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未来在极端条件下人类生存的可能性。

笔者在谢菲尔德大学的本科毕业设计,和这个有些类似,是一个以“生物循环再利用科技”为主题的创业产业园,地点在约克。单个网点出租给那些以“生物循环再利用科技”的相关产品有关的创业人员,同时有“孵化器”和“加速器”,配上和约克大学生物系合作的实验场所,以及当地著名的“生物循环再利用发展中心”(Biorenewable Development Centre)的技术支持。比如,用过的咖啡粉(Coffee Ground)会送到实验室去加工做成可用来喝水的杯子(部分过程可参观),实现了人的日常使用和建筑功能相结合的环保。这种结合不是刻意的,是融入进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这种建筑可以被理解为特殊的工坊,把太阳能加工成热能,把废物加工成产品。同时,建筑本身除了功能以外,也具有环保特点,比如双立面、地暖、使用包括回收材料在内的环保建筑材料等等。


(三)政治

李维斯马姆佛得(Lewis Mumford)在《历史中的城市:起源,转变,和未来》(1968)中提到“城市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把权力转换成形式”。

上海中心大厦的租赁价格,基本和楼层成正比。高层住宅,上层海景房的价格更高。悉尼大学建筑系的办公室都在楼顶。同一座建筑里,阶层的分化是存在的,权力也是存在的。

整个故事包括了五个阶层:低级服务阶层(主要是肥胖的打扫人员),普通市民阶层(包括主人公在内、每天需要蹬单车的人),管理阶层(安保人员),高级服务阶层(演员),和决策阶层(安排电视节目的人,包括评委)。其中,普通市民可以晋级到高级服务阶层,主要途径是参加选秀(唱歌跳舞等等),变成演员。而参加的同行费,是需要通过蹬单车而赚取的“1500万里程”的虚拟货币,即本集标题。在普通阶层里,有像主人公一样为了改变现实而奋起反抗的人(主人公为了唤醒大众和发泄自己内心的怒火参加了选秀,冒死发出自己声音让更多人听到),有像暗恋主人公的那个女生那样的、虽然觉得世道不公却默默忍受的人,有每天在男主旁边蹬车的那个微胖的、积极参与并享受着整个制度的人。这一集中,主人公所住的,是普通的单人间。普通的设施,其他人也一样(但是并没有展现家庭的房间,甚至双人间)。当主人公晋级选秀以后,房间变大了数倍,像豪华的一室一厅,带双人床、落地窗、写字台等等,而且再也不需要蹬单车去打工了。

image.png

似乎自古以来建筑就阶层分化的趋势。有权有势或者有钱的人住在更好的房子里,政府机关或富商办公楼更豪华,平民百姓和统治阶层不住在一起。然而现代城市的住房压力,一方面更加减少了阶层变化,一方面促使不同阶层的人会住在同一个街区甚至同一所建筑。伦敦虽然有富人区(Mayfair)和平民区之分,但是富人区里的普通住户也是占大多数的。豪华的公寓楼旁边可能是200年前的砖房。在中国,很多封闭式小区内,合租的打工仔,家庭主妇,普通上班族,银行经理,房地产老板,某政府官员,可能都会住在同一栋楼里。这一方面体现了阶层的物理关系被缩近,一方面体现了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栋楼,也存在不同阶层。

本集中的阶层,很明显不仅仅是“存在”而已(现实生活中,目前还仅仅是“存在”阶段),而是实质的产生了控制。我们经常听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那么,在这栋建筑里,也可以是一个小社会。一个阶层会监管另一个阶层,而那个阶层的反抗意识和能力被大大削弱。一组三个人的评委,能决定参赛选手以后的生活条件;如果有反抗行为,旁边还会有安保人员将选手带离现场。这就好像是现在已经存在的各种选秀,而那些选手是努力想一夜爆红的人。抛开这一集对现实的讽刺作用不说,单单看评委对选手的未来的影响力,就知道他们代表的,一定程度上是统治阶级。评委有着让选手生活彻底变得更舒适的权力。评委拥有的这种权力虽然会伴有一定的权力转移(权力在选秀时候转让一部分给选手),但是仍然有最终决定权。笔者一位杜姓好友说过“对于‘需求’的定义和解释总是掌握在有权力的人手中”。这些评委掌控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甚至决定了一个选手的未来和她对自己未来的诠释。

Hot-Shots-Ending.png

外国的阶层,可能会更复杂一些。阶层的含义包括了许多方面。社会地位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Middle Class有时候可以比Upper Class更富有,但是却不能被称为“上流人士”。一个有钱的Middle Class可以买一个大房子,比Upper Class的还要豪华。但是他/她的Social Class并没有变化。说白了就是“暴发户”的现象。为什么没有变化呢?这里面是有“阶级保护”的概念在里面。就好像你中了8亿英镑的彩票,但是你依然没法进牛津臭名昭著的贵族俱乐部Bullingdon Club。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暴发户”也是有权力的。

635322258553575261.jpg

那我们现实中,有像这一集中展现的建筑吗?目前似乎还没有那种很明显体现这种思想的建筑,但是不排除未来会存在(用地紧张,能源需要,管理需要等等)。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里面已经预见了未来的建筑,会更多地服从政治目的,比如带监视器的家和底层市民的脏乱差食堂。

《1500万里程》虽然只是精彩的《黑镜》系列短剧的很普通的一集,但是其引发的建筑联想不可谓不多。CJ Lim说过,“科幻小说是有预见性的”。现如今,从对想象力的启发的角度来说,科幻短剧已经逐渐起到和科幻小说一样的作用,这在以前是不可实现的。这其实更加督促我们观察生活,寻找灵感。


0条评论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作者:刘依明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