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七舍合院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校对:星期八小镇

原文链接

▲ 整体鸟瞰

a2 整体鸟瞰.王.jpg

▲ 整体鸟瞰

七舍合院位于北京旧城核心区内,院子占地宽约15米,长约42米,是一座小型的三进四合院。由于原建筑共包含七间坡屋顶房屋,且正好是该胡同的七号,故得名七舍。原始建筑年代较为久远,除了基本上还保持的木结构梁柱和局部有民国特点的拱形门洞,其它大部分屋顶、墙面、门窗等都已经破损或消失。院内遗留了大量大杂院时期的临时建筑,遍布清空之后的建筑废料,杂草丛生、一片凋零。

▲ 项目位置

▲ 原始平面图

▲ 原始建筑

因此,本次改造设计一方面是修复旧的——对院落房屋进行整理,保留时间迭代的印记,修复各个建筑界面,加固建筑结构,重现传统建筑的样貌;另一方面是植入新的——新的生活功能配备(卫生间、厨房、车库等),新的基础设施(水暖电设备管线)以及新的游廊空间。新与旧相互叠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来满足未来院子作为公共接待和居住空间的使用要求。

“游廊”一直是传统建筑中的基本要素,我们引入“游廊”作为本次改造中最为可见的附加物,将原本相互分离的七间房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它既是路径通道,又重新划分了庭院层次,并制造出观赏与游走的乐趣。

▲ 分析图

一进院被定义为停车院,设计保留原建筑屋顶移除墙面,并平移了主入口位置,以留出尽量宽阔的停车空地。前院之中有质量历史遗存如门楼、拱门雕花、甚至一颗枯树均被修复和保留,但拆除了前后院子之间的围墙,代之以透明的游廊作为建筑新的入口。

▲ 沿胡同外立面及入口

▲ 外立面

▲ 一进院(白天)

▲ 一进院(夜晚)

游廊延续了坡屋顶的曲面形态特征,并结合前后院景观与功能进行相应的变化。游廊在入口处微微上扬,结合两侧的曲线屋顶构成一个圆弧景框,将建筑、后院的大树和天空纳入风景之中。而另一侧的游廊屋顶则向下连接成为曲面墙,在停车院之内分隔出其后的卫生间、服务间、设备间等功能空间。

f1 整体鸟瞰.吴.jpg

▲ 整体鸟瞰

二进院是公共活动院,结合原本建筑一正两厢三间房屋的格局,分别布置了客厅、茶室、餐厅、厨房等。室内外空间划分依然采用对称式布局,继承了传统院落的空间仪式性。设计消除了房屋之间的台阶,代之以缓缓的坡道连接,并结合透明的游廊共同加强内部公共空间与院落之间的连通。处于正房的餐厅可由新的折叠门向庭院完全开敞,保证室内活动灵活得延伸至弧形庭院之内。餐厅正中的拱门经过修复后成为进入后院的入口。

▲ 二进院入口(白天)

▲ 二进院(白天)

▲ 二进院(白天)

▲ 二进院餐厅(白天)

▲ 二进院餐厅(夜晚)

▲ 二进院(白天)

▲ 二进院(白天)

▲ 二进院-夜景

▲ 二进院走廊

▲ 二进院(白天)

▲ 二进院公卫

三进院作为居住院,包括两间卧室以及茶室、书房等空间。旧建筑依然是一正两厢的格局,院内有三棵老树。游廊平面在这里演变为连续曲线形态,一方面与庭院内的三棵树产生互动,另一方面也营造出多个小尺度的弧形休闲空间。两间卧室居于建筑最后面的房屋,室内根据屋脊呈对称式布局,两个卫生间均与小院子比邻,实现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 三进院夜景

▲ 三进院茶室

▲ 三进院主卧室

▲ 三进院次卧室

设计在保持传统建筑的材料特征基础上适度添加新材料,注重保持时间迭代的印记,让新与旧产生若干微差与叠合。原始建筑结构整体保留,局部破损构件依然以松木材料替换。新的游廊、门窗、部分家具使用竹钢作为新的“木”与旧木对应。游廊采用框架结构支撑上设密肋梁和板,使其尽量通透轻盈融入到旧建筑环境之中。室内还结合使用功能搭配了不同旧木、原木家具,让不同色泽与质感的木相互混合。传统屋顶缺少现代防水材料,保温性能也比较差,因此本次改造在保持原建筑灰瓦屋面不变的基础上,优化了屋面做法,改善其物理性能。

▲ 结构修复

▲ 游廊搭建

▲ 屋顶修复

新的游廊屋面则采用聚合物砂浆作为曲面面层材料,用平滑的灰面与肌理的瓦顶相对应。旧建筑墙面依然以原本院内留下的旧砖为主材进行修复,让此前大杂院拆除的建筑材料得以循环利用。室内外地面也延用了这种灰砖铺作,保持内外一体的效果。部分新墙面采用了透光的玻璃砖,但尺寸仍与旧建筑灰砖一致。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的石片、瓦罐、磨盘等,完工后将其作为景观、台阶、花盆点缀于室内外;建筑修复中作废的木梁则被改造成为座椅。旧材料被赋予新的使用而不断延续下去。

▲ 鸟瞰

▲ 鸟瞰

▲ 旧砖的利用

▲ 门楼修复

▲ 门洞和拱门修复

▲ 旧瓦罐的利用

项目图纸

46_003平面图.jpg

▲ 平面图

49_004剖面图.jpg

▲ 剖面图

48_005节点.jpg

▲ 节点图

调整大小 38_006模型照片.jpg

▲ 模型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独立住宅,更新项目

项目地址:北京,中国

设计方: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面积:500.0 m²

项目年份:2020

摄影师:吴清山

厂家:Toto,洪雅竹元科技

主设计师:韩文强

项目设计师:王同辉

结构咨询:张勇、洪雅竹元科技

机电咨询:郑宝伟、于妍、李东杰

照明顾问:董天华

植物顾问:张晓光

图片编辑:王同辉、文琛涵

施工团队:陈卫星等、洪雅竹元科技

视频制作:王宁


10条评论
2020-02-15 06:46:01 回复 1

太棒了。。中国人的家就应该是这样的

小鱼阁下 2020-11-10 06:56:38 回复 0

舒服,继承传统又打破传统格局棒棒哒,中轴对称布局中植入灵动柔软的不对称游廊,尊重历史的同时或也象征着对封建社会历史思想的冲破,对固有格局的冲破,这感觉真的爱了爱了,人非得活的那么束缚吗?这给了答案

A然然然
A然然然 2020-06-16 10:59:35 回复 0

好好看

沉静如霜
沉静如霜 2020-01-16 23:23:21 回复 0

回复 Nalanda: 哈哈哈哈服了你了

Nalanda
Nalanda 2020-01-11 09:08:49 回复

一进院的顶看着像蹲便器

Sea Biscuit
Sea Biscuit 2020-01-11 23:20:30 回复 0

回复 Refine: 啥都是骨灰坛?你把你平时喝水的吃饭的也都埋一埋吧

Refine
Refine 2020-01-09 11:19:58 回复

最后那些挖出来的所谓“瓦罐”给埋回去吧,我们这儿叫骨灰坛。

2020-01-11 10:25:16 回复 0

这流动感好舒服

Nalanda
Nalanda 2020-01-11 09:08:49 回复 0

一进院的顶看着像蹲便器

刘思源
刘思源 2020-01-09 15:47:49 回复 0

太厉害了

小怪兽
小怪兽 2020-01-09 11:37:03 回复 0

好棒啊(✪▽✪)

Refine
Refine 2020-01-09 11:19:58 回复 0

最后那些挖出来的所谓“瓦罐”给埋回去吧,我们这儿叫骨灰坛。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校对:星期八小镇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