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未来已来:上海天文馆落成 / Ennead Architects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原文链接

© Arch-Exist

上海天文馆由Ennead 建筑事务所设计,致力于营造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可以与各种天文现象直接互动,并通过对比例、形态以及光线的细致处理,提升人们对于太阳和地球轨道运动这一基本关系的认知。作为上海科技馆分馆,全新的上海天文馆占地42万平方英尺(约3.8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学主题博物馆,即将于7月18日正式开馆。

© Arch-Exist

© Arch-Exist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以将天文馆的功能和建筑实体完全融合的存在,让建筑本身兼具教学意义,因此天文馆的建筑外形也借鉴了部分宇宙运行的基本原理。设计灵感源于我们希望将人们内心对天文的认知融入到设计之中,让游客在迈入天文馆之前便能从建筑外观完整地获得这一体验,而在参观的尾声,通过直接与星空接触,还可以感受宇宙的浩瀚无边,而这整个旅程都离不开建筑本身的支撑。”

——Thomas J. Wong,Ennead 合伙人

© Arch-Exist

© Arch-Exist

Ennead 建筑事务所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设计理念,即摒弃直线或直角,真实地反映宇宙的几何形态和天体运动的动态能量。Thomas 从物理学经典的“三体问题”中汲取灵感,在设计上着眼于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由引力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运动轨迹,并将这一理念在天文馆弯曲的外观、狭长的带状建筑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建筑外围大量采用弧线设计,引入螺旋形绿化带,以象征天体运行的曲线之美:中庭中心、入口天窗,以及天象厅的行星状球体随处可见这种美感。整座天文馆及其三大建筑主体——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天象厅球体,共同诠释着天体(太阳、月亮和星星)运行的基本规律。

△外立面分析图

© Arch-Exist

圆洞天窗位于天文馆主入口处,阳光穿过圆洞时会在地面形成光斑,且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光斑也会随之移动到地面的入口广场和反射池,以记录时间的流逝。夏至正午时分,光斑则会与天文馆入口广场地面上的圆形标志完美重合,成为节气标志。整个圆洞天窗好似一个日晷,无时无刻都在捕捉光影,记录时间。

© Arch-Exist

© Arch-Exist

© Arch-Exist

△剖面图

天象厅球体是球幕影院的所在地,其球体建筑有一半悬浮于地面之上,且借助于最小化可视支撑,游客能够轻松体验到失重或反重力状态的感觉。球体形态的设计参考了宇宙的原始形状,正如通过辨别太阳或月亮的位置可以获得方向感一样,天象厅球体也可以作为游客永久的方向参照物。球体的形状不仅来自于设计元素本身的要求,也是对天体原始形态的一种抽象展现,其顶端嵌于天文馆较低裙楼的屋顶之上,整个球体宛如从地平线末端冉冉升起的新星。当游客环绕建筑行走时,球体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仿佛正从其他星球逐渐靠近这一新的星球,且置身于球体下方时,游客还会体验到失重的感觉。

1626492222388058.gif

© Arch-Exist

1626492259694983.gif

△光线变化

倒转穹顶采用了一个巨大的倒置玻璃张拉结构,它位于天文馆中庭顶部,游客可以置身其中,静观天空,思考宇宙。作为参观之旅的高潮部分,倒转穹顶能够“屏蔽”城市的喧嚣和周围的一切,将游客的注意力集中在包罗万象的天空上,享受与宇宙的真实邂逅,并为天文馆体验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此外,倒转穹顶的下方还设有720度螺旋形坡道,从主建筑自然地向外延伸出去,象征着星系的旋臂,并将游客的目光逐渐吸引至建筑的顶端。

△倒转穹顶草图

© Arch-Exist

© Arch-Exist

© Arch-Exist

上海天文馆坐落于广袤的绿化带上,包含了临时展区和长期区、高为78英尺(约24米)的太阳望远镜、天文台、光学天文馆、教育和研究中心,以及天空数字剧场等一系列建筑实体。同时,天文馆的设计还将为人们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帮助大家了解太空探索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并设有教育类展览,无不成为其特色所在。

© Arch-Exist

1626492322353994.gif

© Arch-Exist

© Arch-Exist

© Arch-Exist

上海天文馆项目由Ennead设计合伙人Thomas J. Wong和Ennead管理合伙人V. Guy Maxwell共同主导,由Ennead董事兼亚太区总监陈昕昉担任管理负责人,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本地设计院。


△草图

© Arch-Exist


技术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日历

△剖面图

△球形馆剖面图

△模型© 胡艺怀

△模型© 胡艺怀

△模型© 胡艺怀


项目信息

建筑师:ennead architects LLP

项目年份: 2021

建筑面积: 38,000㎡

项目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380号

主创建筑师: Thomas Wong

设计团队: Thomas Wong, V. Guy Maxwell, Grace Chen 陈昕昉, Wei Wei Kuang 邝薇薇, Charles Wolf, Anthony Guaraldo, Jorge Arias, Margarita Calero, Michael Caton, Christina Ciardullo, Eugene Colberg, Regina Jiang, Jörg Kiesow, Aidan Kim, Stefan Knust, Xinya Li 李欣亚, Francelle Lim, Xiaoyun Mao, David Monnar, Nikita Payusov, James Rhee, Yong Kyun Roh, Miya Ruan 阮玲丽, Na Sun, Eric Tsui 徐震, Stephanie Tung, Charles Wong 黄泽修, David Yu 于乐川, Fred Zhang

委托方:上海科技馆

当地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摄影师:Arch-Exist;延时摄影师:胡艺怀

8条评论
CyuniVen 2021-09-11 14:31:02 回复 0

等上海疫情不严重想去看看

yuyu 2021-07-28 23:32:48 回复 0

太棒了,必须去打卡

aaaGao
aaaGao 2021-07-23 10:33:13 回复 0

感动

旺  角 卡  門
旺 角 卡 門 2021-07-23 09:57:30 回复 0

好帅的建筑

呼格
呼格 2021-07-23 07:18:48 回复 0

感动

呼格
呼格 2021-07-23 07:08:42 回复 0

所以说建筑师什么都需要懂得,设计天文馆需要懂得天体物理学原理,不仅要懂还为之所感动,没有感动就设计不出这么好的作品

肉包子
肉包子 2021-07-21 14:23:58 回复 0

这么好的作品没评论吗?

G.O.A.T.
G.O.A.T. 2021-07-20 19:54:50 回复 0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