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混合的真实:城市型康养综合体的创新实践 / 栖城设计

栖城设计 栖城设计

作者:栖城设计

近十年中国康养社区蓬勃发展的背后,隐隐透出值得深思的现象:郊区康养大盘大量出现,老人是否只能选择远离熟悉的城市?城市型的养老机构被公众贴上了消极的标签,老人是否在某种意义上被我们“隔离”?


我们不禁要问:能否创建一个与城市共呼吸的养老社区,让老人回到城市,融入城市?


调整大小 混合的真实.jpg

去年年末,我们启动了绍兴镜湖新区元垄美好之城项目的设计,尝试着站在设计的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

△ 元垄绍兴美好之城效果图 © 栖城设计

01从城市中寻找答案

规划形态是对城市地域性的深度回应。

项目区位分析图 © 栖城设计.jpg

△ 项目区位分析图 © 栖城设计

项目基础条件有三大特点:

1、基地东侧正在建设的是绍兴市人民医院镜湖新院,医疗资源雄厚;

2、北侧地铁二号线正在施工,有人行口接入场地,规划三号线东侧南北向通过,交通资源充分;

3、委托方期望将住区、养老公寓、商业、月子中心、医疗美容、运动康复等业态糅合进项目中,业态多元复合。

基地分析_p001.jpg

△ 基地分析 © 栖城设计

绍兴本地人在生活习惯上是具有烟火气的:就近购物,遛弯,访友。对封闭型的大型商场保持着距离感,家门口开放亲切的公共社区配套更容易贴近当地的生活。

对于建设中的医院,从情感上比较复杂,既希望就医方便,又不希望生活受其干扰,设计上考虑通过建筑规划形态的合理布置,构建合适的心理缓冲区。

设计形成分析 © 栖城设计-min.gif

△ 设计形成分析 © 栖城设计

商业街尺度分析图 © 栖城设计.gif

△ 商业街尺度分析图 © 栖城设计

鸟瞰夜景效果图 © 栖城设计.jpg

△ 鸟瞰夜景效果图 © 栖城设计

便捷的生活条件和熟悉的城市社区尺度,是老人回归的第一步。

02 生活化场景构建

真实的生活场景一定是开放的。


融入城市首先要融入生活,真实的生活场景是开放自由多元的,我们注意到,一些康养社区的配套正呈现出“道具化”的特点,老人更像是角色扮演者,仿佛正在被“精致的喂养”,他们的生活本质上是封闭的,与城市是脱节的。


调整大小 拒绝乐园化和道具化.jpg

我们认为非道具化的生活场景是能够在城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被城市的活力所滋养的,首先社区空间需要被日常化的使用,使用者不仅是社区的居民,也包含城市的居民。

城市的烟火气.jpg

我们将3000㎡核心配套作为“公共会客厅”,将具备独立经营能力的附属配套融合进城市商业配套,并将它们通过多层次的交通动线编织汇聚成富有生命力的生活场景,老人可以溜达到每一个角落,构建更广泛的邻里关系。

功能联动分析图 © 栖城设计.png

△ 功能联动分析图 © 栖城设计

功能流线分析动图 © 栖城设计-min.gif

△ 功能流线分析图组 © 栖城设计

项目业态分布及与周边交通连接分析剖面图 © 栖城设计.jpg

△ 项目业态分布及与周边交通连接分析剖面图 © 栖城设计


△ 元垄绍兴美好之城效果图 © 栖城设计
03 变化中的社区

成长中的社区效果图 © 栖城设计.jpg

△ 成长中的社区效果图 © 栖城设计

我们的初心是希望老人的时间与世界的时间是互动和同步的,能看到社区随着时代变迁在变化,去认识新的事物,所以设计上预留了功能转化的条件,流线的布局适应多种业态变化和组合。

会所楼轴侧分析图 © 栖城设计.jpg

△ 会所楼轴侧分析图 © 栖城设计

商业轴侧分析图 © 栖城设计.jpg


△ 商业轴侧分析图 © 栖城设计

依托开放社区的成长性,我们可以鼓励老人以“再就业”的形式参与到城市的发展中,甚至在商业配套中拥有一隅,承载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综合体入口效果图 © 栖城设计.jpg

△ 综合体入口效果图 © 栖城设计

核心配套效果图 © 栖城设计.jpg

△ 核心配套效果图 © 栖城设计

如果说社区自身的良好运作是一种内循环的话,那它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就是一种外循环,我们希望让老人在这种双循环下感受到社区的呼吸感。

元垄绍兴美好之城 © 栖城设计.jp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元垄绍兴美好之城

项目地点:浙江省绍兴市镜湖新区


项目规模:140,588 ㎡

功能业态:康养,医疗,酒店,商业 ...

建设单位:元垄地产

建筑设计:栖城设计

设计周期:2021年1月~2021年8月

主创设计师:管轶群,吴庆喆

设计团队:戴艾迪,金晓燕,郭力将,孙悦,关清宇 

施工图设计: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中南幕墙

获奖情况:第六届REARD全球地产设计大奖·金奖

0条评论
栖城设计 栖城设计

作者:栖城设计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