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互联网+高校食堂”,安徽工业大学的学妹获谷雨杯三等奖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小印帆工作室

饮食之外,云端之上

————————

基于未来视角下高校餐饮空间的新模式

看到本期粉粉嫩嫩的封面有没有很心动呢~没错,本期是由四位可爱的小姐姐和小哥哥——安徽工业大学17级建筑学的汪晶、王静、刘欣然、王子鸣来为我们分享他们大三下学期的课程设计作业。这次作业立足于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生活的现实并指向未来,对于“我的大学”展开了一系列未来畅想。作品也在2020年谷雨杯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品《饮食之外,云端之上》吧!

 精彩大图登场!

△完整图纸 @汪晶等

A.任务书解读与前期分析

设计主题——“未来:我的大学— ”

该主题立足于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生活的现实并指向未来。对于“我的大学”之未来畅想,实质上是回应当今校园中的问题,集结技术和思想的力量,去创造一个更加多元、智慧、可持续的大学校园环境

关键词:数字技术、可持续、____(根据自己的设计置入)

设计背景与任务书解读:

由于疫情的影响,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只能以本校作为设计对象,为了避免场地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我们需要充分思考所设计的校园个体与普通高校间的共性与联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后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与人存在多种矛盾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以校园建设者、参与者的身份去设想未来大学与技术的关系,结合数字技术、可持续等关键词,对未来大学展开畅想,例如可能性(多元化空间、社区化、趣味性、教育模式的颠覆)、交流性(交流空间、资源循环与共享、城市客厅、建筑界面对应城市的开放)、云共享(资源整合、资源集约)等等

△未来社会幻想 图源网络

初步调研

我们首先进行了对校园情况的回忆,网络资料的调研,以及有关于大学问题的论文与新闻的阅读与查找。几次头脑风暴并整合现有的资料后,我们发现校园空间直接面临的问题是适应多元化学习、讨论、协同的空间严重不足,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使用的需求。那么像食堂这类有大量闲置时段的空间,如果可以被有效地复合利用将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未来大学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文化沟通可能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而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则将给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更多发展与变化

△校园历史文脉 

基地现状

该基地位于安徽工业大学东校区内部,存在较小的高差,整体地势平缓。广场面积过小,较为单调向南。基地南侧安徽工业大学“光雕塑”,向北毗邻西苑餐厅,风味餐厅。向西正对篮球场,东侧暂为一大块空地。总方位处于学生宿舍和教学楼之间的主干道上。就餐时间人流量巨大。食堂内部环境嘈杂、座位拥挤。快餐式行为导向,缺乏停留长时间驻足的可能

△校园卫星地图

选址原因

1. 建筑主体:功能混杂,设施老旧,空间资源浪费严重

2. 场地周边:宿舍、篮球场、主干道,对校园影响较大

3. 人流: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带来的巨大人流,调研结果显示,六食堂以它的独特魅力,位列工大学子最爱食堂之首

△基础选址及周边分析

经过又一轮问卷调查和论文研读,我们有了新的发现:

1. 问题:就餐时间段呈现规律性变化,功能组合缺乏适用性

2. 需要:就餐的良好体验、学习、活动、细节上的人性化关怀等其他方面需求

3. 解决:可利用就餐低峰期充分利用食堂空间,置入其他功能,满足需求

△问题发现

B.灵感来源和设计策略

灵感来源

云是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如同自然界形态万千的云,诗文中的云也因文人不同的心境、理想、品质,呈现丰富的意蕴和内涵。《诗经》中的云常常用以表达“众多”,《楚辞》中的浮云含有一种浮离不定之感;后世文人将云个性化,它的虚实难测比喻多样的世事、它的无尽绵延表达难解的禅境、它的高挂空中寄托理想心境,更可成为表达“空”的佛法象征。“云计算”、“大数据”等是当今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标志,它们给人们提供了迈向更美好未来的技术平台

△云概念的发展

我们设想通过对校园的更新设计,着力提升未来校园公共空间的品质,为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师生以及到此活动的人们提供更多更美的交往空间,更个性化的空间使用,更宽广的信息服务平台……基于是对未来大学的设计,我们从资源整合化出发,“云计算”、“云存储”等是当今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标志,他们给人们提供了迈向更美好未来的技术平台。如今越来越多的应用正在迁移到“云”平台上,并还在不断扩大到所有领域

所以我们想将“云”这个代表相对未来的词具象化,作为我们建筑造型的灵感来源。在考虑造型时,我们也参考学习了很多大师的作品,如藤本壮介,妹岛和世等,希望能带来对我们的新的启发

设计策略

1. 在食堂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对原有的结构进行局部保留

2. 对原有的平整的楼板和我屋顶按照功能需求进行变形

3. 原有建筑中庭进行改造,加建一个旋转楼梯,满足丰富活动的需求,最后用间隔不同的格栅丰富立面

楼板:在确定了运用云的基本元素之后,我们就需要将整个设计云化,让此概念无处不在体现在建筑的设计当中,首先我们参考藤本壮介的塔楼,提出“云楼板”这个外在基本点,再经过对每层功能的不断深入之后,楼板的形状也随着不断修改到最终确定下来,云楼板形成了建筑轻盈、包容的曲面外轮廓

立面:一层架空,二三层虚实结合,在大面积玻璃幕墙的部分再加之以格栅进行遮挡,同时格栅的旋转角度也是根据日照的不同而变化的

南立面图

屋顶:屋顶采取云的飘逸之感,顺应地形,有一定起伏变化,顶部开洞,有云落水滴之意

△屋顶意向图

C.功能设想与模式转换

功能设想

我们在考虑做什么功能前,对现有空间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食堂空间使用的规律性变化,这也为我们的功能设想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空间使用情况随时间的变化

食堂之前的主要功能是餐饮与生活服务,我们根据人群需要,增加了交流活动、自主学习、对外展览等功能,并分析了这些功能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需求量

△时间场景分析

整个建筑有三层,我们首先对三层的初步功能做了一个设定,一楼较为开放,面向公众,将展览作为其主要功能

一层平面图

二层继续保留餐饮功能,但在非就餐时间段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转换成自主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更多需求

二层平面图(学习模式)

二层平面图(餐饮模式)

三层也保留餐饮功能,布局与二层餐饮模式大致相同,但在夜晚拓展深夜食堂模式,丰富当代大学生夜生活,大家可以在这里聚会、聊天、释放压力

三层平面图

对于内部场景布置,按照不同的时间我们也对这些功能做了场景设想。如对外展览、自主学习、餐饮休憩、自由讨论、娱乐表演、深夜食堂等

模式转换场景图

D.技术设想

技术设想

在做关于未来技术方面的设想时,我们首先从现实意义出发,基于对现有的食堂的空间使用性进行一定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食堂就餐时间段呈现规律性变化,除三餐外,其他时间空间基本闲置,于是我们便考虑将未来餐饮空间打造成可转换的模式,将不同时段对空间进行利用,力求达到空间资源最大化利用

之后,我们通过调研了解不同时段人们空间功能的需求,然后对不同时段场景模式的转换进行设想。通过探讨研究,查找了些资料,我们提出“云像素”的概念。由于像素是画面中最小的点,每个画面都是由这些点构成的。我们引入“像素的概念去完成各种模式的转换,构建丰富的“云空间”,由此也产生了“云像素”这个全新概念

在划定模块化单元布置时,考虑到原有柱网7500*7500mm,确定模块化的最小单元为2500*2500m

由原有柱网划定的网格便作为单元与单元组合移动的轨道根据对建筑的从早到晚的不同的使用功能需求,通过模块化单元移动组合,来灵活实现场景转换

使用者在手机端/PC端选择需要的空间模式,收集到系统中,然后在建筑中利用像素机器人的搭建场景需要的家具并构建墙体分割,搭建出需要的场景

△像素搭建分析

同时建筑技术配有智能系统配有可持续APP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使用对象——管理人员、学校师生、外来人员

2. 数据来源——用户登录app输入需求、无人机检测校园人的行为作出分析需求、像素机器人的搭建场景记忆

APP功能——校园互动机制、像素搭建机制、智能餐饮机制、用户激励机制、使用反馈机制

1.校园互动机制——用户输入个性、预约时间、参与校园热议

2.像素搭建机制——自由设计,申请场地布置、同步发布审核

3.智能餐饮机制——学习、餐饮共享空间的需求匹配

4.用户激励机制——在建筑中进餐、学习、活动等可积累积分

5.使用反馈机制——对实际使用功能的不足,提出建议并改进

app界面设计

在对未来技术的考虑上,我们更多考虑了绿色节能的部分,将被动式技术融入到建筑中去通过软件计算模拟出不同季节对建筑的影响,针对选址的地理环境在设计中加入了一些主动或被动策略,进行一些建筑内部空气流动设计考虑、辅以外立面遮阳采光系统、屋顶收集雨水系统等

建筑呼吸示意图

绿建分析

E.问题与总结

回顾整个设计过程,首先我们先对任务书进行解读,小组每个人收集与竞赛相关的案例资料等,在线上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参考老师提出的意见,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设计思路

构思未来的餐饮空间的新模式,变得灵活化和可定制化,或是智能食堂场景化,或是教、学、食空间功能多元复合化。然而过度的对未来想象发挥并不实际,我们的分析还是应该考虑建筑的想对未来性,因而在后续的讨论中又适当改变思路,从无限的思维中过渡到事物的可实践性,逐步去推进

过程中我们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比如疫情的限制,导致无法实地调研,无法面对面的交流,这为我们合作造成了很大的阻扰,但同时也是考验。网络资料的匮乏则使得我们不断拓宽现有的知识渠道,多多阅读一些知网论文,公众号分析贴等。还有建模方面的难题,为了课设作业的同时符合竞赛软件的要求,我们全程使用revit来进行模型的探索和深化

慢工出细活,一言不合就去见度娘或者去b站请教各路大神,功夫不负有心人,它最后成功的成长起来了,对revit 的见解也有改变很多,原来revit建模也“无所不能”,(如果建不出来,十有八九是没找到方法)

总的来说,这次合作设计的作品,在作为课设作业的同时,也是2020谷雨杯竞赛的题目,我们非常开心能够有这样一个展现我们自己和设计思想的机会,完成此次作品的过程也将是我们每个人的宝贵经历,让我们的设计思想维度都得到了更好的拓展

最后,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完整图纸吧!


0条评论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小印帆工作室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