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同济 | 建筑天团+MVRDV主创亲临指导=史无前例的盗梦空间!

TransAxis TransAxis

作者:ZXH
原文链接

360se_picture.webp (68).jpg 

“本次的作品来自同济研究生天团”


360se_picture.webp (69).jpg 

请寻找隐藏在图中的彩蛋

嗨,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课程设计作品,之前一直都在展示本科生的设计作品,是因为本科建筑系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将设计做好,能明显看出是一种层层递进的进步状,每年都会有一些优秀的耀眼的优秀作业产生。

但是到了研究生,大部分课程教学的重心慢慢地从设计课转移到了理论研究或者实战项目当中,天马行空百里挑一的设计课作品少之又少。

而最近一份脑洞大开的作业成功吸引了小编,定睛一看居然是同济与MVRDV联合课设,光听这名字就会觉得分量十足,随之对作者来了一波约稿。

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欣赏这份脑洞作业背后的故事~

先来一段开胃视频,不得不说视频短小精悍,表达方式独特新颖,居然对着一张剖面图就讲完了所有故事,而且其中配乐别有用心,陪随着音乐仿佛绕着建筑室内漫步一圈,阅尽人间芳华。

不知不觉就盯着视频发呆了良久......

一般来说,我应该以“从大一/二/三开始我就很喜欢MVRDV的作品所以当听说有机会参加他们指导的studio时我激动、兴奋、迅速而幸运地报上了名”开头,表现出作者对未来工作营的期待和热情

360se_picture.webp (70).jpg 

在经历了大四既痛苦又痛苦的住区规划之后,我对再参加一个集合住宅的studio其实并不感冒。

和原先尝试过的作业相比,住区里大批量的单元重复、严格的指标要求以及老师对设计概念的刻意弱化和嘲讽为方案每一步推进带来的反复与折磨仿佛一块在学苑食堂一楼快餐窗口阿姨偶尔心情不好或者纯属自己时运不济捞到的全肥红烧肉在不浪费一粒米一块肉的使命感驱使下强行吞咽后所带来的油腻感一般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如鲠在喉不堪回首

但听说studio最后将在MVRDV总部进行方案汇报,接受大佬的亲自指导,还能在荷兰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时,我开始动心了:以设计集合住宅起家的MVRDV会不会给这个题目带来不一样的可能呢(这句不是重点)?

于是,投了报名信,拉了两名队友(这一点至关重要)。事儿,就这么成了。

新生周的周五第一节课,大家怀着紧张的心情与M老师(MVRDV方面大佬代表)的尬聊刚刚结束,D老师(同济方面代表大佬)笑意盈盈地说:下周一你们每人出一个方案吧。

基地调研?走走就好。

实地考察?看看就行。

深刻体验基地历史与文脉,

挖掘隐藏在场地之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360se_picture.webp (71).jpg 

Studio就这么匆忙地开始了。


NO1  基地

 

360se_picture.webp (72).jpg 

基地选址位于上港二区,东北便是杨浦大桥,隔壁就是正在举办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八万吨筒仓(然而在studio的八周里我们三过筒仓而不入,其心烈烈,其志昭昭),未来这里将建成一批办公楼和小区,但目前仍然处于一片荒凉的工地状态。如D老师所言,整个场地上几乎没有“文脉”可寻,这赋予我们的方案极大的自由度


NO2  概念1


由于实在没有什么可挖掘的信息,周一,在研究生作业就该可劲儿浪”的指导思想下,大家纷纷放飞自我,切出了一桌子奇奇怪怪的建筑。

360se_picture.webp (73).jpg 

于是都被毙了。出于“美感”、“形式”、“顺手”,大家不由自主地在模型上附加了额外的操作。万万没想到M老师超~级~执~着~,所有不符合“关键词”的枝桠,都在她“why” “why” “why”的逼问中逃逸成挂在同学脸上的尴尬笑容。

直到这时我们才切身体会到MVRDV对概念逻辑的鸡毛绝不是素模叠加线稿水出小半张A1分析图那么简单:建筑在合理性和形式悬置后被推演至极限条件,而(基于分析和脑洞的)逻辑则被提到首要位置。逻辑的产生依赖于穷举。

坊间至今流传着在MVRDV连轴转切了一周模型并在最后一天全部推倒重来最后赢了竞赛的美谈,这种理性的偏执狂状态统治着整个studio。

终于,在一个萧瑟的午后(此时距离MVRDV大佬前来中期评图还剩约一周时间),我们冒出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念头:

能不能在这里做一个村子?

村子容积率不够?

那就延长,卷起来!

360se_picture.webp (74).jpg 


NO3  概念2


显然,一个村庄只有多次复制才有可能达到城市的容量要求。对了确定需要复制几次,我们简单地类比了其他地区:

360se_picture.webp (75).jpg 

360se_picture.webp (76).jpg 

结论是:至少2.5次。

故事线的轮廓形成了:基地沿长边复制3次后,在其上形成一座村庄,再将它翻卷回红线以内。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把锅扔给其中一人)赶出了草模(下图一),作为三个比选方案之一在中期评图时交由Jacob(MVRDV大佬,三个创始人中颜值最高的那位)评判。

360se_picture.webp (77).jpg 

也许是这个脑洞足够大足够清奇,呈现的空间足够震撼,Jacob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同时也要求我们把另外两个方案的特点也融合进去。“你们可以找一张带转盘的圆桌,把模型放在上面,每个人依次改一改,再转给下个人”,Jacob满脸笑容地说,“来来回回多转几次,说不定新方案就出来了呢”。

360se_picture.webp (78).jpg 

Jacob可能刚在筒仓看完这个

桌子当然没找。简单讨论后,我们一头扎进这个奇怪的方案。


NO4  故事线


或许是脑洞开得太大,方案甫一深化就遇到了麻烦:村庄翻转后上方几乎与基地等长的出挑不仅结构上无法实现,交通、疏散……一系列要求亦不容宽允。最直接的想法是在豁口里加几根巨柱,然而效果却不尽人意。

看到这些丑丑的体量,M老师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另一个问题:巨型结构与村庄的尺度无法协调。这个问题是如此麻烦,以至于M老师后来也曾短暂放弃思考开始安慰我们。眼看着其他小组已经进入平面深化阶段,三人内心是崩溃的。焦急地倒腾许久毫无进展,我们在D老师那儿得到了机械降神式的指导:

将村庄再翻卷一次,让一小部分体量落地作为支撑。巨大悬挑造成的结构(XL)终于,至少在视觉上,和村庄(M/S)融为一体。

360se_picture.webp (81).jpg 

新体量(左下)由于过于风骚,被做成表情包在小组内部流通

对形体进行进一步调整后,故事线终于诞生

360se_picture.webp (82).jpg 

做到一半发现有点冷于是加了一件衣服


NO5  户型


村庄格局基本定型后,面对一堆奇形怪状的组团,我们设置了户型组合的游戏规则:

从一个3X3X2的立方体出发,所有组团被分为中心入户和角端入户两种方式。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产生了43种可能的组合模式。

360se_picture (12).gif 

再进一步将单元细分,则会得到更多的可能性:

360se_picture.webp (86).jpg 

从这些可能性中选取一个顺眼的模式,放进具体的组团中调整调整,就可以排平面啦!

说得简单!为了实现集体主义中的多样性,VR大佬亲自布置了一本catalog,将每人设计的五个户型(两个根据身边的独居者设计,一个为自己设计,一个为中华民族灿烂而璀璨的文化设计,以及一个自由命题)汇总成一个户型资料库,所有的单元都将从库中提取。

这是一个让工作量翻番的决定:设计五个户型本已不易,遑论将别人的设计(往往非常放飞自我)放进一个更加放飞自我的方案中!无奈,我们只好在保留五对负重轮的前提下魔改,由基本户型衍生出A型、B型、C型……

360se_picture.webp (90).jpg 

来自单元库的户型及其魔改(部分)

三个典型户型的变体及分布

解决了最后这一个问题,我们正式进入赶图阶段。


NO6  图纸


尽管面临着紧张的ddl,可是对于这么放飞的课题,难得有机会浪一把,乐于自嗨的我们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搞个大新闻的机会。按照大家都熟悉的套路,图纸自然是上面一张巨大的效果图撑场面(同时水掉一半的面积),下面再密密麻麻地堆砌diagrams,这样省力又出效果。但我们决定搞点不一样的。

以下图为例,一开始,我们准备图纸上部放一张在街区正中间看的一点透视图,表达上下的村庄的呼应与奇特的空间效果,下部再横放一张一层平面。这样的布局太居于常规,总觉得不过瘾。有没有可能把两个图合并起来,出一张大图?

360se_picture.webp (94).jpg 

于是脑瓜一转,想到一个方式,“平+剖+透”。当提出这个建议的第一刻,三人都激动得不行,一是从未出过这样大胆的图,二是这种方式其实能更好的表达我们的方案——从平面的功能布局,到剖面表示空间关系,再到透视来看视觉效果,整体也给观者一种包裹感,表达了我们最初希望做rolling的想法。

而串起三者的,又是我们设计的关键-main street。每个village 都会有这样一个主街,连起了所有的公共空间,又具有很强的空间识别作用。滨水区水平向的连接内部和黄浦江畔,我们的主街又垂直于这条路径延伸进基地,是一条可以服务于游客的公共路径,串起了“商业”、“教堂”、“图书馆”、“酒馆”、“舞厅”、“茶室”、“游泳馆”……

360se_picture.webp (95).jpg 

而另外一张搞事情的图是剖透视,原本只是想简单的画一个剖面表达空间关系就好,但是为了融入一张在我们设计中看黄浦江以及杨浦大桥的景框效果图,我们还是决定咬牙出一张大剖透。

360se_picture.webp (96).jpg 

然而我们手头只有一个有史以来最简单的、连厚度都没有的rhino模型,需要出一张能够撑场面、包含许多细节的图,难度可想而知。好在我们仨都是内心戏十足,画图的时候加入了许多的“槽点”,大家可以在图中仔细找找——飞天小猪、披头士、无间道……

在画图的同时,我们也理清了具体的结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main street 动线,从滨水区,到基地内部上下翻飞的空间,再回到城市广场,讲清楚了上一张图没说完的部分。基于这张细节满满的剖面,在去荷兰前的最后一个下午,我们花了两个小时做了一个简单的视频,用于汇报。

360se_picture.webp (4).jpg 

有了这么两张大图,常规的效果图自然也就也无法满足这种放飞自我群魔乱舞的出图风格,好在我们不缺奇葩的想象力,将效果图硬生生整成了魔幻现实主义

360se_picture.webp (5).jpg 

好在三位同学手都很快,大图的快速解决,让我们的原本紧张的心情松缓下来慢慢整理小图,最后度过了一个比较悠闲的出图周。


NO7  荷兰


顶着同时间别的课程中期作业和其他压力,三个人的节奏快到飞起,提前两三天打好了正图,做好了模型,给studio的其他同学造成了不小的精神伤害。急匆匆收拾好行李,所有人赶往鹿特丹MVRDV总部做最后的表演。

大概因为那天正值黑色星期五,汇报地点又挑在了橙色会议室,评图全程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MVRDV的几位大佬对方案的逻辑链以及呈现的空间效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认同了我们对于一个“村庄”的氛围塑造和体量控制。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用问题来代替评论:村庄翻卷到上空后倒挂的小屋子如何使用、与地面上以及侧面的相同类型的小屋是否有类型上的差别、以及建筑的立面问题,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360se_picture.webp (12).jpg 

欢乐祥和的评图氛围

此外,大佬们还非常关注人的类型与住宅类型的关联,例如是否有针对不同类型的住户所特别设计的户型,如何适应村庄未来迁入迁出所带来的人员变动。这也是MVRDV自己在集合住宅的实践中的重点。

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设计固然能够为方案带来丰富的类型与活力,但是如何把握“特殊设计”不至于设计过度,变成路斯笔下讨厌的建筑师?MVRDV提供的思路是:以大量的调研数据作为支撑。但是一次短时间、大范围的调研是否能够特化到单幢建筑之上?如何保证调研所提供的对策在未来能够继续保持合理性(局部的,特殊的合理性)?这些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保持警惕。

汇报结束后我们就地办了一次快闪展+酒会,结合着黑色星期五的节日气氛,男生们统统被抛弃在现场,负责和来来往往的好奇宝宝员工们尬聊,期间一度占领乒乓球室,为小球转动大球做出了微小的贡献。

下午五点多,下班的MVRDV员工们三三两两,端着咖啡和啤酒顺着长桌走来。面对着这个奇奇怪怪的方案,他们表现出极其浓烈的兴趣(大概是因为和MVRDV的气质莫名契合吧),甚至拉着我们又简短地汇报了一次,方案逻辑链的完整与奇崛以及所呈现出来的空间效果让大家为之绝倒。

右一小哥强行让我们又做了一次pre(哭笑表情)

八周的studio,就这么热热闹闹的结束了。


NO7  感想


尽管只有短短八周,但这个studio 的丰富度超出我的想象(主要是能出国)。在studio期间不断重复的放飞自我与垒块淤塞之间的挣扎给我的感觉仿佛回到懵懵懂懂的大一时光。但和本科不同,与最终的成果相比,MVRDV更在意过程的完整与自洽(这也算是一种工业美学?)。

由于前期概念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我们的方案到了后期深化不足,留下了很多遗憾。然而正是对理念的极度偏执,让MVRDV的作品总能在出人意料之外又不总沦为狂想。这种工作模式的合理性仍有待商榷,但作为一个独特的流派,MVRDV值得我们借鉴、思考。


附录  MVRDV一日行


说是一日行其实不太确切,在汇报评图之前,我们便到此已经走马观花过一次,但如果写“MVRDV先去了小半天后来又在里面呆了一天之旅”又流于啰嗦(这不还是写出来了吗),于是干脆从简,留下这么一个小bug。

2016年,由于人数史无前例地突破200,MVRDV 买下了一座旧厂房改造为新办公室(老厂房改造为工作室是建筑事务所的潮流)。新办公室并不显眼,从著名的markethall出发后十多分钟,拐进一条叫achterklooster的支路,便能看到它沿街横向展开,除了门口写着“MVRDV”的白色霓虹灯之外没有什么显眼的标志。很难想象一间设计了多个地(wang)标(hong)建筑的事务所,就这么静静地蛰伏在一片居民区中。

360se_picture.webp (18).jpg 

工作室入口

MVRDV对新工作室的改造一如既往地直观:为了让工作室更像一个“家”,MVRDV 顺应原建筑留下的几个连续拱顶,植入了许多色彩鲜艳的活动室,每种颜色分别与不同的主题相对应。这些活动室临街布置,到了晚上,色彩漫出窗户流到街上,展示着MVRDV多彩丰富的工作室生活。

360se_picture.webp (19).jpg 

事务所员工在这里回忆起了被东方神秘力量支配的恐惧

360se_picture.webp (20).jpg 

蓝色会议室,绿色思考小屋和红色会客室(其中MVRDV里的M清晰可辨)

活动室的另一侧,通高的玻璃墙(2.2m以下充满了员工的涂鸦)将工作室主体与公共空间分开,并在二者之间留出了一条狭长的通道,作为整个事务所的“客厅”。一条长桌、一台兼做前台的巨型花盆和一部木制大楼梯成为客厅的核心。

长桌供MVRDV员工每天午餐使用(午餐的烹饪水平令人发指),每到周五事务所例行的酒会时,长桌也能成为不同部门的员工间交流社交的平台。MVRDV非常鼓励这样的交流,据说几位大佬也时常四处游窜,时不时与手下聊上两句。或许那些脑洞清奇的点子,就是在觥筹交错谈笑风生间产生的吧。

360se_picture.webp (21).jpg 

长桌和大花盆,右侧为工作室

在蓝色会议室,几个不同地区项目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MVRDV近期的一些项目。和早期的狂想曲相比,MVRDV变得更加实际,然而不变的仍然是严密自洽的逻辑链和出人意料的创意。

一般来说,在一个项目的初期,MVRDV会对项目场地及环境进行短期但是广泛的调查,从众多数据中寻找到有意思的切入点。与一般的设计概念相比,MVRDV更倾向于找到一个 interesting trouble——来源于现场调研(主要负责interesting)或者某种希望实现的空间状态(主要负责trouble)——作为起点,在未来的深化过程中一步一步将其解决并纯粹化。

对于一个负责着遍布全球多个项目,却将所有设计工作都集中在鹿特丹2400m2的事务所来说,这大概也是不得已之举。


附录  组员介绍


360se_picture.webp (22).jpg 

SXHGJ-思想和感觉:同济大学建筑系研一三人组,本科同窗四年,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和默契。mvrdv配比的低海拔版本。三个奇奇怪怪的人一起,做了这个找不到reference的奇奇怪怪的设计~

 

孙少白(上图左一),喜爱摄影与旅行。贪恋旅途中的美美景美食,人文地理,也无法抛弃为了建筑挑灯的日日夜夜。

周锡晖(上图中间),目前在WZD老师团队学习。无论是设计还是制图水平,都是团队中的前三名。

姚冠杰(上图右一),外向型严肃正经,内向型中二呆浪~,团队的颜值和学霸担当。

 

小编点评:看完这个作品,最大的感触就是设计手法和图纸表现功夫扎实、技法纯熟,颇有MVRDV风韵,而且脑洞的确清新脱俗,作品能把集合住宅这种很难出彩的建筑做的如此有趣好玩实属不易。每念于此,不得不感慨还是学生时代好呀,设计的时候可以大胆创新,不受工作中各种条条框框的压抑和束缚。所以说能在一个具有大胆创新、年轻富有活力朝气的公司或团队工作真是设计师的福分。除此之外,本次约稿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就是学弟的文笔十分独特,字里行间都是充满着建筑系学生充满戏谑、自嘲的口吻,同时也仍能够透露出那种才华横溢的骄傲与狂放,阅读中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有缘的是,小编与三位作者中的两位都了解认知,三位同学风格迥异、饱富才华,实属众多学子中佼佼者也。

360se_picture.webp (23).jpg 

我们是与你一起在探索建筑的路上同行的伙伴。
我们想和你谈天说地,尬聊也可以。

欢迎关注这个小世界-TransAxis

学院」长期接收作品#过程记录#投稿

(设计作品、竞赛、模型等)

投稿邮箱:

tougao@archcollege.com

投稿入选有丰厚的代金券奖励,详询赶图娘

扩展阅读:设计的最开始,我们都应该想些什么?

 

@李涛:无论是设计还是制图水平都是团队中的前三名。(斜眼笑)(斜眼笑)

@深色的平淡:喜真是给这些大佬跪了。(笑哭表情)

 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7条评论
慵懒¤早安
慵懒¤早安 2018-11-30 11:26:40 回复 1

我跟别人学的不是同一个建筑???

℡
2018-03-29 19:55:00 回复 0

亲爱的DY大大哈哈,大赞

王小屁
王小屁 2017-12-24 16:15:51 回复 0

习大大说了,不要建奇奇怪怪的东西

〆.某某某、*
〆.某某某、* 2017-12-24 12:58:37 回复 0

哈哈哈哈哈哈一开始那段没有标点的文字,让我好一个理解啊

囧
2017-12-24 10:52:39 回复 0

每次看这个公众号都是一股 自己不适合读建筑 的感觉

margret
margret 2017-12-23 08:34:13 回复 0

超棒的

Raku
Raku 2017-12-20 19:06:52 回复 0

为什么这个公众号老是发打击人的东西

TransAxis TransAxis

作者:ZXH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