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汇运河文脉与宋韵风华,共筑嘉兴文商旅融合新地标 / 上海三益
三塔里项目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三益设计团队将其精准定位为“精致烟火气的新都市邻里型商业街区”,旨在与周边大型商业综合体形成差异化互补。该项目不仅致力于传承周边历史文化地标如血印禅寺与岳王祠的深厚底蕴,还巧妙融合了运河文脉与宋韵文化的精髓。

大疆旗舰店 / 万社设计
位于深圳湾畔欢乐海岸的大疆旗舰店,是大疆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旗舰店。3年前万社设计受邀参与该项目的设计重塑,致力于通过项目去表达品牌独特的科技感、品质追求及精细的研究精神。

星堂和:杭州市钱江新城新塘河沿线地铁配套设施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新塘河是钱江新城东西向主水道,贯穿新城内数个地标景点。新塘河沿线地铁配套设施是新塘河沿线2.2km的休闲商业街区,建筑群落回归近人尺度,共构城市温情,以人文风格为基调打造日常生活的活力品牌。

One Sanmar综合体开发 / SPARK
One Sanmar 综合体将成为吉大港的地标性建筑,结合零售、休闲、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和奢华住宅等多种业态功能,为吉大港的当代文化注入国际化水平的活力。

烟筒插建院 / 刘克成设计工作室 + 众建筑
院落改造的插建最重要的是烟筒咖啡厅的置入。一座三层的双坡顶玻璃建筑,包含展览和咖啡空间,在形成标志性的同时,与周边历史环境无缝融合,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锚点。玻璃外立面的透明性彰显了一种开放性,与周边坚固的传统砖墙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山庾茶肆,修旧增新 / 奥室建筑
场地位处莫干山脚下仅存的一幢典型的抬梁式重檐五开间江南民居。古民居建成时间已超过百年,改造之前建筑已呈半荒废状态。委托方希望在保留完整的原始特征和工艺氛围的同时,将古建筑及庭院改造为一个当代的、轻松的茶空间。

苹果吉隆坡 TRX 店 / Foster + Partners
Apple The Exchange TRX 是马来西亚的第一家 Apple Store,位于吉隆坡的市中心的 TRX,TRX 是一个集商业、住宅、娱乐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区,旨在成为吉隆坡的新地标。

2040书店 / 上海观介设计
2040书店也不仅仅是书店,它是果麦人的家,另外一个精神家园。吊顶,地面和乳胶漆墙面不是空间,它们围合出空的部分才是,价值上的书册不是文化,翻动它们时候声音才是。

上海继电器厂改造 / HCCH合尘建筑
改造保留了园区原有布局和绿化,将其打造成为市区少有的低密度高绿化的办公商业公园。建筑改造在整体性的外观和氛围下,通过对相似材料的排列组合,赋予六栋单体不同的个性,形成和而不同的城市建筑集群。

尼康直营店·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店 / Lukstudio芝作室
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区,尼康携手芝作室,以一场视觉与空间的革新,呈现了全新的北京尼康直营店。不同于以往的商场内布局,这次的设计挑战在于如何为建筑的外立面和室内八米高的开阔空间赋予新的生命。

EASE PARK /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项目原场地为大理古城南端某知名集市,由于近些年的社会环境变化走向破败,本案希望通过引入新的商业与新的空间状态重新激活地块,愿景是在大理古城范围内,营造最为松弛的咖啡与酒的开放公园。

Maison Joseph 滨江旗舰店 / 森上建筑
“透过建筑中的光,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和自然的美丽。”——斯蒂文·霍尔 建筑界面打开关系的重新设定,落地窗、高窗、天窗以及天井等多重开口都是对于周边院落环境的回应,强调自然阳光的轻松体验,试图将更多的光影与绿意捕捉于空间内部。

Kibi Kogen N 广场 /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Kibi Kogen N 广场位于冈山县中心高原上的吉备町,是一个以共享办公和咖啡馆为中心的区域交流和创意设施。该项目由当地公司 Systems Nakashima 主导开发。

53° ·EKA天物,上海 / 本哲建筑
我们为建筑取名「53°」,一为呼应温室花房及原建筑编号530,将「53°」作为园区历史底蕴的一个注释;二是考量到建筑当下的商业属性——“一尺花园”已入驻该场地,而53°恰好是咖啡和茶饮入口的适宜温度。温而不灼,适意为乐,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件作品传达出的一种人生态度。

W‐Mission 总部 /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灵感反映了客户出生地的海浪以及纺织品的材料特性,如轻盈、编织图案、起伏和包裹与披露。建筑特点强调了精神性,主要体现在将传统哥特式高拱立面的内部(教堂内)反转至外部城市街道。

三亚山谷餐厅(森海·四葉) / PLAT ASIA
项目通过对环境场地的充分解读与回应,隐藏的手法,反规则的策略,创造体验风景的建筑,自然地存在、历经时间积淀的空间。

Aruma 分层花园 / RAD+ar
在面对土地价值不断上涨的挑战中,分层花园的创建是为了研究分层设计如何演变,在多个租户组成的复合体中创造独特的区域,同时在相对紧凑的空间内将自然融入建筑环境。

金地方邻泗泾商业中心 / Wutopia Lab
有人说这个建筑像一艘船,也有人说像一块奶酪,对于大家不同的理解,我觉得也挺好,这是大家站在使用者而非设计者角度对造型的不同解读。

小火炉&小树桩咖啡店和游乐场 / NITAPROW
泰语单词“Rom”是伞和遮蔽区的同音词。这两种含义成为该复合建筑设计语言的灵感来源。咖啡店和游乐场共享一个落客区,连接人行道,38个停车位,以及一个独立的洗手间小屋。

Talaga Sampireun 巴厘岛餐厅 / K-Thengono Design Studio
故事始于一条蜿蜒的河流,其流向被重新诠释为被湖泊环绕的一个连续的、曲线优美的中轴线。这条“河流”构成了中央轴线,其曲线上设有宽敞的用餐区。

阿那亚北岸市集 / 致正建筑工作室
“北岸市集”是首个将食堂与超市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建筑,同时担负着在周末或者假期提供户外集市场地的职能,并为阿那亚这样的飞地门禁园区召唤度假地中的烟火和市井气息。

大沙里乡村咖啡书屋 / 之行建筑
我们决定从感知场地开始,从场地周边来寻找推进设计的力量,找到可靠的设计线索。为了打破建筑在这个低洼地带的消隐状态,面向北侧的建筑立面应有一定的尺度感,以“显”的方式,为建筑和场地带来人流。

世纪海角商业街 / 大料建筑
如此一来,漂浮的巨大曲面屋顶将五组空间笼罩其下,在这样相对有序的建筑语境之中,店铺依然能通过景观视线的随机发生、立面的自由多变来保持其独特性,空间的状态独立又混乱。

动力车间 / 本哲建筑
整个建筑体块通过穿插、叠加、排列、镂空设计等多种方式,营造了移步异景、层次丰富的感官体验。向南临水一面,通过延展清水红砖地面,使露天外摆区仿佛漂浮于水上,模糊了建筑本体与自然的边界,充分展示出本哲建筑的设计理念:关注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