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经验 | “不明不白”的建筑关系——浅空间

2018.02.02 | , , , ,
Fansee Fansee

作者:向日葵
原文链接

“浅空间”shallow space) 

这一概念来自于1964年《Perspecta》杂志第8期所刊载的由柯林•罗 (Colin Rowe,1920-1999)与罗伯特•斯拉茨基 (Robert Slutzky,1929-2005)所写的《透明性1》一文,是透明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附属概念。

绘画——建筑——园林 

两种透明性的概念:

1.物理透明性(literal transparency)指真实存在的物理状态的透明,具有光线穿透的能力从而能够看到界面之后的景象;

2.现象透明性(phenomenal transparency)则表达了“空间-时间”,“同时性”“渗透”“叠合”“矛盾”等位置的双关性和更高层次的空间结构。 

640.webp.jpg 

19世纪时,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

      用新的表达体积的方式,打破了古典绘画中固定视点的焦点透视传统。他的画作中表现出一种倾向——传统的构图形式被打破了,画面不是沿画布纵深展开而是平铺,所有的元素都似乎处在一些平行的空间中,画家甚至在刻意地避免画面中可能出现的三维暗示。正因为深空间被压缩为了浅空间,从而带来了新的视觉属性。

640.webp (1).jpg 

葡萄牙人,布拉克,1911

柯林•罗在《透明性》一书中这样评价布拉克的代表作《葡萄牙人》:“高度交织的水平与竖直网格,包含着间隔的直线和突入其中的平面,建立了基本上属于浅景深的空间,观察者必须通过慢慢感受,才能逐步查知空间的深度,进而使主题获得具体形态,并慢慢显现出来。”

       为了更彻底地打破焦点透视传统,更充分的表达景深的压缩,立体主义画家们致力于表达多个视点下交错的时空关系——多空间的同时出现,更加压缩了画面的深度,形成了较浅的虚拟空间。空间的压缩推翻了历史悠久的西方古典绘画中的透视法则,同时,多视点的复合使得确定的形体本身及组合被模糊而多义地重新表达。

“当我们离开绘画,转而思考建筑学中的透明性时,问题出现了:在绘画中,三维空间只能通过间接地表达来暗示,而在建筑中,它却成为了无法回避的事实。……正因如此,现象的透明性却更难实现。”

柯林•罗和斯拉茨基试图找到立体主义绘画近似二维的空间表达在建筑领域的对应,接着他们发现了建筑的正立面视角。“在加歇别墅中,勒•柯布西耶将莱热对画中平面的关注转化为对平行透视的最高度的关注(最佳视角至多略微偏离平行视点);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柯布西耶成功地将建筑同其赖以存在的三维空间分割开来。” 有趣的是,虽然别墅位于一块十分开敞的场地上,但是路径的方向决定了观者总是面对着建筑的正立面,在建筑的大多数宣传材料中也是一个近似正立面的角度。

640.webp (2).jpg 

加歇别墅,勒•柯布西耶,1927

斯拉茨基强调建筑的正面性,因为只有当类似于正立面的角度看过去的时候,才能出现“明明白白的不明白”——一个浅空间的暗示,与“正面性”同样重要的是“静止性”,因为只有人们在一定地点作静止观赏时,才能形成稳定的空间层次,才能解读出隐喻中的层状空间序列。因此,透明性所暗示出的是一个静止的画面,是视觉感知的最终结果,而不是过程。正面性和静止性成为了建筑中出现浅空间的前提

640.webp (3).jpg 

深空间与浅空间示意图

”的空间是指:有一个优越的透视出发点,空间通透,如果要加上另外一种秩序,就可以让横向出现一种拉伸的力。如果直接看到深空间,是没有模糊性存在的,一切都是清晰和确定的。

“浅”的空间是指:像那些立体主义画作一样,不提供一个最好的透视点,没有穿透的视线,让观者错位地进入。浅空间近似于一个平面,但不仅如此,它给予了观者暗示。一个事实上非常深远的空间,因为它相对于观者的立面性的位置,也会成为一个浅空间。

从深空间和浅空间的定义本身,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所表达的是一种观者与空间的视觉交互关系,而不是实际的物理空间。深空间更接近事实的真相,而浅空间则是一种隐喻。由于三维空间在建筑中确实存在,在建筑的现象透明性中,浅空间的隐喻最终将会由深空间的现实鉴定真伪。如果二者发生了分歧,那么空间的趣味性就产生了,这也是现象透明所建立起来的“秩序”和“混沌”的二元对立的趣味性。

640.webp (4).jpg 

浅空间与深空间分别写作shallow space和deep space ,而这两个词组在视觉表达领域有一组更为人熟知的译法,即“小景深”和“大景深”,表示二维平面对深度的不同程度的暗示。如果我们比较一下物理、视觉表达和现象透明三个领域对深、浅空间的定义和理解,就会发现,这好像是一种维度的游戏。

640.webp (5).jpg 

一种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模糊空间,浅空间这一概念成为了转换的媒介,将二维的绘画同三维的建筑空间联系起来。立体主义的绘画表达出了一个超越画布平面的浅空间,而当我们从一个近乎正面的角度去观看建筑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个近乎画布的浅空间,而透明性所讨论的就是这样的浅空间给观者的暗示与多样解读的可能。因此,浅空间可以说是进行透明性分析的一个前提,也是这一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是在一个泛空间文化的范畴展开的。

中国人与西方人观看世界的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西方古典绘画重视写生和描摹,而中国绘画从来就不试图表现真实的世界。

诺曼•布列逊Norman Bryson,1949-)将这两种不同的视觉逻辑总结为“注视”(Gaze)“扫视”(Glance)“扫视性的绘画诉诸观察主体在持续时间性中的视觉;它既不试图排除观看的过程,在本身的技巧上也不掩盖劳动中身体的痕迹。”

640.webp (6).jpg 

那么,这种平面和深度如果在古典园林空间中重现,是否也具备了浅空间的属性呢?

因此,也就有了下面的猜想。

园林中的浅空间

案例1:网师园梯云室庭院

网师园内的梯云室是主人读书的地方,前后都有院子。从建筑前的平台向南望去,可以尽览整个院子的风光。

640.webp (7).jpg 

网师园梯云室庭院浅空间暗示

浅空间暗示:
1.——建筑前面的平台和扶手,限定出建筑的范围;
2.——平台前面的左右两组假山,右侧假山与院子的墙紧贴在一起,可以看到墙垣后面的乔木,可以判断墙后是另一个院子;
3.——院子的两侧各由一座建筑限定,左侧的建筑为一层,右侧的为两层,不确定有没有入口直接通向两座建筑;
4.——院子的中部也有两组假山,前后位置不能确定,左侧的较小,右侧的叠石非常复杂,从规模和形态判断,内部有可能有蹬道;
5.——右侧假山后仍能隐约看到树木;
6.——景面的最远处是廊子,廊子背后是建筑,因此猜测被假山遮挡的部分应当有进入庭院的入口。

640.webp (8).jpg 

深空间现实:
在观者亲自看过整个院子的景象之后,首先会惊讶于这个院子的长宽比,它远比想象的要长,这正是因为层层空间的渗透压缩了景深的缘故。
右侧的假山之中确实有蹬道,而且一直通向右侧建筑的二层,这也是书房取名为“梯云室”的原因。假山之后有一座亭子,在景面中完全被挡住了,而这个亭子正是我们所猜测的南面建筑进入庭院的入口。
沿着两边的院墙,各种假山与树木交错排列,它们首先遮挡了院子在进深方向的透视线,从而使院子的真实深度被掩藏起来,同时又通过所形成的景观层次,使得院子的感知深度加强。

案例2:留园鹤所附近洞门

留园的鹤所与石林小屋附近汇集了众多小院,内置山石、树木与休憩座椅。鹤所以北有一洞门 ,从中可以看到院中景观。

640.webp (9).jpg 

浅空间暗示:
1.——洞门之后的矮墙暗示了走廊的存在;
2.——矮墙之后是一棵松树,同时一侧还有稍矮的灌木;
3.——松树之后有假山置石;
4.——假山之后可以隐约看到有一对柱子出现,暗示着前面院子的结束;
5.——凉廊之后有体型更加高瘦的假山置石,属于另外一个院子;
6.——景面最右侧能够看到一扇牖窗,猜测牖窗之后的空间与院子中间的凉廊是连在一起的。

640.webp (10).jpg 

深空间现实:
      从这个洞门进入向右一拐,就是所看到的院子的入口,进入细看之后就会被这个院子的长宽比震惊,观者所看到的这个似乎很浅的空间事实上有接近15米的进深。
        所看到的第一个院子的松树和假山只是这个院子的一角,事实上,院子横向展开了更大的画面,院中还有小路贯通南北,所看到的门洞之后的走廊围绕院子一周。院子之后的凉廊名为“静中观”,呈“L”型连接了揖峰轩与五峰仙馆。“静中观”之后的小院里另有假山置石,所看到的右侧的牖窗正是揖峰轩的侧窗,从中正好可以欣赏这组置石。
      这组小院将五峰仙馆和揖峰轩的景观有机组合为一体,同时也将南面的石林小屋景观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空间体验。
 

案例3:留园冠云峰庭院 

  冠云峰庭院位于留园东部,是以“冠云峰”为核心的完整的景观庭院,有石、有水、有草木,建筑多为欣赏景观而置。从林泉曹硕之馆向北看,可以看到一个十分开阔的景面。

640.webp (11).jpg 

 浅空间暗示:

1.一一最近处是一处水沼,水沼中央有由叠石围绕的平台;

2.一一水沼左侧有亲水亭榭,右侧也有一座建筑,推测并不临水;

3.一一块极高极瘦的太湖石位于平台中央,众多灌木结合叠石围绕巨石布置,占据景面的视觉中心;

4. 一一巨石的右侧有一座六角亭榭,由于层层树木的遮挡,不能判断其准确位置;

5.一一巨石之后有一座二层楼阁,无法判断水沼是否延伸到巨石与楼阁之间。

640.webp (12).jpg

深空间现实:

    水沼为烷云沼,靠近视点的一侧为几何形驳岸,远离视点的一侧则是叠石而成的自然形态的驳岸,并没有延伸到冠云峰之后。由于“水面一一平台一一巨石一一楼阁”这一序列强化了冠云峰庭院的视觉轴线,使人觉得这是一个纵深方向较长的庭院,而从烷云沼右侧走到二层楼阁(冠云楼)前会发现,在冠云峰的东西两侧,各有帕云峰(景面左侧在树丛中露头的巨石)与瑞云峰(视野之外),这实际上是一个水平方向展开的庭院。烷云沼两侧的待云庵和冠云台挡住了观者的视线,使得深空间的现实带来惊喜。 

案例4:园织帘老屋

    藕园西园面积不大,整个园子以“织帘老屋”书斋为中心,分隔为东、南、北三个连通的院落。织帘老屋以南为精巧的黄石假山,山洞蹬道一应俱全,假山以南有一间三开间的房屋。透过这间房屋中间开间打开的长窗向北看,能够看到一个十分精彩的浅空间。

640.webp (13).jpg

浅空间暗示:

由近及远,依次进入眼帘的是:

1. 一一碎石铺地,

2. 一一黄石假山,由矮到高,有可能不止一组,矮假山和高假山之间可能有小路;

3. 一一穿过假山的云墙,看不到云墙的边界;

4.一一云墙上的异形门洞,暗示着假山中可能有蹬道;

5.一一门洞后面的假山和乔木,乔木与假山的位置关系无法确定,有可能在假山之后,也有可能位于假山与云墙之间;

6.一一坡屋顶,只能看到屋顶,不能对建筑的功能和性质作出推测。

640.webp (14).jpg 

    深空间现实:

    从长窗走出去来到庭院中,会看到云墙前的黄石假山石分为前后两个层次的,近处的低矮些,远处的则紧贴着云墙。穿过云墙上的洞门会发现,云墙的那一侧仍然是黄石假山,而且体型更大更复杂,沿着蹬道可以上到云墙顶的高度,俯瞰织帘老屋。在假山与老屋之间有一个宽阔的庭院,在浅空间中完全被遮挡起来了。 

结语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研究集中于对移动视点和扫视逻辑的关注上,似乎忽略了静止的正面性和平行透视在造园手法中的重要性。本文将透明性理论中的浅空间概念引入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分析中,并且与已有的园林理论结合起来,最终发现园林中具备浅空间属性的空间无处不在,事实上,追求平行透视的层化空间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重要结构之一。


  感谢 Fansee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Fan-see

qrcode.bmp

6条评论
杰森锦
杰森锦 2018-10-28 19:04:34 回复 0

说实话我还是没能够完全明白浅空间的意思

庆龙
庆龙 2018-05-31 12:02:45 回复 0

这篇文章好像2014年清华大学朱琳的毕业论文“ 以浅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园林并应用于凤河会所6号院设计”!删繁就简,仍有学习意义。

晓冬
晓冬 2018-02-28 23:09:59 回复 0

透明性这本书完全看不懂

谜の蛋
谜の蛋 2018-02-09 11:22:52 回复 0

厉害,作者的视角很独特

冷蘑菇
冷蘑菇 2018-02-04 14:13:41 回复 0

看不懂 还是我太菜了

活久见
活久见 2018-02-04 12:19:03 回复 0

太高深了,完全不懂啊

Fansee Fansee

作者:向日葵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