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d × line+ studio
作者:gad × line+ studio

©gad × line+ studio
东梓关村民活动中心位于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以北,新老村落交接处。活动中心共有两层,一层对外开放,二层局部联通,兼具村民自发活动和红白宴会的双重属性。

概念生成图
开放的空间特质满足不同时态下的功能需求,连同连续起伏的屋面与村民生活化的场景,共同构筑“大屋檐下的微型小世界”。作为东梓关村民活动的公共场所,设计希望以本土地域为独有文化背景,努力构筑村民共建共享的“村庄活力源”。

©shiromio

©赵奕龙

©shiromio

©shiromio

©shiromio

©shiromio

©shiromio

©shiromio

©shiromio
相较于当代大多数村民活动中心因长期封闭而失去活力的使用状态,本次设计希望通过开放而鲜活的空间场景,延续村庄独有的生命力,以流动的空间体系、本土化的材料语言和充满自发性的建造手段,将有形的空间载体和无形的场所精神融为空间本身的建构逻辑,为村庄注入新的活力。

©赵奕龙

©赵奕龙

©赵奕龙

©孟凡浩

©孟凡浩
作为东梓关全体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设计以较小的尺度单元承载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细微性。从棋牌放映、体育活动,到小铺叫卖,生活化的语境被细分为相对独立的小场景,来往的人群可在连通内外的灰空间里自由穿梭、停留,空气、光和自然则在无形中成为公共生活的背景。集会、看戏、红白喜事等相对重要且人群密集的场合,则可通过合理的布局将空间再次整合。

©赵奕龙

©赵奕龙

©赵奕龙
整个空间被覆盖在一个连续的钢构屋面之下,外有木材包裹;顶部设置多个天窗,满足采光需要,也引入周边自然;下压的屋檐和外延的挑台板限定出可让人安静下来的空间。不同高度的小尺度单元与连廊的组合,空间序列开始变得立体且丰富;青砖墙体呈棱状凹凸排布,以深色石材压顶,由当地村民亲手打磨,与当地常见建筑材料共同呈现自然、传统与当代生活的融合,也映射出村民熟悉的生活场景。

©赵奕龙

©赵奕龙

©赵奕龙

©赵奕龙

©赵奕龙
关于价值感的归属,也体现在建构方式中。村民活动中心关于公共性的实践和时间记忆的存储,由村民施工队共同参与并最终投入使用。这样的建造模式能激发甚至自发形成公共活动,而建筑则作为一种媒介,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化连接。

©知了青年

©知了青年

©孟凡浩

©孟凡浩

©孟凡浩

©孟凡浩

©孟凡浩

©孟凡浩

©知了青年

©知了青年
图纸

区域总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透视图

墙身节点
项目信息
计单位:gad × line+ studio
地址:杭州市富阳区东梓关村
竣工时间:2017
建筑面积:686.6㎡
主创建筑师:孟凡浩
设计团队:朱敏 何雅量 曹喆(实习)
结构设计:胡达敏 钱路曦
设备设计:崔大梁 张跃强 王扬
景观设计:爱境设计
业主: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政府
摄影师:shiromio 赵奕龙 孟凡浩 知了青年
————
gad × line+ studio公众号

如果你对江南文化感兴趣,这个暑假可以加入我们的苏杭游学之旅
建筑行,最忆是苏杭
©版权声明
本文由gad × line+ studio投稿授权建筑学院编辑发布,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收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感觉村民都像被组织充数的大学生
回复 荀二狗: 我就说旁边的白房子啊。太冷气了
。。。这好像是个居民活动区域,不是居住的空间
明显不是居住空间
你他妈才王澍的
回复 finger: 。。。这好像是个居民活动区域,不是居住的空间
不适合长期居住 鉴定完毕
不适合长期居住 鉴定完毕
回复 “你给我滚〃: 这本来就是王澍的作品。
和王澍的水岸山居好像
和王澍的水岸山居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