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没有才华的建筑师有没有春天?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作者:马强
原文链接

因为你要做一朵花,才会觉得春天离开你;

如果你是春天,

就没有离开,就永远有花。

顾城


世界上有两种建筑:看得懂的和看不懂的。

看得懂的自然有一堆评价,构图不完整、空间不丰富、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等,

反正“看得懂”就基本等于——不怎么样。

至于“看不懂”的,就简单多了。

统一评价——挺有才华的。

而“才华”这朵花虽然看不懂,但用处却很大,特别在给自己脸上贴金方面疗效显著。

今天市里搞个设计论坛,明天工会办个建筑展览,后天单位又要评“创意先锋”,你手里不拎着几棵“菜花”说话,人民群众就自动把你归类为“画图狗”“设计民工”或者更简单直接——“搬砖的”。

但平凡如你我,每天熬夜加班能把“看得懂”的图画完就不错了,哪有什么闲功夫琢磨“看不懂”的玩意儿?

没关系。

今天就教你怎么在一夜之间搞出个“有才华且看不懂”的设计去闪亮登场!

适用于各大展览、论坛等一切自我吹捧的场合。

包教包会,不收学费。

看下面这个设计,是不是看着不明觉厉,很有才华?

这个玩意儿叫Swarmers,

位于卑尔根的中央广场,是一个实验性木结构景观建筑。

实验性“这个词儿大家记住要多用,不管什么加上这个就会显得很高级——比如说”实验性住宅强排“,是不是瞬间提升了bigger?

更重要的是,“实验“错了也是实验,进可攻退可守。

按照建筑师的说法:

设计的主旨为“结构的雀跃”,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轻盈的“自悬挂”体系来挑战重力,而整个结构所用的材料只有5cm*5cm的木杆、作为拉弦的环形铁链以及少量必要处需要的钉子和连接板片。

上面这段废话有两个重点:

“挑战“和“结构”。

“挑战”和“实验”一样,都是不明觉厉的好词儿,平时多用用才华就冒出来了:“这次方案我们想挑战4.0的容积率”是不是就显得很有追求?

而“结构“则是我们在短时间内搞出一个看起来很有才华方案最重要的关键词。

拿出小本本记好啦:

第一步,找一个结构形式。

第二步,随便堆起来。

为什么要找一个结构形式而不是别的什么形式?因为一个成熟的结构形式首先可以保证你弄这个玩意儿不会塌,而只要保证不塌,其它随便你怎么弄,都是实验、挑战和才华。

而这个Swarmers就是在张拉整体结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张拉整体结构”真的是个好东西,随便一弄就都是才华。 

我们以前也拆过用张拉整体结构做的建筑方案,但很多同学都表示没有捯饬明白,那今天咱们就从头再捯饬一遍,让大家完全理解,随手都能用。(已经捯饬明白的同学可以跳过这部分直接看造型过程。)

这个所谓的“张拉整体结构“从根儿上说,就是一个风筝骨架。

在这个风筝骨架中,中部相交的十字杆受压,外部的弦受拉。风筝骨架可以有若干变体,但这只影响到单个弦杆的受力的分布。当整个风筝骨架呈现出圣安德鲁十字(Saint Andrew Cross)时,弦杆体系内的受力分布最为均衡。

此时的风筝骨架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的张拉整体,而为了使这个平面的系统变成三维立体的,最下面的一根弦可以被等量替换为一根杆加上四根弦的组合。


继续增加弦,分别拉结1号与2号,3号与4号端头,这使得原本被近似看作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根压杆分离。

至此,我们得到了一个基本平衡体。

而如果分别拉结1号与4号,2号与3号端头,两根压杆则不会分离。新增的两根弦仅起到固定作用。

若将两根压杆在交叉部固定,形成一个稳定的X形,两种端头连接方式则可以视为等效。

将结构继续拓展。此时,可以将下部的压杆等效替换成另一个风筝骨架。也可以看作将此压杆上部的部分旋转复制到下方。

此时的结构就满足了拉张整体结构的基本要求。

如果你不能理解上面的推演过程,那就请牢牢记住这个结构形式,像背单词一样背下来也可以应急使用了。

有了这个结构形式后,我们就可以随意堆砌组合成自己想要的形式效果了。

当然,在造型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重复多余的杆件,那就果断去掉好了。

在这个案例里,风筝骨架交叉处附近通过斜撑适当补强后,1,2,3,4,5处的弦即可删减。

底部的风筝骨架可以等效复制为两个,底部与地面相连接。此时,原用于固定的侧弦则可以被减除。

基本组合方式为两个单元构件立地上,一个单元悬挂在其上。拓展后就成为两个单元立于地上,六个单元悬挂在它们上面。为了保证弦完全起到的是受拉作用,钢制弦被替换成了环形锁链。

而地面则被分割成1.5*1.5的网格,与十字等宽。两个十字竖起来站在正方形两条对边上,铁链被固定在端点之间。然后另外两个十字放在前两个之间的侧边上,底部被固定在离前两个站在地面上的十字顶部向下一定距离的铁链上,而后铁链继续向上挂到上面十字的顶端。

一二层单元如下图方式间隔满布场地。

四个单元把一个空的方格围在中间,它的上方就是安装第三层的位置。同理延长铁链,挂杆件。


铁链不断向上延伸,整个构筑物也就不断向上生长。最终由于木材自身的受力限制,整个结构在第七层停止下来,最终高度定格在13.5米。

至此,这个看起来不明觉厉的景观建筑就完成了。

其实这个最后的形式效果并不重要,组合单元的张拉整体结构才是那棵让整个设计开花的“菜花“。

蔡康永说,

才华这种东西,和冰箱里冷冻的肉很像,再怎么上等的肉,冷冻太久不用,也就酸臭了。

换句话说,再怎么上等的肉也需要做成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才能被人看到,否则鲜肉酸肉都是废肉。

而平凡又碌碌的我们,别说肉了,可能连冰箱都没有。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也同样端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因为还有一个地方叫菜市场。

有才华的建筑师当然生活在温暖的春风里,

而没有的才华的建筑师,

可以开空调啊~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文字编辑和指导
本文图片

[1][2][3][4][10]来自

《以工为学——北欧木结构试验》,同济大学出版社

[9]来自《张拉整体——未来的结构体系》,中国建工出版社

[5][6]来自www.pintrest.com

[7][8]来自《TENSEGRITY, WEAVINGAND THEBINARYWORLD,Kenneth Snelson

3条评论
(^_^)
(^_^) 2019-02-14 13:14:54 回复 1

回复 張贰寧: 这种结构看的一脸蒙

(^_^)
張贰寧 2019-02-13 17:46:47 回复

表示GIF没看懂

張贰寧
張贰寧 2019-02-13 17:46:47 回复 1

表示GIF没看懂

L. Lawliet
L. Lawliet 2019-02-28 16:44:21 回复 0

主要作用力是绳子,似乎对这创新结构有很多想法了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作者:马强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