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治愈向!西建大学生用手账记录,从建筑结缘到保研同济的点点滴滴……

2019.09.24 | , , ,
同济尚谷设计教育 同济尚谷设计教育

作者:YW.Zhang
原文链接


感谢小谷同学的盛情邀请,也谢谢每一位来看我分享的读者。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分享我和建筑的故事,分享四年来我作为一个建筑生成长的过程。如若我的故事还能激励屏幕前的你或者能让你多一份对建筑的热情,对我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和值得纪念的事。
——写在前面

今日分享


YW.Zhang学姐

19同济建筑学硕士

本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师从支老师时代建筑》编辑部


01

我和建筑的结缘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图片来自网络

高中,我念的是理科,但是知道自己对文科念念不忘,所以非常希望在大学读能将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的专业。非常幸运的是,高一的时候看了一部纪录片,叫《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后久久不能忘怀,觉得他们就是我心中最好的学者的模样。也是这个时候第一次知道建筑学,虽然了解不多,但是在心里默默种下了建筑的种子,觉得自己要是不学建筑的话,会后悔一辈子的。

后来,经历了很多波折,曾经非常渴望离开家乡西安去外地上大学,但是高考分数没有很理想,在老八校里只能选择自己所在城市的学校。不过后来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从一开始接触建筑学,就遇上了非常好的老师。


02

我和建筑的相处

手绘作业

很幸运!我被分在了建筑学的教改班,和其他班非常不同的是我们学校教改班的同学得到了一段难能可贵的师承关系和“自在具足,心意呈现”这样从设计一直延展到生活的行事态度。

大一的时候,有老师告诉我们:速写本是一个建筑师的灵魂”,也就是那个时候的第一堂专业课起我就开始记录身边有趣的点点滴滴,不单单是建筑,而是用一种建筑师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后对这个世界理解的记录。那个时候对于很多专业上的东西都一知半解,也完全没有建立理性思考的逻辑,但仍然非常珍视每一次不同体验后的感受。

一场音乐会、一次展览、甚至和老师、同学的一次交谈都是我记录的素材。当时并不懂,只是单纯的记录,后来发现,它们正是我后来做设计时最宝贵的东西。

解析作业

到了大二,又有老师把我这样沉浸于感性世界中的少女拉回现实!教我们重塑逻辑!

也是那个时候懂得了一些非常浅显的空间操作、形式和语言,颠覆了大一时对于建筑学的认知。我开始认识到逻辑与条理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刚刚建立起的逻辑思维很脆弱,我也努力把它们用在生活中,比如做好周计划、安排时间表,努力让生活和学习都井井有条。但是,直到大二结束,仍然觉得自己并不会做设计。

设计作业


大三,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里,我同时学日语、开始电脑绘图、作为院刊最忙碌采编部的负责人、做实体搭建、UIA竞赛。

也是这一年里,用了整整一个学期时间解析了上百个案例。在这里,真的非常感谢三年级的专业课老师。大概就是这样不断的积累,从过程到结果的疯狂解析,一步步推导的过程,历练出我现在,不能说强大但也足够应对的逻辑思维。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明白建筑是什么,什么样的空间是足够好的,也第一次做出让自己非常满意的方案。

暑假,我拿到了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实习的OFFER。后来,又去台湾参加了中日联合设计工作营,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建筑世界,听到了更多的声音。

竞赛方案

三年的成长,大四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游刃有余,难得的是第一次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城市设计。这一年里,为了完成一个设计,采访了超过了在院刊采编部三年采访量总和五倍的原住民,第一次了解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明白了作为一个设计师的无奈与心酸。

我很感谢这样的成长过程,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每一年都在踏实地成长,也感谢让我每一个设计都不断刷新设计观的老师、同学。这四年中我一直在记录,一开始是为了老师的一句话,后来渐渐已成了习惯,觉得这种记录是作为建筑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记录方式虽然不断改变,但每一个能打动我的瞬间都不曾流失过。直到今天,我仍然珍视大一时候在速写本上写下的文字,我知道那是一个建筑师成长最为坚实的脚印。


03

关于手账与记录


手账片段

其实不能算是手帐,更像是一种关于建筑、生活随性的记录。

低年级的时候,每每游历一个地方都会特别精致地画下它们的样子,记下当时看到它们的心情;听一场讲座,也会聚精会神的记下所有自己认为有用的话。

后来,慢慢有选择地去记录,不会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完成一幅速写,更多的是用简单的图示语言、文字去记录感受,也是我目前认为一种特别高效,能时刻让思维保持活跃状态的方式。

现在电子讯息这么发达,有的时候也会发个微博写写豆瓣什么的,回头看看也觉得是自己当初一步步走来非常坚实的脚印,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在巴黎


04

建筑学习生涯中最大的转机

大三结束,去了上海实习。这是我长这么大独自承受的,最艰苦的一段岁月,也是我至今最感激的一段时光。

直面最真实事务所工作的环境,加班熬夜的同时,被实习老板骂得非常惨。我想大概是前几年在学校太过顺利,一直在被老师表扬,听到老板说自己又没能力又没注意力的时候泪腺崩溃。不敢在事务所里哭,就坐在公交车上眼里含了一路的眼泪。回到青旅也不能哭,只好到洗澡间里放出水声哭。

现在想起来,格外感激当时的老板,正是他让我意识到团队、标准、责任的意义,也看到自己的很多不足。

也正是这次实习让我重新思考今后的方向。我认识到自己大概并不是沉溺于设计的人。我热爱建筑,因为它们让我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那么多地方,即使没有去过,也能如数家珍地讲出他们的故事,会因为一建筑爱上一座城

因为学了建筑,不断弥补着自己的逻辑思维,慢慢形成条理;会用新的眼光审视历史,建筑与城市的变迁;一点点懂得欣赏绘画与雕塑,开始热衷于一切艺术的形式,并且时时想象着更好的空间与生活。与建筑相处的短短四年时间,于我来说,快乐与痛苦总是双倍的存在。

我很喜欢建筑带给我的这些丰富的东西,却总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输出。大四的时候我当上了建筑学院院刊的主编,接触到更多的人,也慢慢认识到建筑世界的宽广,不单单是建筑设计这么简单。也是这个时候读了更多理论书、逐渐对建筑理论、传媒更加感兴趣。

在卢塞恩

大学期间,我游历了很多国内外的城市。逐渐意识到,国内目前设计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单单是设计师的层面,提高普通民众的审美意识也许是在我目前看来更迫切,更需要我去改善的问题。因此慢慢确定了现阶段的方向,和我后来的选择也是一致的,在CAUP的时代建筑梯队,希望未来的几年时间能在这个平台上接触到世界范围内优秀的设计与理论,再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方向吧!


05

关于未来的选择

在佛罗伦萨

非常明确的一点是,自己一定会从事和建筑相关的工作。

但是,具体是设计还是媒体或者是理论研究,目前也并不确定,在同济的日子再好好探索吧。在此之前,希望能在各个喜欢的国家游历,体验各种不同的工作、学习状态,将来再做选择。

目前,在日本东京一家事务所实习中,过着每天加班的日子,却也非常喜欢沉浸在这样的设计氛围中。将来还是希望做一些能兼顾生活,并且,可以保持健康又充满创意、有意义的工作。虽然知道非常难得,还是希望自己可以非常坚定地在建筑的道路上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首尔

我就分享到这了!再次感谢每一位看我分享的读者,希望我的故事能激励屏幕前的你~~~


读完学姐的分享,我很感动,感觉被治愈了。学姐很优秀,但却一直强调,这是幸运。幸运地遇上了建筑学,幸运地遇上了启蒙老师,幸运地经历了难得的实习机会。但我知道,这都是学姐的努力所得,越努力越幸运!学姐也是心怀感恩之心,感恩老师和同学,感恩艰苦但充满意义的实习时光,感恩一路走来所有的点滴!学姐的内心世界一定很美好~~~真的好棒~

看到学姐的手账,小编想起了自己的学习时光,每天上完课就休息,现在,校园生活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好希望当时的自己能记录每天的心情!(小编默默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今天开始记录!)

如果你也感叹时间匆匆溜走,那就拿笔,把生活记录下来~~~永远在学习的道路上探索新的人生意义呐~

——内心被触动的小编


- END -


责任编辑:尚谷设计编辑部

官网:www.isunglow.com

7条评论
painter
painter 2019-09-24 10:25:02 回复 2

这个网站,都快变成建筑人的乌托邦了,偶尔画图眼睛花了就过来看看,“治愈”一下。完了,深吸一口气,继续做手里的强排,住宅。。。唉,可能我实力不允许做这种梦吧

晓梦
晓梦 2020-01-06 16:25:24 回复 0

今年砸了,只能读西建大,但是感觉不是想去的地方,而且还是个非211,就一直不想去,最后填的志愿不是真的志愿。心里其实还是感觉不学建筑会后悔一辈子。可是好像回不了头了。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该重新考虑好专业问题。现在的我,不在建筑学,学校也没建筑学专业。我可能开始悔了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2019-11-20 21:13:57 回复 0

所以说学建筑必须要有极其强大的意志力和激情,否则只能被现实推着走,其实其他行业也是一样

大头
大头 2019-10-13 00:00:08 回复 0

这就是我的理想生活啊

curry
curry 2019-10-12 08:48:31 回复 0

这些我刚进校园对建筑学的幻想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完全被现实磨灭了 直到现在才又回想起当初的憧憬 对于普本的建筑学学生我不知道这3-4年都学到了什么?每天就是不同的考试课考察课吧 而对于专业设计本身 一无所知

Utopia
Utopia 2019-09-25 09:18:27 回复 0

优秀

Now Is Good.
Now Is Good. 2019-09-24 16:19:59 回复 0

学姐好优秀

同济尚谷设计教育 同济尚谷设计教育

作者:YW.Zhang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