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
烟筒插建院 / 刘克成设计工作室 + 众建筑
院落改造的插建最重要的是烟筒咖啡厅的置入。一座三层的双坡顶玻璃建筑,包含展览和咖啡空间,在形成标志性的同时,与周边历史环境无缝融合,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锚点。玻璃外立面的透明性彰显了一种开放性,与周边坚固的传统砖墙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
改造、加建与扩建,江门市乡村振兴培训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采取一种因地制宜的务实态度来适应乡村项目实施过程的限制和建筑形式的处理。对于改造建筑,基本维持了原有建筑的立面构图;对于加建建筑,不同结构和材料的新旧形体,形成清晰可读的体量穿插和形式对比;对于扩建建筑,通过水平延伸的地景式建筑布局,使其成为小镇的公共文化地标。
-
山庾茶肆,修旧增新 / 奥室建筑
场地位处莫干山脚下仅存的一幢典型的抬梁式重檐五开间江南民居。古民居建成时间已超过百年,改造之前建筑已呈半荒废状态。委托方希望在保留完整的原始特征和工艺氛围的同时,将古建筑及庭院改造为一个当代的、轻松的茶空间。
-
顺德蓝舍艺术空间 / ADARC思为建筑
项目的本质是一个在乡村振兴语境下的建筑活化改造。设计上需要把 2 栋空置的房子和1个带有河涌的花园重新活化利用,把当代文化艺术空间和高质量酒店接待设施植入其中。
-
上海继电器厂改造 / HCCH合尘建筑
改造保留了园区原有布局和绿化,将其打造成为市区少有的低密度高绿化的办公商业公园。建筑改造在整体性的外观和氛围下,通过对相似材料的排列组合,赋予六栋单体不同的个性,形成和而不同的城市建筑集群。
-
大周画室及其周边区域改造 / SpActrum 谱观
绍兴的柴场弄大周画室及其周边区域改造项目是绍兴柴场弄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场地汇聚着毫无“规划”痕迹的自发建造的建筑集群,他们经历了岁月变迁,经历破败、碎裂,这些遗存和散落在周边地面的碎砖一起,构成 SpActrum 谱观实践的场地。
-
老印刷厂 / OFIS Architects
这座建筑原本是为重型机械设计的,因此无需额外加固就能适应各种现代用途。最大的挑战在于建筑的隔热问题。如何在一栋按相反逻辑建造的建筑中确保现代化的气候条件呢?这座薄壁结构充满热桥,最初是为了散发印刷机产生的多余热量。现在,这个原理必须彻底颠倒过来。
-
五樟庭文旅生活馆 / 平介设计+上瑞元筑
五樟庭的名字也因场地而得名。项目的意义是以记忆与场地为基础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并置探讨,并不只是对废墟与新生的考量,而是一种重叠与重构。当新的变旧(废弃的村塾小学),旧的消融进时光(老的服装厂外墙),更新的(五樟庭文化会客厅)又再会出现后,此时的新旧又是怎样的一种姿态,这便是这个项目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