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标方案 - 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项目国际竞赛 / 迹·建筑事务所(TAO)+AECOM
在快速奔向未来的城市中的一片诗意之地。

2019基准杯二等奖 | 用传统木拱桥工艺搭建水岸工艺馆
作品解读 | 2019年基准杯二等奖作品 “织木·宁德水岸工艺馆” / 作者:康善之(重庆大学,现已保送同济大学)

2020建筑新人赛TOP 2 | 学院派“教科书‘级别的折板屋面美术馆
作品解读 | 2020年建筑新人赛TOP 2—— “城市迷藏 / 作者:任英辉(天津大学)

2020基准杯三等奖 | 传统木构演绎中式超级寓所,预制模块解答疫情居所之困
作品解读 | 2020年基准杯三等奖作品 “山云以城” / 作者:刘伯琪、吴文杰(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院)

Heatherwick公布“温哥华双子塔”方案,曲线扭转塔楼
“塔楼通常是一个与街道切开的巨大且整体的建筑,这也是温哥华西端区随处可见得到景象。我们的目标则是打造可以与地面层进行人类尺度交流的塔楼,以此在更广阔的城市范围创造社区互动,并为住户和游客构筑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中心。我们从地面开始向上设计塔楼,而不是从顶部开始,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从塔楼底部挖出部分体块,并由此打造活跃社交空间的可能性。”——Heatherwick Studio

瓜达拉哈拉机场2号航站楼:CRTKL为墨西哥古城打造净零交通枢纽
在地文化与新时代功能需求的融合。

2019天作杯三等奖 | 保留记忆情感与现代舒适的旧房新居案例
作品解读 | 2019年天作杯三等奖“老房新家”

2019天作杯三等奖 | 优雅简洁的设计手法,共建城郊栖息之家
作品解读 | 2019年天作杯三等奖“栖作之间”。

2019天作杯三等奖 | 如果拥有这样的住宅,你愿意四世同堂吗
解读 | 2019年天作杯三等奖 "同一屋檐下"

2020基准杯二等奖 | 改造城中村的新思路 打造横向形态的超级寓所
作品解读 | 2020年基准杯二等奖作品 “屋顶的街角” / 作者:于洋、林逸风(东南大学)

2020基准杯二等奖 | 回应疫情和老龄化问题的青银共居韧性社区
作品解读 | 2020年基准杯二等奖作品 “The Redefinition of Home” / 作者:罗雪蕾、游欣畅(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2019天作杯一等奖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作品解读 | 2019年「天作奖」一等奖:“五感宅”

2020基准杯一等奖 | 疫情之下的超级寓所磁悬浮计划
作品解读 | 2020基准杯一等奖竞赛方案 “MAGNETO高密城市超级寓所的磁悬浮计划”

2020建筑新人赛TOP 100 | 趣味屋顶 爱发呆的重大女孩设计了一场好玩的梦
作品解读 | 2020建筑新人赛TOP 100 “远山·归来:自然山野中的民宿设计” ;作者:高嘉婧/重庆大学

2020霍普杯一等奖解读:《古城起搏器》,城市乌托邦
优质学生竞赛作品 | 基于理性算法的活力空间旧城更新

UIA-霍普杯丨2016-2019年一等奖作品解读
看高校大神如何拆读竞赛命题,找寻设计切入点。

沙特阿拉伯宣布将建造一条长170公里的AI城市,无车、无街道
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未来社区组合。

MAD新作:嘉兴“森林中的火车站”
“ 中国的火车站一个比一个大,像城市中一个个高大的宫殿,人在其中却感到非常渺小,周边通常是大马路、高架桥、和没有人去的大广场。我想,城市中的火车站有没有可能不追求宏大的纪念性,而具有优美的环境,舒适宜人的尺度,和便捷、人性的交通与城市功能?成为让人们不只是奔波,而是愿意停留、放松的城市公共空间?”—— 马岩松

森林住宅,如巨石般厚重 / Marte Marte Architects
封闭、内向的小型混凝土塔楼。

深圳市文化馆新馆中标方案——文化方舟 / 局内建筑+中建科技
深圳湾的一座覆盖各类群体、各种艺术门类的具有公共公益群众文化服务性质的综合性文化地标建筑。

晶体太空城 / 刘昊威 × LEGO
以乐高玩具太空飞船为基础,利用“晶状生长”原理塑造出的的未来之城。

奇异构想——“支石墓”小屋 / Davit and Mary Jilavyan
陶土洞穴般的聚落式酒店方案。

BIG揭晓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生中心设计方案:“The Village村落”
一座开放、现代且友好的设施。

云南省腾冲市国际棒球运动公园 / 深圳中海世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集竞技、训练、文化活动、康复疗养、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棒球生态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