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是离神最近的地方。
城市里有各种极尽华丽的大教堂,但在旷野、在海边、在天际,散布着不知名的小教堂。
《圣经》马太福音七章里说: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建筑师、旅行家、摄影师,
还有虔诚的信徒们,
跋山涉水只为寻找到
这颗星球上最孤独的小教堂。
▽
墨西哥的旅游圣地“阿卡普尔科”
位于北纬16度51分
每一年会有两次,
太阳能正好直射到这座城市。
©Google Map
但它是墨西哥谋杀率最高的城市。
2012年,这一数字上升至0.142%,
(每10万人里有142个人被谋杀)。
两年后,降至0.104%。
2013年,美国的谋杀率仅为0.046‰。
海滩上的守卫警察
城市的正面是蓝天碧海,
它的背面却是笼罩着的血色恐怖。
死亡,是这座城市的悲凉底色。
为了悼念亲人的逝去,
业主希望在山中建造一座日落教堂。
如果精心计算好角度,
太阳就能恰好落在十字架的背后。
由于大树和巨石会遮挡落日,
为了看到落日景象,
地基为此抬高了五米以上,
远远看去像是一块不规则的巨石。
事务所BNKR Arquitectura说:
“玻璃与水泥,透明与固实,
轻盈与沉重,短暂与恒久。”
建筑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思索。
夕阳落下,黑夜来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它最后也将成为一颗岩石,
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跟墨西哥相反,
冰岛却是全世界谋杀率最低的国家,
因为对生命怀抱敬畏之心。
去年,20岁的少女伯纳遭遇不测,
人们在冰岛最大教堂Hallgrímskirkja
为她举办了葬礼。
冰岛八分之一被冰川覆盖,
有人觉得这里一年只有「冬季」。
每年8月到第二年4月,
是邂逅极光最好的时期。
©Google Map
全境约有350座教堂,
而冰岛总人口大约为33万,
这就意味着:
每1000个冰岛人就有一座教堂。
它们在小镇或村庄静静伫立。
©Guðjón Ottó Bjarnason
©Arni Tryggvason
©Guðjón Ottó Bjarnason
Buðakirkja黑教堂,
它是冰岛最古老的木教堂之一,
最早历史记载可追溯到1703年,
那时正是清康熙四十二年。
©seumas326
©Achim Pfennig
教堂坐落在海滩附近,
周围没有别的建筑,
就这样静静熬过了300多年。
现在看到的黑教堂,
是上世纪80年代翻新主体后的样子。
©lauramarthaphotography
跟其它五彩缤纷的教堂不同,
除了门窗外,
它几乎是是深黑色的,
基地旁边就是教区的墓地。
©Purblind
因为寒冷、地广、人稀,
教堂的使用率并不高,
人们两三个月才会去一次。
《孤独星球》却说:
这是冰岛最受欢迎的地方,
一年有100场婚礼在这里举行。
教堂,也是终结孤单的地方。
©Donald Stull
©Jonathan Gregson
©selvaggiaroberta
在星球另一端黎巴嫩,
也有一座全黑的临时性教堂。
它只有5㎡,
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教堂。
教堂的建造技巧,
采用了日本的烧杉板技艺。
即把三块木板绑在烟囱上,
然后在烟囱底部生火。
“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它在临海的悬崖上,
跟水天一色的背景形成对比。
设计师Kieran Donnellan说:
“小教堂的作用是作为一个
非教派空间来表达。
进入展馆后,
游客可以坐在那里,
欣赏到令人惊叹的海景。”
在黎巴嫩几千公里外,
则伫立着一座白色教堂:
一面对着万家灯。
一面对着海岸线,
在它几百米外,
还有一座「最孤独的图书馆」,
它们被塑造成几何形状,
成了海滩上的守望者。
设计师设想,
教堂在涨潮时会被淹没时,
会浮现出漂流船的形象。
为了保持统一连续的外观,
窗户都隐藏在墙间的缝隙中,
小教堂唯一大窗在东面,
以避免室内光线过多的干扰。
2017年一项数据显示,
奥地利的森林覆盖率约47%,
就算在首都维也纳,
也有大片的森林供市民活动。
大教堂多是砖石结构,
而小教堂以木为结构或装饰非常普遍。
木材易于采集和加工,
变化出完全不同的气质。
在半山腰环绕的丛林中,
藏匿着一座小小的木教堂,
木材身体与石材基座结合,
像是一个神秘的符号。
教堂具有历史和传统的特点,
它的外形参考了一座200年的老教堂,
当人走上石阶进入教堂后,
就开始了一段大自然之旅。
雪之教堂由混凝土和玻璃建造,
像在大地上的白色雕塑,
远远看去只有白色轮廓。
为了增加空间的照明,
在屋脊下设置了半透明照明灯,
在黎明和夜晚里,
教堂会弥散出来温暖的光。
从室内望出去,
黑色的十字架占据视觉中心,
给人希望和光明。
当雪天过去,
白色的建筑在绿色中非常醒目,
洁白而神秘。
在城市中的人们,
在工作中一晃就是一天,
岁月在喧嚣中很快流逝。
而在广阔的麦田里,
你能感觉到一分一秒在脸上划过,
田野时光总是过得很慢。
在茫茫的麦田中,
突显着一座充满灵性的教堂。
它的形状与当地烟草烘干仓有关,
建筑结构采用了对角支撑形式。
麦田教堂能建成全靠“百家饭”,
木材由布亨市政府提供,
工人是一批学生志愿者,
不同的团体共创了一个建筑良品。
一个四人的祈祷空间,
是新现代精神对神圣的重新诠释。
现代人与人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
在这么小的空间里,
再远的心灵也能相遇在此。
教堂由混凝土和木材建造,
外墙安置了木质的排水沟。
无平开窗的祈祷空间,
使室内墙壁有了延续性。
在室内过滤的光线,
是教堂唯一的装饰品。
一座厚重而精巧的教堂,
像田野上的一个时光守护者,
时间在这里刻下了烙印。
当阳光洒下的时候,
整个建筑呈现出日晷的模样。
建筑的开口向太阳敞开,
室内会将日落捕捉进来。
每天阳光洒在室内的横竖两条阴影,
它们沿着曲墙滑动,
像日晷般记录着世界的时间。
实际上这是模拟耶稣的受难过程,
受难是随着横竖两极的重聚而完成,
十字架阴影每天聚合又分离,
成为祈祷仪式性的象征。
虚实变化的砖制小教堂,
巧妙地融进了大草地里。
教堂建筑选址在森林中,
一块相对空旷的干地上。
从森林中向教堂的方向看,
只能看到灰色的屋顶在地平线附近起伏,
体现着一个躁动却甘于孤僻的场景。
安藤将教堂设置在一个深坑当中,
营造出一种宗教式的沉寂体验。
除了玻璃和混凝土构成的双重建筑结构外,
是使用当地石头砌成的通风井的墙壁,
水流会顺着外墙流进水槽,
呈现瀑布的景象。
正面玻璃窗可以打开,
以保证祈祷空间与大自然连通。
标志性的十字结构,
再次成为视觉焦点。
安藤建筑的十字架跟结构总是紧密结合,
这是安藤让建筑赋予神圣气氛的奥义。
安藤还设计了一座图书馆和画廊,
图书馆面对一个水塘,
也充当了游客的休憩站。
安藤忠雄希望这座建筑能退却冷峻气息,
最终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在前往教堂的道路旁有一个画廊,
这个空间既可以用作艺术品展示,
也能用作温室。
安藤忠雄说:
“人心是很难居住在这个数字时代的。
我想建造的是能让人心扎根的地方。”
喧闹之外是孤独,
而教堂,就是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