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硕士毕业设计作品
巫奇隆/(导师:谢冠一)
——变形计X-Change——华南理工大学A4教学楼首层改造方案
变形,是指改变原来的形态。它是对某一事物的重新认知,也是对这一事物的重新塑造。它或许是对现状的批判,抑或是对理想的回归。就空间本身而言,变形是一个改变空间形式的计划。
区位介绍
本案的设计对象是位于华南理工大学的A4教学楼的首层,该场地目前主要由公共课室与展厅两大功能组合而成,同时连通模拟法庭与A5教学楼。
发现问题
在现场调研中发现,该场地一共拥有10个出入口,但基本保持关闭状态。
若出入口常年关闭,是否意味着该场地的使用率较低?但根据调研得知,该教学楼课室的使用率较高。而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和老师却并不能直接从教学楼的首层进入课室,而是要穿越教学楼平台进入二楼,再从二楼走到首层,交通流线极为复杂。
问题分析
问题一: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场地的课室是供全校师生上课的场所,而展厅则是一个专供设计学院使用的场所。由于两种空间类型其归属方的不同,为了方便场所的管理,故展厅在没有展览的时候都将首层的出入口封锁。
问题二:
通过调研该展厅我们发现,展厅大部分时间都是呈现闲置的状态,故展厅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封闭状态。
提出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的原因,改造的关键就落在如何协调教室和展厅之间的关系上了,由此将提出四个策略以实现改造目标。
策略一:整合归属权
提出将位于A5教学楼11层的环境设计课室与目前A4教学楼首层的公共课室进行互换,通过整合A4教学楼首层的归属权有利于统一化管理。
策略二:空间重组
通过对场地空间重新划分的方式来打破课室与展厅长期孤立的状态,拉近两者的联系、增强空间流动性。
策略三:课室转型
根据设计学的专业需求、上课模式等特点,对现有公共课室进行针对性改造,以适应设计类专业对于课室配置的要求。
策略四:提高利用率
针对展厅长期无展的情况,置入多种功能,提升展厅的利用率。
方案推敲
轴测图
剖透视
模式展示
模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