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我们对于优秀作品的思考却从未停止。
在本次大赛中,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其中,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选手以作品《奥林匹斯工厂》获得大赛一等奖,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选手是如何阐释自己的作品的。
设计说明
方案设想了未来的2048年,人们将会走进这样一个运动体验工厂。它最初由四个车间组成,是一个可以不断生长的综合体。
设计过程中将涉及“类型”、“现象透明性”概念的运用,最终成果更多地强调观念性的空间表达,对消费空间是一种叙事性的诠释,是未来消费现象物化的表现。
设计概念
从消费空间的发展来看,技术的介入成为了主导新型消费空间模式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虚拟消费空间的出现、支付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都影响着我们对未来消费空间设计的思考。未来会是什么样以及未来的消费空间该如何定义是本次设计方案的出发点。
把视角聚焦到体育运动。从公元前最开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到当下的全民运动、智能运动、时尚运动,再对应到相应的各种体育运动品商店、健身俱乐部、时尚作品秀。这些变化从侧面折射了现代消费空间在技术的影响下呈现出不断生长、相互叠加渗透的趋势。
相信在未来的2048年,在技术和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影响下,当下被人关注的与运动相关的健康、时尚、竞技、享受在未来会越演愈烈,更加明显。
设计策略
通过图像操作的手法,将具体类型的空间片段图像化。
例如与竞技相对应的斗兽场、体育馆;与健康相关的健身房、运动场;与时尚相关的展示T台、展示橱窗、舞台;与享受相对应的俱乐部、KTV、夜场、酒吧等。
将类型片段当中的建筑原型提取出来,作为组织空间的基本元素。
未来的消费空间呈现一种不断生长,各种业态相互叠加渗透的趋势,边界不断地被模糊掉,建筑的透明性在空间中显现出来。
以空间原型作为基本元素,通过层次叠加、网格偏移、坐标旋转、复制剪切的操作手法对空间进行解构、重组,这样形成的空间同时从属于多个系统。
消费者可以通过空间当中视线上的无界限性感受空间的变化。生成的空间像抽象画作那样充满更多阅读的可能性。通过对以往和当今空间类型的拼贴、变形,环境不再只是静止的形态,而是与人关联的动态机制。
“四个主题车间”
健康怪谈
健康车间是以进行身体锻炼为目的的场所。这里有着完备的健康检测系统以及可以数据化的显示自己身体状况的健康指数,可以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消费者制定一份合适的运动计划表。照着这份计划锻炼,消费者可以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这里还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展示自身形体的舞台,各自独立的健身空间盒子,一起进行瑜伽练习的大厅,遍布跑步机的长廊,形态各异的攀岩石壁等。
时尚秀场
从车间的入口开始,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各种时尚商品展示。人们穿梭于这些商品所包围的空间中,寻找着自己的时尚模版,并可以按照此模版去购物。拿到自己满意的“战利品”之后,进入车间为消费者准备的试衣间和化妆间,对自身形象进行最后的加工。最后将自己经过装扮后的美好形象展示给台下的观众。
竞技公园
竞技公园是一个发泄、释放的车间。各种搏击、球类运动、游泳、长跑等项目充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体验需求。竞技车间里有着长长的跑道,可以为进行速度比拼的消费者提供施展的舞台;也有各种拳击场,可以实现着力量的对碰;还有层层叠加的空间序列,赢得比赛的团队或者个人都可以向更高层的竞技空间发起挑战。
整个车间中都弥漫着竞争、宣泄的气氛。
狂欢俱乐部
狂欢俱乐部是各种运动爱好者集会的场所。这里有遍布着的以运动为主题的酒吧、夜场。体育爱好者可以在车间的座位上观看大屏幕上正在进行的体育比赛,可以在电影荧幕厅里观看电影,在音乐厅里享受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设计方案中,消费现象被数字技术分解、改变,“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过去与未来都重叠、交融在一起。
四个主题车间是未来消费现象物化的表现,图像操作是本次方案中讨论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对以往和当今空间类型的拼贴、变形,并借此对未来的消费空间进行再定义。
在这样的操作下,环境不再只是静止的形态,而是与人关联的动态机制。它不仅关系到人的行为,还影响人内心的恐惧、愤怒、喜悦、焦虑,以及美好的愿望。
最终图纸
设计团队
获奖选手:王勇
指导老师:梁雯
所属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评论列表(0条)
真awesome!太棒了!加油啊王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