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苏州科技城天佑实验小学及幼儿园 / BAU
先前的BAU学校项目都呈现了建筑作为图形在一片开放空间上的结果。这个项目(在一个较小场地中的小学和幼儿园)的图形背景平面可以视为反转-开放空间作为图形在建筑的背景之中– 更像罗马大竞技场或纳尔沃纳广场,而非莱维敦或橡树公园。
-
日常风景下自然生长的空间:“伞之丘”生活方式集合店 / line+建筑事务所+gad
长沙松雅湖湿地支流沿线的“伞之丘”生活方式集合店即是在这样的原型思考下展开的实践。我们试图通过显性的建筑形式和真实的结构展现来还原基本空间单元的某种“自明性”,并借助这一基本单元的组织生长、多元功能的复合植入、景观绿植的叠加渗透,来实现日常城市风景下人工重构的非日常体验。
-
东山岛高登喜岸生活艺术中心 / 筑博设计·北京公司
项目即位于东山岛金銮湾内,紧邻优质海滩,我们称之为海边生活体验馆。设计结合地形,将三角形符号作为母型,通过光线变化塑造空间形态,进而刻画出建筑的时间感与年代感,体现“以光影塑造空间,以空间传递时间”的理念。
-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 朱锫建筑事务所
大理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的构思是源于对大理特定的地域文化和自然气候的感悟,也是继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之后,又一次有关“自然建筑”观念的深刻实验。一方面,它颠覆了我们对剧场的传统认知,建构了一个多孔的、开放的、流动的另类剧场,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艺术空间场所;另一方面,它的概念思考深深根植于大理当地特定的自然气候、文化。这个建筑不力求成为一座纪念碑,而是为超越它的广阔自然景观设置一个舞台.
-
上海嘉杰国际广场改造 / AIM
AIM完成了上海嘉杰国际广场的建筑及室内改造设计,也是AIM在城市更新和社区激活上不断探索的最新作,旨在创造鼓舞人心的空间来激活建筑、城市和社会。借由这个项目,我们希望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城市再生。我们将建筑完全打开,不仅是外立面,也包括它的核心:室内中庭。我们希望给周边区域带来全新的活力,与当地社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虹口老街区带来一个更加绿色和开放的未来。
-
苏州“狮子口”遗址环境保护与扩建 / 上海日清
扩建展示馆作为时空上的一枚纽带将办公楼、古柏、与外部空间串联起来,其是办公楼在时间维度的延展与生长,在扩建展示馆体量中,随处可见原有的建筑特征,但又各自保留恰当的独立性,新与旧的视觉冲击感被淡化,进而生发出新的整体。新老建筑在同一时空上叠加,并置,相互为邻。
-
深圳上梅林之卓悦汇小梅林——“漫步游园” ▏金枫设计
小梅林位于深圳地铁4号线上梅林站,据传因“杨梅成林”而得名。对于如此诗意的名字,我们也将赋予诗意的设计。人身处梅林之中必然赏花看景,好不惬意,而对于身处钢筋水泥的快节奏的现代化城市之中的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以缓步慢行的空间,营造一种时间流速放缓的感受,缓解生活节奏过快带给现代人的压抑与焦虑,回归山和海洋,回归丛林自然,回归车、马、邮件都很慢的浪漫。
-
“能量魔方” 萧山科技城创业谷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钱塘江南岸杭州萧山科技城,建设于科技城成立初期。科技城作为杭州拥江发展的重要节点,面对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钱江世纪城和刚刚获批的临空经济示范区,业主亟需为科技城建立窗口形象,为新区发展注入活力;因此业主对该项目的立意、形象、标志性报有极高的期望。在此背景及当下网红经济日益兴起的情境下,如何在限高制约下突出建筑标志性,打造一个充满人气、生活气的网红建筑成为设计主要思考方向。
-
滴水湖会议中心/ DC国际·c+d设计中心
设计立足滴水湖南岛整体建筑风貌,从总平面形态出发,我们提出了“南岛之果”的概念。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思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始于建筑的第五立面:通过抽象化的“饱满果实”形态,与南岛上的“一花一叶”——皇冠假日酒店和游艇俱乐部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