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圈建筑类型G © CreatAR Images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简称漕河泾开发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的闵行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从传统生产工业用地转型升级为高端产研用地。漕河泾虹桥科技绿洲位于漕宝路以北,毗邻两条地铁线路,交通便利。园区占地约13.7公顷,2003年起开始分期开发建设,随着五期、六期的顺利竣工,历时十年的漕河泾虹桥科技绿洲开发全面收官,标志着这一高端园区品牌的全貌正式呈现。


五期项目建筑群以“环形展开”布局方式层层递进,园区内部蜿蜒水道串联起建筑组团,增强自然渗透感和空间开放性。机动车与慢行系统分区明确,实现高效通达与宜人步行体验的有机结合。


园区规划以“建筑与景观融合”为核心理念,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园林格局。道路与水系交织形成同心结构,建筑环绕水体布局于内圈、中圈与外圈,每一栋建筑均享有滨水景观资源。



景观设计参考阿灵顿开放式办公园区理念,以“在公园中办公”的生态研发氛围为目标,采用统一的景观语言将不同地块有机串联,打造宜人、绿色、开放的整体园区形象。



内圈七栋建筑中,五栋以横向石材挑板为主要立面语言,结合1.4米模数化玻璃幕墙,简洁现代,面向中心湖开放;另两栋则采用“挖洞”与“切割”式造型,打造特色公共空间。




中圈建筑采用L形组合体量,立面强调石材框架语言,中部以通透玻璃幕墙形成入口空间和通高中庭,增强识别性与自然采光。


外圈建筑的幕墙系统采用系统窗,立面模数为4.4米×4.2米。底层与顶层设置独立“盒子”体块,分别作为入口展台和高品质工作空间,屋顶平台朝向不同景观区域开放。


漕河泾虹桥科技绿洲凭借对建筑与景观的深度融合、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以及现代都市办公需求的精准响应,成功塑造出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高品质园区形象,进一步增强了漕河泾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
项目信息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尼古劳斯·格茨以及玛德琳·唯斯
五期六期项目负责人:严律己
四期项目负责人: 米夏埃尔·蒙茨, 贺繁怡,苗笛,李肇颖
设计团队:陈观兴,何晓舒,黄梦,凯·朗格,孔晡虹,李晨,李肇颖,刘凌雪,蒋薇,方华,钱铄,西蒙·西林,徐徐凤,姚尧,张方籍,张婕
中国项目管理:蔡磊,吴望舒,萨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