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学系三年级作品 ,每张展板都堪比电影海报

开放性设计 | 中继站:为不确定的未来建构一个确定的支点。

开放性设计 | 中继站

为不确定的未来建构一个确定的支点

_0 (5).jpg

今天,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在繁荣景象的背后,不确定性也迅速增长: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气候变化、能源枯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信仰危机、种族歧视、网络安全、传染性疾病……在这样一个充满了不确定的世界,面对可能出现的机遇和风险,建筑师能为人类的未来做些什么?。

作为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四个子课题“约束性设计”、“系统性设计”、“开放性设计”和“探究性设计”中的“开放性设计”,本次作业以“中继站”为题,引导同学进行开放性的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边际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提案。本次课题共四周,同学们以“策略提案+概念设计”的形式递交成果。


01

课题介绍

中继站,原指在运输线中途设立的补给、转运站——它是通向未来目的地的一个中间过度点。本次课题以“中继站”为题眼,要求同学们思考在急剧转变的当下,给人类的群体或个体,在到达某种不可知的未来之前,营造一个可以停留的、预期的、安全的所在,为不确定的未来建构一个确定的支点。

选题向任何满足中继站定义的功能系统开放。唯一的约束是需建构一个空间系统:包括设定可信的外部环境和实现本体技术逻辑的自洽。

02

课题目标

训练基于问题研究推导解决策略的设计性思维;训练最小约束条件下的目标最大化的自主性探索;训练空间系统的故事性建构;训练设计概念的概括提炼和表达。

03

课题成果

本次课题为策略提案+概念性设计,注重思考维度与问题视角。要求学生以“中继站”  为载体,结合现状社会条件与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大胆而又合理的构思,设计反映社会、技术、文化、生态等不同需求的创新建筑形式。

设计成果要求为两张A0,其中一张为充分展现作品主题、浓缩设计主旨的海报,具有强烈的识别性;另一张为充分表达作品创作意图的相关设计图纸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以两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04

部分学生作业

_1 (5).jpg

_2 (7).jpg

_3 (7).jpg

_4 (6).jpg

_5 (5).jpg

_6 (4).jpg

_7 (5).jpg

_8 (4).jpg

_9 (4).jpg

_10 (4).jpg

_11 (3).jpg

_12 (3).jpg

_13 (4).jpg

_14 (3).jpg

_15 (4).jpg

_16 (4).jpg

_17 (1).jpg

_18 (3).jpg

_19 (2).jpg

_20 (1).jpg

_21 (3).jpg

_22 (1).jpg

_23 (1).jpg

_24 (2).jpg

_25 (1).jpg

_26 (2).jpg

_27 (3).jpg

_28 (3).jpg

_29 (2).jpg

_30 (3).jpg

_31 (2).jpg

_32 (2).jpg

_33 (2).jpg

_34 (1).jpg

_35 (1).jpg

_36 (1).jpg

_37 (1).jpg

_38 (1).jpg

_39 (1).jpg

_40 (1).jpg

_41 (1).jpg

_42 (1).jpg

_43 (1).jpg

_44.jpg

_45.jpg

_46.jpg

_47.jpg

_48.jpg

_49.jpg

_50.jpg

_51.jpg

_52.jpg

_53.jpg

_54.jpg

_55.jpg

_56.jpg

图文提供 | 三年级教学组

_57.jpg

关注 浙江大学建筑规划学科联盟

(0)
上一篇 2021-04-22 上午6:30
下一篇 2021-04-22 上午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