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琨在成都的医生家庭中长大,

成都经济电视台找到了刘家琨。
距离他的成名作罗中立工作室建成,
已经过去了9年。在这一年前,
1993年,
首次燃起了对建筑的热情。
喜欢画画却不敢报画画。
没想到报上了。
学了4年也没喜欢上。
毕业后开始从事写作,
几乎是转行。透过一段二十二年前的专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025年普利兹克奖建筑得主刘家琨,这位学生时代不喜欢建筑学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行业无心插柳的故事。
▲ 刘家琨2003年专访,@成都经济电视台
#专访提纲
› 01.医生家庭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 02.因为画画阴差阳错报上了建筑
› 03.不喜欢建筑开始文学创作
› 04.真正开始投入建筑设计的契机
› 05.改变观念的成名作
› 06.画画、文学创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 07.都市建筑与乡村建筑的设计理念
› 08.建筑的艺术性
› 09.参与当代艺术活动的考虑
› 10.与艺术家的互相影响
› 医生家庭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 因为画画阴差阳错报上了建筑

然后我就填一个,据说和画画有关的,我并不了解建筑学,我当时不敢报画画。所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主动的选择。
▲ 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草图@家琨建筑JIAKUN ARCHITECTS
› 不喜欢建筑开始文学创作
刘家琨:在这之前对建筑没有了解嘛,其实真正喜欢的是画画。
之所以填建筑嘛,是因为听说他要画一点画,然后进去了以后,跟我所想象的画画也是两回事,所以我一直没有真正喜欢建筑。从学校开始,就基本上。也是这个80年代初,文学方面接收的信息比较多,自己感兴趣的也是这方面。
毕了业基本上有十年都没有把心思真正放到这个建筑上面。
▲ 长篇小说《明月构想》,刘家琨,2014年出版
› 真正开始投入建筑设计的契机
▲ 汤桦,重庆沙坪坝中药材公司与税务局综合楼渲染图,1988
› 改变观念的成名作

▲ 《父亲》布面油画,罗中立,1980
我觉得改变我的观念,并且使我真正地投入一个非常具体的设计,应该算是罗中立的工作室。
▲ 成名作:罗中立工作室,1994@家琨建筑JIAKUN ARCHITECTS
› 画画、文学创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 都市建筑与乡村建筑的设计理念

▲ 何多苓工作室,1995@家琨建筑


比如说一幅画,那种所谓的无用性,就挂到这儿,它也不会产生这种,它是给人精神上的那种。(建筑)有点不同,就是它比较实用,你想建筑也是一种动用了大量人力、财力、社会资源的这样的活动,它和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社会的生产技术有很直接的关系,这种我想就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你不可避免地和社会发生非常直接的关系。
▲ 何多苓工作室,1995@家琨建筑
› 建筑的艺术性
▲ 西村大院,2015@家琨建筑
› 参与当代艺术活动的考虑
› 与艺术家的互相影响
– 编辑、整理:Archcollege –
网站:www.archcollege.com
微博:建筑学院-Archcollege
商务对接微信:jzxy-yz
评论列表(1条)
越是强越是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