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这次要介绍给大家的GH插件Karamba就可以帮助结构小白快速完成最基础的结构分析,了解各构件受弯受压状况。同时本篇教程的最后还将告诉大家怎么样阅读Karamba分析图,并据此对结构模型提出修改意见。

相信大家在做建构类设计时都会发现,完成一个结构系统原型后,需要分析其受力状况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从而在实现结构合理性的同时达到对材料的最高效利用。

这次要介绍给大家的GH插件Karamba就可以帮助结构小白快速完成最基础的结构分析,了解各构件受弯受压状况。同时本篇教程的最后还将告诉大家怎么样阅读Karamba分析图,并据此对结构模型提出修改意见。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A.

安装karamba

关于karamba的安装,请从官网下载,同时官网还提供海量视频教程,包教包会。这里附上链接:https://www.karamba3d.com/download/

(不过要注意如果学校没有帮你购买教育认证,只能下载试用版,则部分功能无法使用)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正式版的karamba在安装完成后在grasshopper里打开可以看到这样的界面: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B.

准备模型

接下来需要准备一个用于分析的简化结构模型,这里用笔者的一个作业为例。为karamba准备的模型只需要点、线和面,分别表示结构中的关节、线性构件以及板状构件。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所有的构件按照结构层级分好图层,分得越细越好。虽然这一步并不需要非常严格,但因为之后要用karamba将这些线和面生成立体构件,最好是将同样截面形状、尺寸的物件放在一个图层,方便接下来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线必须在关节处打断,不可以出现连续但与其他线交接的线。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最快的方式是,按照主次建出所有的线性构件并用这些线放样(loft)出需要的板状构件,之后对所有的线取交集(intersect)得到关节点,然后用分割命令(split)然后用所有的点将所有的线打断。点和面要放在另外的单独图层,给每一个图层命上辨识度高的名字。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C.

导入karamba

1.添加Geometry Pipeline运算器,双击layer输入图层名称然后在下方四种选项中选择曲线,这个操作将Rhino中的线导入karamba。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2.添加Line to Beam运算器以及一个输入了该图层名字的Panel运算器,如图连接。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3.上面是线性构件的导入方式,板状构件则是用Mesh to Shell运算器,记得在Geometry Pipeline中选择曲面。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4.把所有图层依次导入好。添加一个新运算器Assemble Model,按住Shift将前面的所有运算器接到Assemble Model。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5.接下来设置支撑,将supprot图层,即你的结构中接地构件所在的图层,如图连接到新运算器End Point和Support,并接到Assenmble的Support端。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6.接下来设置荷载。添加新运算器Load。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7.如图连接Number Slider、Unit Z、Point运算器至Loads。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8.双击Points运算器,选择Select Multiple Points,在Rhino中将所有的点选中。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9.如图将Loads输入到Assemble的Loads端。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0.添加Cross Section运算器设置截面形状和尺寸,还是一样加上Slider和输入了图层名称的Panels。这里的形状我全部用了Circular Hollow也就是圆管截面,点进去还有很多种可选。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1.上面是线性构件的截面设置方法,板状构件则选择Shell。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2.设置好所有图层的截面形状及尺寸之后按住Shift全部连接到Assemble运算器。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3.添加新运算器AnalyzeThl,如图连接。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4.添加新运算器Model View和Beam View,如图连接。Beam View运算器用于分析线性构件。此时发现Rhino里没有显示结果,说明有错误,稍后回来检查。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5.将Beam View连接到新运算器Legend。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6.同样地,加上Shell View运算器,用于分析板状构件。和前面的Model View连接。这样电池组的连接就完成了,不过Rhino中还是没有显示结果,我们回去检查一下。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7.发现Assemble运算器黄了,说明Assemble之前的电池有问题。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8.原来是Support运算器忘记勾选方向,勾选Tx、Ty和Tz之后Rhino中出现了分析结果。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9.显示的结果中support太多了,明显有错。support部分在Model View中显示为有三个绿色三角形的节点,只有模型接地的地方才会出现,图中support出现在了很多不接地的节点上。解决这个问题要检查两个地方,首先确认support图层中是否只有接地构件,像我这边就不小心把一些梁放在了support图层。确认之后还要检查End Point电池中是否选对了端点。当这些都选对了,结果会如上图。到这里为止,把模型导入Karamba的部分就结束了。这是非常基础的部分,如果大家感兴趣,还可以给自己的结构添加材质等等。。。

D.

从karamba受力图得出结构修改意见

这个部分主要讲一下怎么用Beam View和Shell View电池来看分析结果,以及怎么测试和调整你的结构。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1.将前面所有的电池不可见,只留下Beam View和Shell View,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构件的受力状况。现在可以到前面的Cross Section运算器,拖动Number Slider调整所有构件的尺寸。然后我们先把Shell View关掉,只看Beam的部分。在Render Setting里我们选择Utilization,此时各个构件的使用率会以Legend中的颜色出现。越红的部分使用率最高,反之如果显示蓝色,就代表这个部分的结构使用率不高,出现浪费了。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2.然后我们再打开Shell View来看Shell的结果,同样的,越红使用率越高,越蓝越浪费。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3.看完Utilization,我们可以在Render Setting里把选项改为Displacement,来看结构移位的结果。同样,按照Legend显示的颜色,图中越粉的部分发生移位的程度越大。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4.为了看具体的形变状况,我们这里首先把前面的Load值加到-10以上。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5.然后在Model View里面Display Scales的里把Deformation也加到50左右。此时可以看见我们的模型就坍塌了。。。这个坍塌其实并不表示这个结构是失败的,而是以夸张效果演示了具体部位的形变状况,指导我们那些部分的结构需要加强。现实中发生形变的程度,有可能是肉眼观察不到的。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6.知道了模型的形变状况之后,我们可以对模型做一些小改动。通过添加和删除部分构件,来测试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我随便加减一些结构稍作演示。我们先关掉Shell View,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Beam此时的形变状况。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7.我们失灵前面所有与truss有关的输入端,把truss去掉。此时可以看到模型坍塌得更严重了,证明truss对于保持整体结构稳定性是有效的。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8.然后现在我再新添一个图层,随便加上一些杆件,发现杆件本身变形也很严重,且同时杆件加强的地方形变状况确实减小了,证明加的这些杆件也对保持结构稳定性有助益。用这个逻辑,大家可以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不断增减构件来试错,最终精炼地表达你的结构。

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受力分析辅助软件除了Karamba还有很多。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用KARAMBA半小时搞定受力分析

(0)
上一篇 2019-03-10 上午8:00
下一篇 2019-03-18 上午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