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
中交•壹里科创云廊 / FTA建筑设计事务所
中交•壹里科创云廊涵盖展示中心、服务中心、产业大厦、研发总部、中试车间、众创空间、人才公寓及商业配套等多元丰富的业态。通过“云廊500米”,串联起产、创、展、商等功能模块,满足中小型企业、大型知名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
王户村村民之家:自然原型的延续与重构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王户村村民之家通过空间模式和建造模式对传统民居的转译,将历史记忆赋予到建筑中,来延续原有的原型。整体的坡屋顶条形体块置于现有老墙内,让村民之家从老墙中自然“生长”出来。
-
海东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品筑设计工作室
我们以当代地域建筑的设计方法,探索建筑“在大地上的站立方式、举向天空的方式、向周边伸展的方式”。栈道、廊桥、墙垣式的游走路径,营造出追踪寻根、登高望远、观展游园等体验经历。
-
李桂芬乡村综合体 /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中心
我们设计了一组乡村巨构——似乎是在强调边界,希望某一种明晰的边界作为空间能够定义东西两处村落,通常来说,清晰的边界感是安全的保障。与传统村居东西向布局的模式不同,在总体格局上,设计采用了南北向线性布局的方式,一方面顺应场地尺度,另一方面是一种差异化的公共秩序的建立。
-
静安余姚路幼儿园分部 /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在设计余姚路幼儿园时,我们从人文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它与城市的关系,进而提出校园建筑就是“微型里弄”的观点——设计应注重建筑的体量及其与地面的衔接,并应使其回归到人的尺度 ;强调街道界面有节奏的变化,展现出交流的姿态 ;选择适当的材料与色彩,传递符合自身定位的气质。
-
华山中学博古其校区 / 荣朝晖工作室
“方城”是建筑对抗外部环境的策略:整个学校以简单的大小两个方环构成,大环是教学功能,而小环是住宿。“方城”是从戈壁中切割出的“局部人工自然”,呈现出强烈的防御性,一种保护内部抵御自然力量的决心,是从戈壁黄沙中切出的教育之城。
-
驻龙山游客中心 / Aurelien Chen
驻龙山自然旅游区的入口以景区入口小径轴线上的山景为标志。这条小径进入场地后一分为二:一条向山上攀爬,另外一条则缓缓向下通向两个位于较低处被树木环绕的小池塘。
-
远舰·EKA天物,上海 / 本哲建筑
在对「远舰」梳理与更新中,本哲建筑尊重历史遗产和保留原有航海文化记忆,巧妙地运用当代设计语言,赋予建筑新的生命力。踏足EKA天物的第一刻起,就感受到街区独有的航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