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
IQON 大楼 / BIG
项目大楼的建筑特征由其“简约”的外观所定义- 未经加工的裸露混凝土同时充当了建筑物的结构支撑;独立的“像素”单元旋转堆叠于 32 层的楼高范围内,以提供最佳景观并同时为公寓创造露台空间。
-
森林保护卓越中心 / Architects 49
Nong Fab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筑最初的设计概念则旨在营造一种置身于 LNG 储罐独特环境中的氛围。因此,主要办公空间的直径和形态都模拟了储罐的形式。
-
兰生复旦中学国和路校区改扩建项目 /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城市更新中如何使得新旧共生,编写新的叙事空间,如何给沉寂严肃的旧社区带来惊喜和活力,是对建筑师们永恒的挑战。改造,是建筑的一次重生,本案对于建筑师来说不只是教学楼的改扩建,更是编织未来的载体,塑造新与旧时空对话的容器。
-
高山流水、兼收并蓄的城市文化新名片—济宁市文化中心三期文化产业园 / Laguarda.Low Architects (LLA)
三期为整个场地增加了四座文化创意基地办公楼,两座SOHO公寓楼,一座精品酒店和商业裙房,四个街区商业单体及附属高地公园。
-
VIZIUM 科学与创新中心 / Audrius Ambrasas Architects
文茨皮尔斯(Ventspils) 的科学和创新中心是建筑与景观的结合。建筑师没有沿着桥轴规划一个新地标,而是尽量让它开放和怡人。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企业交流服务基地 / 上海绿建建筑设计事务所
“忆西塘,最忆是长廊”。建筑空间构成是西塘古镇空间脉络的传承,围绕建筑一圈弧面大屋顶从建构到空间的灵感系于西塘之烟雨长廊,长达三米的挑檐附抱周圈水面,是对烟雨长廊揽水入怀的现代演绎。
-
华侨城巢湖自然文化中心 / 上海前及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的功能空间和灰空间两片壳面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大平台公共空间和垂直于穹壳的通高空间。正反两道壳面对外部环境进行了取景的剪裁,使得这个空间成为了这个建筑最富有自然环境在建筑中重塑意义精神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