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近日公布了在北京的四合院幼儿园的设计。MAD围绕一座自1725年已有历史记载的四合院建造了一片漂浮的屋顶,将文物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同时,也和周边已建成的现代建筑进行了连接,展现出多层的城市历史和谐并存的场景。
MAD马岩松:“老北京有句形容孩子淘气的俗话,‘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屋顶对孩子来说是充满魔力的。在四合院空间中,屋顶就像是一片新的大地,是无拘无束、自由的象征。”
“漂浮的屋顶”以低矮平缓的姿态水平展开,将不同建筑间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一个户外运动和活动的平台。 二层是一片广阔的色彩斑斓的户外平台,这里是孩子们室外运动、课余互动玩耍的主要场所。平台的西南侧,像是一个个“小山丘”与“平原”相互交错,地形高低起伏。
漂浮的屋顶下方则是开放布局的教学空间、图书馆、小剧场、室内运动场等,将是400名2-5岁孩子的日常教育空间。 流动的空间布局提供了一种自由、共融的空间氛围;新空间与古四合院相邻相望,新旧交替,孩子们随时能近观、接触历史,帮助他们加深对时间维度和历史的认知。
新建部分围绕三棵古树设计了新的院落,与四合院的院落空间呼应,为教学空间提供了户外的延展和采光通风。几栋看似互不相干,甚至从某些角度看从互为矛盾的历史时期而来的建筑元素,不但可以在保持各自真实性的前提下和谐共存,还互为作用产生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丰富性,这使孩子们对他们所处的环境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知。对自然,对历史的理解可以带给新的场所一种包容性,塑造社区的独特共识和价值。
马岩松说:“我理想中的幼儿园,不应该是主题乐园或者宠物店,首先它应该是客观真实的,然后它还应该超越现实,提供给未知和想象力一些空间。”
“四合院幼儿园”现已动工建造,预计2019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
项目模型
图纸
分析图
分析图
一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
地址:北京,中国
基地面积:9275平方米
建筑面积:10778平方米
主持建筑师: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设计团队:何威、傅晓毅、肖莹、陈竑宾、尹建峰、张龙、赵孟、Kazushi Miyamoto、Dimitry Serigen、马悦、黄锦坤、贲禹强、陈璐曼
业主:乐成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设计:MAD建筑事务所、蘑菇云设计工作室
标识设计:2X4北京
景观设计: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幕墙施工:北京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数字媒体支持:SAN
模型拍摄:CreatAR Images
评论列表(55条)
大胆的尝试,四合院作为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与之相关联的周边环境同样应予以保留,不知方案在这方面如何体现?
@Glong:四合院和那三棵树
@Glong:是大胆的尝试。保留了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同时呼应周围的现代建筑。融合、呼应的效果怎样,每个人的看法应该不同。
新旧建筑之间的衔接处理,感觉我无法接受这种直接对立的状态,方案创造了大量的屋顶空间,感觉新意蛮好,可是对于教师的工作室和休息室是不是应该换个位置会比较好一点,
青砖灰瓦和五颜六色怎么融合,素雅青铜器套上一件东北农家乐花瓷器,让它们碰撞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真心难看,这样做对城市偶什么意义,设计难道就是完成自己的一个想法吗?
一万平米却只有三个班级。。。
个人感觉建出来后会是个争议很大的建筑,喜欢的非常喜欢,不喜欢的就肯定想拆了它
立意是好,但是感觉两种东西完全不搭噶。。。。有点怪!
做的“很”“中国”,很好“么”?
有点日本藤幼儿园的意思
不错!!!理念有点向日本致敬的意思!!!
@千寻建筑设计事务所:不,是我们觉醒了,以后尽量做到让日本向我们致敬。
@千寻建筑设计事务所:这话听着不舒服
@千寻建筑设计事务所:你怎么感觉出来的...("▔㉨▔)汗
抛弃了场所精神,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喜引眼球
每个班的采光日照问题怎么解决呢
红色看多了对眼镜损伤较大
效果图做的真棒
不要随意评价一个东西好不好看,显得很肤浅,跑道橙色难道不正常????对眼睛有害那北方建筑都涂成绿的好了。
突破一般幼儿园的设计思路,从小就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优秀!
四合院是什么,保留后的用途是干啥的,感觉出入很不方便啊
@包邮区的咸鱼:是民居,是历史,是文化符号
看到这个屋顶第一反应是好危险,看了效果图仍然这么觉得。
我个人觉得新旧结合的并不是做的很好,尤其是红色屋顶
做出来吧!北京城已经够压抑了!需要点儿不一样的色彩
屋顶的颜色应该由孩子们来决定,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来选择屋顶的颜色呢
@西门吹雪:孩子中间弄民主?然后不合哪个孩子他就哭了?
新建的那个方块建筑很丑很丑还那么高
设计是个设计,和谐我就呵呵了。
挺好的
颜色很漂亮
和谐在四合院的区域色彩还是很难把控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这是我校友做得!!!特别自豪
那四合院的 私密性怎么保护??? 孩子们,可以,随时俯视看四合院的。内部。。。
@凌队-飓星:熊孩子 有得玩了
漂浮屋顶和空间利用结合我觉得可以,但是总是觉得幼儿园的设计外貌和四合院的特色并没有那么协调,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个人想法,我接受任何人的回复并希望得到思想的沟通交流,但请以尊重为基本,毕竟我的言论也非羞辱性的。
个人觉得不妥
如今中国老百姓早已习惯四不像的现代建筑,对于这种标新立异的建筑不会短时间内认可的
没什么认不认可的 做得好就是做的好 保存了最有价值的部分 利用了最多的空间创造了最好的空间 和谐不代表外形相似环境相似 是建筑产生的空间
个人感觉这种空间放在城市公园里会非常漂亮,很有吸引力;但是和四合院的结合就有点奇怪了,很好奇如果用传统的材料,颜色可以鲜艳一点,做成折线形的,会是怎样的效果
影响古建区的视觉统一,破坏古建区的建造行为!这在国外连稿子都过不了,建了你就要付法律责任。 不过 国内向来不注重古建保护的 唉。
@王文慈:这不是建在古建区的吧,根本不存在视觉统一的问题呐
@王文慈:有保护、也该有创新利用。北京基本上受保护,这次对创意构思的包容态度普遍受到好评。不应简单以保护古建为由绑架这样的新锐行为,何况建成后积极的意义不少呢
@Carter:懂不懂历史保护呀,兄弟;创新利用是这个创新法?为什么该地区划为古建保护区,是因为保护的太少了,这种古建文化已经快要破坏消亡了,越来越少,你在这种地方设计这个异类出来,还何谈古建保护区?以后的设计是不是也会“创造”?想创新可以去保护区外的新区去随便瞎捣鼓,在这种地方不是对这种文化的亵渎?个人并不认为这些建筑能够和古建筑相提并论!!!
@星午夜飞梦:再保护个几千年
这种用异形墙体分割的大公共空间 各种线路如何布置 有点想不明白
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往古里说北京四合院也就四百多年历史,北京城也就九百年历史呢。如今我们保护的事做得不少,偶尔有好的利用方式应该持理性态度
还是蛮有趣的,马工牛逼就牛逼在能让想法实现出来,这点全国没有第二家。
北京这地方,土里的利用率让人叹服
上房子倒是真的,揭瓦呢?如果你用王澍的屋顶那倒可以,你这个完全是用一种历史的说法来掩盖设计理念
就是他了!
颜色emmmm
就感觉除了颜色都还行
@界咨:你这个头像哪来的,
很强,反正我想不出来,别的不说,设计水平确实高
这三小时满窗日照好像无法满足吧
这个感觉上和周围的建筑不太协调,不是一种风格的建筑这样搭配,从很多当面都有一些格格不入
感觉除了第五立面一般其他都还好
@祥王圣殿:这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五立面了
这个屋顶感觉和日本东京的富士幼儿园很像,不过这个设计将四合院融入进去,感觉怪怪的
有cad图纸吗
@开在普罗旺斯上:这个没有哦
红配绿
想做点有逼格的幼儿园,没这么奢侈的用地是不可能的。
有点破坏传统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