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采访、编辑 / Archcollege

受访者 / 乔木 | Joe

转载请联系授权 / 微信ID:jzxy-dog

受访者申请 / 微信ID:liqiweiarc

建筑学在世界各地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蕴含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与历史意义,也带来了不同的实践机会。专栏《建世界 | Chinese Architect in the World将关注中国建筑师在全球各地的实践与探索,旨在促进信息的同时激发新的思考。」

——建筑学院 Archcollege 编辑部
 
本期专访的主人公乔木,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现为MAP墨派设计香港合伙人。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 | Joe

2011-2016: SCU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achelor of Architecture

2014-2014TU Delft(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mmer Education Project

2017-Co-founder; Studio TURING.

2017-2019UPen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aster of Architecture

2019-2020Xu Qianli Studio; Chongq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2020-至今Co-founder / Director; YUM Architects

2022-至今Co-founder / Director; MAP Global

2023-至今Partner; C-A-P Shanghai Office

获奖经历

2019 Xiongan Urban Facilities Design; 3rd Prize

“Zijin Awar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Excellent Award

“Zijin Award”— Cultural Creative Design; Excellent Award

18th Venice Architectural Biennale; Metaverse event

#采访目录

› 01.教育、工作背景

› 02.专业领域背景

 03.建筑投标、竞赛与荣誉

› 04.未来计划和展望

› 05.作品集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重庆到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右:受访人, Joe  左:采访人,Qiwei
采访地点:洛杉矶
时间:2025年夏
 

Section 1

教育、工作背景

Q1:能否从您的学习经历和职业轨迹谈起,介绍一下您是如何走上建筑设计师这条职业道路的?

Joe: 回想起来到现在已经15个年头了。从2011年到2016年,我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建筑学学士学位,并在大三时参加了代尔夫特理工的夏校,同时环游欧洲。

大五时与几个同学联合创立了图灵视觉工作室,一个专注于建筑学教育和学科交流的平台。很荣幸当时拿到了何镜堂院士的推荐信,我毕业后进入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取得了建筑设计硕士学位。

毕业后我在重庆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短暂工作,随后创立了YUM,一个深耕本土建筑文化的设计工作室;在香港创立了MAP,一个国际化视野的建筑设计公司;并于2023年成为我导师纽约设计公司C-A-P在上海办公室的合伙人之一。

到现在,我参与的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设计项目,已超过30个。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UPenn Design学院楼Louis Kahn的画像&每天都吃的餐车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UPenn Design期末时繁忙的3D打印机盛况

Q2:您曾在不同大洲求学和工作,这样的选择背后有什么样的动机?这些丰富的地域经历,如何影响您后来创建各类设计工作室的思路和方向?

Joe: 建筑设计本来就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好的设计应当是在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因数下,用未来发展的思维对当下生活方式的回应和整合。

这个世界的建筑文化非常多元,我认为到世界各地无论是旅行还是求学,都是很重要的积累和体验过程。比如从欧洲恢宏的宗教建筑,到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后现代主义,再到中国的超高层现代建筑。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重庆到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纽约洛克菲勒大厦顶层的风景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重庆到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越南南部的小渔村,竹篮舟的编织成为后来装置设计的灵感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阿姆斯特丹为船升起的桥

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经历快速且巨大的科技变革。例如参数化设计以及当下的AI浪潮,都对建筑设计工作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也想要紧跟时代步伐,保持一个不断深造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状态。

这些年我所创立和工作过的公司,各自会专注于建筑设计行业不同的细分领域,比如小尺度非标商业建筑,或大规模文化建筑等。我认为设计实践也应该是多元的,这也算是我自身在建筑设计工作上的一个实验吧。

Section 2

专业领域背景

Q3:回顾您参与过的不同项目,有没有哪一个给您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记?它打动您的地方在哪里?

Joe:在过往的工作经历中,我有幸参与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包括商业、办公、住宅、学校、剧院、动车站等等。项目所在地不同且我坚持原创设计,所以每一个项目我们团队都会分析当地的文化、地形、美学、气候等因素,并在设计中回应出来。

例如星湖学校项目中的山地地形垂直高差近30米,大理高铁站项目中的传统扎染美学应用等。这些探索和创新,都给我带来了持续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当然这些项目规模也不相同,从规划设计到办公园区,再到商业空间。设计过程中我会和规划设计师、建筑工程师、施工工人等各种团队配合,这些合作和学习经历也让我印象深刻,比如科学城城市设计中与同济规划团队的合作,ESON品牌店施工时与一线装修工探讨旧木安装工艺等。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ESON眼镜&OmaKafe咖啡店门头的旧木装饰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传统扎染美学的的解构再创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传统扎染美学的建筑设计应用

Q4: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最近有哪些项目在开展中?

Joe:目前处于几个项目同时进行的状态,包含上海地铁出站设施的设计、在建嘉和学校项目中与施工单位的协调、重庆的别墅改造、以及对接洛杉矶的一个私宅项目。这些项目处在不同的阶段,工作内容上几乎没有重合。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在美国与住宅设计领域有经验的设计师进行了多次交流,了解到AI在设计工作流中的应用方式,特别是效果图质量提升方面,让我收获很大。我很享受这种边工作边研究的状态。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在建嘉和学校,通过台地处理消解高差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星湖中学项目,通过引入空间消解高差

Q5: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如今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或变革?您认为这些趋势或变革是全球化的吗?

Joe:科技变革如VR、AI的发展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和全球化的,无论工作效率的提升还是可视化的方式。

但现阶段我不认为AI可以替代设计师,它会是一个强大的设计“工具“,最可能的是影响我们未来的建筑美学。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球化和数字化所造就的当代主流设计语言—基于复杂信息整合和简化的“连续性”风格,以Zaha Hadid为代表。AI的基础逻辑是从数据库中拼贴信息,所以我认为AI影响下的建筑美学会趋于“非连续性”。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可运输小型住宅设计,纯模块化的组合设计例子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3D打印模型呈现的未来机场概念设计,是连续性设计的很好例子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兰博基尼总部概念设计,是人工智能概念+数字设计主导的例子

当然经济情况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影响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影响是地区化的。比如美国当下改造更新项目很多,包括机场扩建和住宅翻新等。中国则逐渐进入设计领域细分化,如文旅、户外、非标商业等。

 

Section 3

建筑投标、竞赛与荣誉

 

Q6: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您参与了多个设计类的竞赛并获奖。您如何看待这些竞赛的意义?

Joe:我认为竞赛是建筑师进行自由探索和实验的重要平台。在日常项目中,我们往往需要在现实条件下权衡各种限制,而竞赛则给予了我们更大的思想空间去关注概念本身的纯度与建筑语言的表达。这种“脱离现实限制的创造”,反而常常激发出最本质的设计直觉。

同时我认为建筑师的继续学习应该拥抱多元化、拥抱科技,去拓宽对设计边界的理解。比如:我参加的雄安城市家具设计竞赛,探究了在城市设计尺度下往往会忽略,却和在地文化息息相关的美学议题;在”紫金奖”建筑与环境竞赛中模拟练习AI工具在景观生态修复这种复杂议题下的应用;在Chinagragh 2024竞赛中用AI生成视频作品等等。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雄安城市家具设计竞赛,三等奖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紫金奖·建筑与环境设计大赛,三等奖,AI设计作品

Q7:您曾与不少建筑大师和大型设计院合作过,这些经历有没有对您的设计风格或工作方式带来什么变化?

Joe:在与不同建筑大师合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他们对“建筑”的理解与处理方式都各具特色,促使我不断反思并逐步形成了更清晰的设计立场。

我印象深刻的是Thom Mayne在设计studio中分享了很多设计之外作建筑师的人生准则,以及不断学习的精神;Ali Rahim在礼嘉智慧公园项目中,对AI辅助设计成果的极致追求 ;周俭院长在科学城城市设计项目中,对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城市理念的坚持,都使我产生极大触动。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设计项目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Thom Mayne在UPenn指导的项目,腾讯总部城城市设计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Ali Rahim领导设计的礼嘉智慧公园项目

项目详情及图片来源:www.c-a-p.net

另外,和设计院的项目合作经历则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项目的“全过程”——从市场分析到技术落地。特别是不同工种的团队配合,保障了每一个设计细节能在建设中得以实施。

例如,我曾很荣幸参与过的解放碑到朝天门街区改造项目,其中一砖一瓦都是工程师们的“匠人精神”。该项目也荣获了包括第六届金瓦奖、2023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等诸多奖项。

Section 4

未来计划和展望

 

Q8:未来有没有让您特别期待的项目或方向?如果面对刚入行的年轻建筑师,您最想告诉他们的一句话是什么?

Joe:我曾参与过一些具有公共性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型项目,包括城市规划、剧院学校等。

未来我希望自己接触的项目尺度越来越小,做真正“落在土地上”的项目——那些与人、与场所、与时间产生深层连接的建筑,比如社区营造、商业空间或住宅改造等。我相信建筑最动人之处,不在于形式的炫目,而在于它是否温柔地嵌入了生活与时代。

另外我也对跨界合作充满兴趣,希望在建筑之外与艺术、科技、生态等领域产生更多对话。如果要对年轻建筑师说一句话,我会说:“先尽可能的去认识世界,再把设计当作一种发现问题、理解世界、并与他人对话的生活方式。”

建筑设计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表达,而是和世界之间的一种关系构建。

Section 5

作品集

建筑设计作品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s: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城市设计作品 Urban Design Projects: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建筑学研究 Architecture Research: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乔木:90后, 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从华工到宾大,从求学到创业 | 建世界 04
 
**********
– 受访者:乔木 | Joe 
– 编辑:
Archcollege 
网站:www.archcollege.com
微博:建筑学院-Archcollege
商务对接微信:jzxy-yz

受访者申请联系微信:liqiweiarc

Editor的头像Editor编辑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022-10-04 上午8: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