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镜面院子 – 宝钞胡同隐院 / DAGA大观建筑

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旧有的历史叠加并且产生新的对比与融合。

01_调整大小.jpg

被消隐的记忆

北京的胡同,不仅仅是一种特有的居住方式,更是很多人儿时曾经的记忆,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人搬离了胡同,但是胡同生活的那一份烟火气,却永远的留存在了记忆里。

岁月给人也给建筑留下了时光的印记,老去的房子、腐烂的柱子、杂草丛生的院子……胡同的生活模式,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的“被动的”消失着。这种被动导致的是人们记忆的断层,仿佛儿时的回忆还在昨天,但是今天却已经生活在现代化的建筑中,人与人的隔阂、人与建筑的隔阂也越来越大。如何把这种被动产生的消隐重现、让历史与美好的记忆重新回归并且让更新后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产生一种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是我们在这座胡同小宅改造中一直探讨的问题。

改造并不是对老建筑的“维修”与“复刻”,而是要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旧有的历史叠加并且产生新的对比与融合。

02_调整大小.jpg

△ 施工过程

整个改造过程仅仅只有14天的施工时间,两周的时间浓缩了很多人的辛苦付出,设计也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落地施工,往往比方案本身更具有挑战性。

重现与再消隐

这座小院是业主儿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居住的房子,由于多年的在外漂泊,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小时候的种种回忆也随之而去,如今想要搬回到胡同中生活,但是房子的现状已经不适合居住。此次改造的目的,就是要给女业主营造一个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居住空间,并且唤醒曾经“被消失”的那些胡同生活印记。

03_调整大小.jpg

未标题-1.jpg

△ 入口与镜面院子

06_调整大小.jpg

△ 轴测图

镜与万花筒

在院子的地面与墙面上,采用了镜面玻璃,材料特有的反射性,可以让周围的胡同、树木、天空都映射到院子的地面中,给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这种虚实的互动性更加凸显,人在景中、人在镜中,在层层叠叠的反射与通透的对景之中,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空间体验感。

07_调整大小.jpg

08_调整大小.jpg

09_调整大小.jpg

△ 院子中的镜面反射效果

镜面反射的自然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与镜面组合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万花筒”的效果。万花筒的英语名称KALEIDOSCOPE,集合了希腊语的KALOS(美丽),EIDOS(形状)和SCOPE(观看)等词汇,其实也是概括了万花筒的几大特点。

随着反射与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镜面的小院展现出了一种瞬息万变之美,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时间一样,不能被记录,只能被感受。院子中这种“有形”反射出的“无形”的状态,也让观者与环境、环境与建筑、建筑与人之间都产生一种对视的关系,这种关系消隐了空间的边界,也消隐了人与空间之间的距离感。

反射

院子仅有12平米左右,呈狭长状,地面与墙面的玻璃镜面让小院的面积在视觉上得到扩大。当业主踏入大门的一瞬间,就会被镜面反射的透视效果包围,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感,给人以双倍的景观体验。

10_调整大小.jpg

11_调整大小.jpg

△ 反射细节

12_调整大小.jpg

△ 镜面折射分析

隐院

镜面的设计赋予建筑与周围环境一个有趣的关系:镜面地面映射出周围环境,建筑被树木、天空所包围,仿佛消失在环境之中。业主可以在房间内一窥周围环境的变化,地面化作一幅巨大的画卷,映射出自然界的风吹草动、风云变幻。同时镜面也模糊了内外空间的界限、模糊了虚实之间的界限。

在镜面上流动着的景象让原本静止的院子动了起来,以无形胜有形的诗意沁润着人们的心灵。人们的视线仿佛迷失在遥不可及的景观中,而反射在镜面中的景色又近在咫尺。

13_调整大小.jpg

△ 院子鸟瞰

通透空间

胡同住宅的改造过程其实就是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空间的一种融合。在改造中,将有年久失修的木结构进行了结构加固,将外立面改为玻璃幕墙的形式。通透的幕墙给室内空间增加了采光,让视线在院子两侧可以互相穿透,营造出对外内向,对内内向型的庭院空间。

未标题-2.jpg

16_调整大小.jpg

17_调整大小.jpg

△ 院子两侧视线通透

18_调整大小.jpg

△ 主卧与透明的卫生间

业主卧室的外侧布置了一个专属的卫生间,满足业主独自使用卫生间的需求,通透的玻璃幕墙,让光线可以穿过卫生间达到卧室内部,改善了采光环境的同时,也将院子内的景观引入室内,丰富了空间的体验感。

19_调整大小.jpg

20_调整大小.jpg

△ 卧室

卧室区域则采用简约的设计语言,运用黑白两种色彩,让空间显得简约冷静,与外侧通透灵动的空间体验感形成对比,给卧室营造一种更加静谧的感觉。

21_调整大小.jpg

△ 客厅与客卫

22.jpg

△ 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宝钞胡同隐院
设计公司:北京大观建筑设计
设计团队:申江海,刘羽,曾怡君,李绍懿,余小雨,高瑜泽

设计顾问:刘天萌

项目类型:改造、建筑、室内设计

建筑面积: 57.5㎡
设计时间: 2020年6月

建造时间: 2020年6月15日—2020年6月29日
摄影师: 金伟琦

合作方:湖南卫视

撰文: 刘羽

建筑学院的头像建筑学院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0-08-14 上午8:30
下一篇 2020-08-16 上午8: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8条)

  • 小李子的头像
    小李子 2020-08-17 上午9:41

    北京的夏天太阳设下眼睛,屋内热死

  • 青城山下的头像
    青城山下 2020-08-17 上午10:18

    感觉下雨天会很滑

  • to灬JayChou的头像
    to灬JayChou 2020-08-17 上午11:45

    我感觉 中间铺青石板 两边加上小块镜面铺装 会好一点

  • ShiKi的头像
    ShiKi 2020-08-18 上午9:48

    全靠玻璃通透,实景图看着就挺晃眼,中间过道改成实的比较好吧。过几年这玻璃的水痕和污渍应该很多

  • 大大大冬瓜的头像
    大大大冬瓜 2020-08-18 下午9:32

    不明白为什么要做玻璃啊!模糊界线就要用玻璃吗?

  • 回音Echo的头像
    回音Echo 2020-08-19 上午9:55

    感觉整个设计都只是在说加了玻璃的好处,是否有真正的考虑过设计后的三五个月是否真的实用?并不反对创新,但这种过于生硬的叠加所形成的对比,好像并没有融合进去的感觉,相比于这种新,我更喜欢修旧如旧的感觉,那样更加还原了建筑最原有真实的一面

  • 欢乐马的头像
    欢乐马 2020-08-22 下午3:04

    好看是好看,可万一下雨下冰雹,这镜面搞脏了或者被砸破了,都挺糟心的,镜面还得常常擦得一尘不染的才有效果,北京干燥灰尘也大,不容易保持清洁呀

  • 宁宁的头像
    宁宁 2020-08-27 下午1:52

    第一感觉 穿裙子咋办?

  • 宁宁的头像
    宁宁 2020-08-27 下午1:54

    感觉看上去很乱,不知道女业主居住的感觉怎么样?

  • Lin的头像
    Lin 2020-09-12 下午5:35

    好看创意的设计与实用耐用是否是一对矛盾关系呢?室内家居设计师们的立足点十分重要,为了体现自己“艺术”还是考虑业主生活所便。自己也一直在纠结与思考,但绝对这两者其实真没有所谓像黑白一样的对立关系,人文与艺术一直是一起的,贴地暖心的设计依旧是那么感动人心,不一定要宏大的叙述和感官。

  • 朴正熙的头像
    朴正熙 2020-12-17 下午5:06

    其实设计师的想法还是可以的,即通过镜面反射来增加小空间的进深感,扩大空间的视觉效果。
    但是,个人觉得墙面做镜面可以,地面还是不要镜面玻璃的好,老老实实用石材铺装。不然夏天反射热量,雨天有污痕还会打滑。最最重要的,就是对女性极度不友好。
    啊哟~西吧,不知要引来多少LSP。。。。。。。

  • 王笑的头像
    王笑 2020-08-15 上午10:33

    感觉反射光会很刺眼

  • 匿名的头像
    匿名 2020-08-15 下午4:00

    混合机

  • 元品设计的头像
    元品设计 2020-08-17 上午10:16

    下雨天怎么办,穿裙子怎么办?上卫生间怎么办?

  • ALice的头像
    ALice 2020-08-17 下午12:50

    问一下 像这些种玻璃比较多的房子 隔热怎么做

  • 夏天的头像
    夏天 2020-08-18 上午11:59

    要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旧有的历史叠加 从这个设计中我感觉很牵强,这不是你说说就有的

  • 童年随之而去的头像
    童年随之而去 2020-08-19 下午3:56

    为了特殊而特殊,就很没意思,虽然第一眼看到照片确实好看,但是,实际使用却有着很大程度的不便。并且,在一个小空间的走道墙面改全玻璃,也不好看啊(个人拙见)

  • Deluxe、的头像
    Deluxe、 2020-08-22 上午11:42

    这镜子对女性来说不友好,容易走光

  • 百不晓生的头像
    百不晓生 2020-08-22 下午10:25

    夏天热死冬天冷死

建筑学院网站 Archcollege.com 将于 本周  进行系统维护与升级,会有不稳定现象。全新版本,更快、更稳定、更好用,敬请期待!